漳州首批市级文保单位明朝“潘尚书府第”又遭毁
zz.fjsen.com 2013-10-23 10:27 肖和勇 梁政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原标题:漳州市区第一批市级文保单位“潘尚书府第”又遭破坏明朝老屋 竟被铺上现代瓷砖 ▲中间的两间屋子里,工人正在铺瓷砖 东南网10月23日讯(海都报闽南版见习记者 肖和勇 梁政 本报记者 戴江海 文/图)作为第一批漳州市级文保单位,明代古建筑“潘尚书府第”再遭破坏,两间房屋的地砖竟被打掉,铺上了现代才有的瓷砖。 昨日傍晚,瓷砖铺设工作虽被新华西社区居委会紧急叫停,但关于房屋如何保护的问题仍旧存在。多年来,潘尚书府第一直未受到应有的保护,房子被占用为店面,旁边还有公厕陪护,现状令人担忧。 “尚书府”用作店面 屋内正铺瓷砖 “潘尚书府第”位于漳州市区胜利西路,是明代到琉球册封“琉球国王”潘荣尚书的府第。昨日下午3点左右,“潘尚书府第”内十分冷清。院子里有1处公厕十分显眼,与周遭环境格格不入。 潘尚书府第有5个独立门户,中间2个是民宅,旁边3个是店面。店面有缝衣裤的,有卖豆花的,还有卖锅边糊的,杂乱的招牌让这个文保单位更显破败。 而在店面前方的地上,堆着一堆细沙,一些从屋内清理出来的砖块和木块,摆在门口。中间的2间屋子内,四五个工人正在铺设瓷砖。 工人们是民宅的暂住者许小明请来的。房子之前是他88岁的奶奶住的,最近,奶奶搬出去了,屋子空置下来,许小明便将旁边一个锅边糊店面盘了下来,准备装修一下,做点生意。 “只是把原来的地砖打掉,重新铺上新瓷砖,想让地板颜色一致。”许小明说,他并没有计划对墙体和屋顶动工,因此动工前后就没有向小区居委会和文物管理部门报备。 为何能住人和出租?文保单位暂没回应 府第所在片区划归新华西社区居委会管理,昨日傍晚,施工被新华西社区居委会紧急叫停。居委会主任林英华说,确实没有接到任何修缮府第的申请。不过,尽管纯粹只是改建地板,也至少需要向当地居委会说明情况。最终是否能得到审批,还需要向市文化管理局提出申请。 这么重要的一处文保单位,为何可以住人,为何可以出租当作店面?这些问题,就连住在这里的人们,都已无法说清。许小明说,2000年,开发商将此地作为过渡房时,自己的奶奶就住进来了。由于年代久远,房屋时常会漏雨,作为文物保护单位,政府会派人来维修保护。 昨日下午,记者打电话给漳州市文管局局长张祝发,想询问下上述问题。张祝发表示,他在外地出差不便回应。记者又联系了该局文物管理科科长蔡少菁。这名科长称,她刚刚接手工作,对业务不熟悉,不作回应。“等张局长出差回来,再做答复。” 潘尚书府第 2年前就曾遭破坏 “潘尚书府第”是明朝尚书潘荣告老还乡之后,在漳州市区修建的府第,1988年被确认为漳州市级文保单位。说起潘荣,很多老漳州人记得,他一生做官四十年,历经四朝皇帝,奉职皆无过错,累迁至南京户部尚书。 潘荣身上,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身份,他曾作为明王朝的使节,率船远赴琉球国,册封琉球国王。他的这次出使,打破了明王朝不用闽人当册封使的“惯例”。 如今,这个府第,人们普遍称之为尚书府,其府第通大街的小巷称为尚书巷,地名至今沿用。前些年,漳州“海上丝绸之路”申遗,含有“海丝”元素的“潘尚书府第”也是其中一处待选遗址。 它的历史价值如此重要,但多年来,“尚书第”没能得到应有的保护。2011年,本报就曾关注过此事。潘尚书府第,不仅房屋破败,公厕、小吃店更是“陪护”四周。当年,漳州市文管部门官员就曾表示,把公厕建在“潘尚书府第”院子里,规划有问题,这个公厕最后还是要拆掉。但是,时隔2年半,公厕仍安在。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2013-02-28 ]第八批省文保单位公布 漳以49处文物列全省之首
- [ 2012-11-29 ]漳州唯一"古墓葬""萧状元墓"下月复原 将建纪念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