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民生 > 正文

“富美乡村”漳州进行时——福建漳州“富美乡村”产业支撑篇

有了“搭档”更生态

zz.fjsen.com 2013-11-14 21:07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建设生态文明,并不是让人们放弃对物质生活的追求,回到原生态的生活方式,而是超越、扬弃粗放型的发展方式和不合理的消费模式,提升全社会的文明理念和素质,将人类活动限制在自然环境可承受的范围内,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在“富美乡村”建设中,漳州市注重产业与生态的良性互动,坚持“一手抓大项目,一手抓大生态”,给生态文明建设找了一个不可或缺的“搭档”,那就是产业支撑。

 

  传统农业有了烫金名片

 

  云霄县把枇杷当作建设富美乡村的支柱产业来抓,实施品牌发展道路,做大做强枇杷产业。“云霄枇杷”地理标志商标代言云霄枇杷,在国内外市场日益凸显竞争魅力。枇杷凭借“地标”打响了品牌,不仅打开了销路,还提高了身价。目前云霄县已注册枇杷商标20多个,“金京头”“乌山”“臣果”等多个品牌还获得“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绿野”枇杷获无公害农产品标志认证。同时,全县农民直接从枇杷生产获得纯收入近3亿元。云霄小枇杷做成了大产业,带富了一方。

 

  目前全县枇杷种植面积已达12万亩,产量7.5万吨,形成了产供销与加工一条龙的产业链,今年产值8亿元。2011年,“云霄枇杷”获得地理标志商标和中国驰名商标,为枇杷产业增添了两张烫金“名片”。

 

  无独有偶,近年来,漳浦县长桥村充分利用地缘优势,对接东南花都,引进台资花卉大户,以此引导上百户村民种植花卉,加快发展花卉、林业、养殖等农业支柱产业,走出一条“改造传统产业—培养新兴产业—优化产业结构”的新路子,有力地促进富余劳动力转移。至2012年底,该村共引进花卉企业6家、种植面积400亩,发展淡水养殖1300亩,生猪养殖年出栏数3万头,鸭子出栏数10万羽,村民年平均纯收入1.1万多元。

 

  高铁通,产业兴

 

  高铁即将开通,云霄县马山村迎来了高铁时代,闭塞的山村“破茧”,开始美丽嬗变。以高铁为中心的路网建设全面铺开,彩龙大道、环村路、马山大道延伸段、七星大道等马山道路相继规划建设或竣工投用。

 

  “以前村子是闭塞的山村,通向外界的只有一条羊肠小道。”村支书张文龙回忆说,过去,马山土壤贫瘠,村民主要收入靠山上种荔枝、龙眼、枇杷。而现在,随着高铁的建成,打通了马山村发展的“七经八脉”,马山人的视野宽广了,死水一潭的村子活了起来。

 

  路通了,企业争先落户,马山成了投资热土。明豪光电科技有限公司LED照明灯新生产线顺利投产。随着云霄光电产业的兴起,开发区引进光电项目,马山部分土地被征用,村里积累了“第一桶金”。马山瞄上LED支架项目,筹集了800万元,创办了村里首家企业七星光电公司,村工业经济实现了零的突破。不少村民在公司上班,入股的村民年年有分红,村集体享受开发区税收分成。

 

  马山大力引办光电、钢构等新兴工业,目前拥有创意钢构、马山实业、明豪光电科技等4家企业,今年产值有望突破1亿元。村里有一半以上的主要劳力在村办企业或村附近企业打工,彻底改变了村民种水果创收的单一收入方式,村经济也活跃起来。

 

  彩龙大道上,新近竣工的总投资400万元的太师公雕像公园特别惹眼,与高铁客运站、马山村和七星山风景区串成了一道亮丽的景观,俨然成了一个新地标。

 

  马山发挥高铁客运站所在地的区位优势,挖掘和整合太师公文化、七星山风景区等旅游资源,结合开发区光电产业园、彩龙光电物流城、七星山3000亩枇杷基地,发展集文化观光、光电体验、休闲体验为一体的旅游业。依托马山大道,规划建设“闽南仿明一条街”,发展旅游产品商贸业;依托七星山风景区,发展一批“农家乐”项目;依托枇杷基地,建立观光农业体验园;实施村容村貌整治工程,马山溪规划建设水上公园,将建成集防汛排洪、休闲栈道、运动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公园。

 

  混搭“绿富美”

 

  2013年年初,长泰县马洋溪生态旅游区后坊村被纳入漳州市首批“富美乡村”示范建设竞赛。巧做“山水”文章成了当地政府的“解题之钥”——把“富美乡村”建设与旅游业、文化产业及现代农业等优势产业结合起来,用生态文明和旅游产业引领村庄发展,将后坊村打造成一个“绿富美”的景区式新农村。

 

  8000平方米的乡村公园已完工、茂林源休闲农庄进入试营业、桃花岛绿化全面提升,截至6月份累计完成投资2800万元,占年度计划投资140%,下阶段将进一步完善龙人古琴文化村配套设施建设……在一张后坊村“富美乡村”建设工作进度表里,一个个项目的建设内容、投资总额、进度安排以及本月推进情况详细罗列,一天一点变化正在给这个享有“世外桃源”美誉的古村落带来新生机。

 

  长泰茂林源休闲山庄,这是长泰县后坊村打造的“山水重头戏”之一。山庄由香港同胞傅泗利先生投资兴建,初到后坊村的傅先生一眼相中的就是当地山多、林多、氧气多。因为紧邻天竺山森林公园,后坊村有着得天独厚的气候和地理条件,对于发展集旅游观光、住宿、餐饮等休闲娱乐项目为一体的观光产业非常具有吸引力。

 

  据后坊村村主任董期生介绍,与茂林源相毗连的格林美提子观光园地已获评“福建省乡村旅游三星级经营单位”“福建省休闲农业示范点”等荣誉称号,一到提子采摘季节,吸引周边城市的游客纷至沓来。借助着茂林源、格林美产生的“旅游集聚”效应,后坊村的村民也在自家门口办起了“农家乐”。生态农耕文化、风味独特的农家药膳饭菜、绿色生态的农副产品——地瓜、芋头、土鸡、鸭蛋,这些古朴风格和原生态农家味成了名副其实的“吸金”石。

 

  借乡村的生态优势“招徕”特色产业,由产业效益“反哺”乡村生态建设进一步发展。伴随着支柱产业的兴起,后坊村村民的腰包渐渐鼓了起来,扮美家园自然更有底气——通过促进产业发展与基础配套同步跟进,高标准、高质量、快速度建设乡道、村道、便民道网络;大面积加快土地整理,调整田形,为规模经营土地、产业连片发展奠定了基础;推行废旧建筑拆除“零补偿”;通过“一事一议”缴纳垃圾处理费。

 

  “‘高端项目+乡村旅游+农户配套’是我们打出的一套‘组合拳’。”马洋溪生态旅游区管委会主任林伟岗对记者表示,后坊村利用独有的山水特色引进龙人古琴文化村、格林美生态休闲农庄等高端文化产业、休闲农业项目,大大拉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同时与古山重、寻梦谷等景区的“强强联手”,形成旅游产业集群,将全方位提升后坊村的生态旅游档次,带动村民致富,走出一条依靠生态环境支撑、旅游产业带动的“富美乡村”之路。

 

   中国县域经济报 黄长秋 供稿

  • 责任编辑:叶同辉    标签: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