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火吞噬三层筒子楼”追踪 大火烧尽老楼昨天

zz.fjsen.com  2013-10-23 10:46:44  苏禹成 陈群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原标题:“大火吞噬三层筒子楼”追踪 11号筒子楼 55年的故事 大火之后,它彻底成危楼,或就此“寿终正寝”

路过的老职工,都停下脚步多看几眼

东南网10月23日讯(海都报闽南版记者 苏禹成 陈群 白志强 文/图)这是一栋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老筒子楼。

龙机新村大院中南部的11号楼,与胜利东路漳州发展大楼仅有一墙之隔。它默默矗立了很多年,直到上周六早上的那场大火,才再次吸引人们的注意。有关部门昨日透露,发生火灾前,11号楼共住有66户,目前财产损失仍在统计,漳州市国资委、福建力佳正在商量灾户进一步安置事宜(详见本报20日A1版报道)。

1958年,它被建成时,在漳州市区可是很“洋气”的“大楼”。对于原龙溪机器厂的年轻职工们来说,能住进去可是非常风光的事。

55年来,它见证了多少人搬进、搬出,在这里成家、生子,听“时髦”的广播、起哄打趣……虽时过境迁,但楼是人非,这座承载青春往事的旧楼,也许是很多人内心的一处“家园”。

可是,大火几乎将这栋楼内部全部烧塌。它彻底成为危楼,或就此“寿终正寝”。

聂鼎刚要离开西南空军修理厂时的合影

1956年

川军来漳 砍树建楼

讲述人:聂鼎 93岁

聂鼎老先生是龙溪机器厂的第一批职工。

龙溪机器厂是西南空军修理厂和地方农械厂在1957年联合创立的。而早在1956年,聂鼎就从四川坐了几天的车来到漳州。“工人们先过来,厂里的设备再搬来,准备解放台湾。”

当时,11号楼所在的地方还是一片农田。30多岁的聂鼎在四川已结婚,和很多工人一样租住在村民家中。而一些单身汉就住在简易搭盖的竹棚里。

为改善职工住房,厂里自己建宿舍楼。“就近砍了桉树当房板”。1958年建成的11号楼,也是龙溪机器厂的第一栋宿舍。

这栋楼设计时主要考虑单身职工,每间面积只有20多平方米。当时,新中国和前苏联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很多新建筑都像这座“苏式筒子楼”一样,呈现用料实惠、宽大沉稳的风格。

1958年

首批住户 风光无限

讲述人:李根泉 77岁

1958年,厦门人李根泉成了首批住户。当年,他从福州机械学校毕业后,被直接分配到龙溪机器厂。“当时能住进大楼很风光的,市区这么洋气的房子不多。”李根泉和同事两人一间。直到1968年他结婚,才搬出去。

那时,龙溪机器厂职工还不算多,基本都是两人一间。二、三层住单身男职工,一层住单身女职工。每天早上7点,厂区(如今大润发所在地)的上班钟声一响,一帮年轻人齐刷刷下楼,“木质地板咚咚作响,就算没有听钟声,也知道上班的点到了”。

1960年

洪水肆虐 楼顶避难

让11号筒子楼闻名的是1960年6月9日。

据《漳州市志》记载,当天发生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漳州最大的洪水。强台风挟带暴雨,又恰逢天文大潮,河水无法及时排向大海,九龙江西溪洪峰水位,以每小时10~20厘米的速度急剧上升。城乡一片汪洋,全市12万人口中有10万人受水围困。

而11号筒子楼,当时属于市区较高的建筑。于是,除了龙机厂的职工之外,附近市民也纷纷逃到11号楼顶避难。

“人挤人密密麻麻的,水都淹过了2楼,”经历过这次灾难的李根泉说,幸好这栋楼质量不错,被水泡过,安然无恙。

1963年

楼道婚“房” 有家就好

讲述人:李振渊 74岁

李振渊曾经是位技术骨干,1963年从省机械厅调到龙机厂。“当时我才23岁,分配住进11号楼的单身汉宿舍。1967年结婚,新房就安置在筒子楼。当时结婚的条件相当差,就在二楼的公共通道,用木板隔起一间8平方米左右的房间,当新房。除了摆一张床和一张桌子外,还要隔出一小块地方做饭。虽然条件简陋,但感觉很满意,有了自己的家。”

上世纪七十年代

农民“买尿” 众人打趣

讲述人:林女士 62岁

62岁的林女士,1974年才住进11号楼。她丈夫是龙机厂的职工,因住房紧张,夫妻只能挤在单身汉宿舍。当时,一栋楼共90间房,住了近千人。

随着两个孩子的相继出生,吵闹影响了三楼单身职工的休息,林女士夫妇搬到了一楼。其他有家庭的职工,也都逐步搬了下来,“一楼摆着一整排煤炉,生活非常热闹。”

让林女士印象最深刻的,是另一件趣事。当时,郊区农村肥料奇缺,每天早上郊区的农民都会到职工宿舍来买尿,挑着桶用闽南话叫唤着“买尿喽”!于是,一些上夜班的职工半夜下班后,也学着叫着“买尿喽……”,惹得众人发笑。

能听广播 时髦的生活

讲述人:徐阿姨 71岁

那个年代,娱乐生活比较贫乏,听广播是很“时髦”的事情。徐阿姨是厂里第一任专职广播员,她可是个名人,厂里的干部职工没有不认识她的。“当时几乎还没有电视,听广播是非常流行、新鲜的事,只有大厂才有实力办广播节目。”

徐阿姨说,11号楼前有一处播音大喇叭,每天早上6点准时播音,很受欢迎。职工们不仅能听到新闻,还把它当闹钟,“都是听着广播起床,去上班的。”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

从“香饽饽”变成危房

讲述人:陈先生 43岁

火灾发生前还住在11号楼的,大都是上世纪80年代进厂的。43岁的陈先生,是从技工学校毕业后分配来的,“当时工资每个月40多元,比普通公务员工资高”。

而能够在农机厂大院分得一套住房,是他们梦寐以求的事情。陈先生1984年进厂,直到1994年才分得了11号楼的一间房子。“分房必须要夫妻双方都是龙机厂职工”。

上世纪90年代开始,龙机厂因经济效益不好,人也招得少了,新进的单身职工也少了。近几年,新职工基本上都不住11号楼了,“这么旧的房子,他们都吓跑了”。4年前,因为二楼的房板被白蚁蛀得厉害,大家都搬到三楼或一楼居住,二楼闲置着。

1998年12月28日,经过改制,福建龙溪机器厂改名为福建力佳股份有限公司。龙溪机器厂,也就此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 责任编辑:陈颖     标签:漳州 大火 筒子楼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更多>>漳州热点新闻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