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版"三坊七巷"面临拆除 市民纷涌文川里留影
zz.fjsen.com 2013-11-22 08:50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东南网11月22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张韩丰 张伟华 通讯员 郑德鸿 文/图) 一群极富特色的古代建筑,在漳州江滨花园小区附近,它从明清走来,穿过民国,历经数百年风雨。如今,它或许只剩最后一个冬天。 它是文川里,漳州版的“三坊七巷”。昨日,导报关于“文川里面临拆除”的报道见报后,迅速在全国各大门户网站、本地论坛上引起极大的关注和反响。 与此同时,一群热爱漳州本土文化的网友为它写“悼词”:“它将消失在时光里,也许,趁着这个冬日,找个有阳光的午后,去走走看看吧,正如我之前说的,许多老房子,看一眼少一眼了。再见!文川里。” 昨日下午,漳州市一群摄影爱好者扛着器材,走进文川里,通过镜头,“为这最后一抹风景拍照留念”。 市民闻讯纷涌过来参观 步入文川里,一块写着“可园”的石碑依稀可见。昨日有幸走进洋溢翰墨香味的可园,园中亭、榭、台、楼、阁、池塘、小桥、假山、园圃尽有,令人目不暇接。 陈先生家住附近,只隔两条街,即使如此,他也是昨日通过导报的报道,才晓得有“文川里”这么个世外桃源。 他带着3岁儿子来,是希望能趁着拆迁之前,了解它的历史和内涵。 不仅是陈先生,今年刚毕业的小黄,也架着相机来到这儿。铺砌石板的庭院,斑驳的清水墙,精巧的燕尾脊,小黄说,只有穿梭在这典雅的巷子中,才能领悟文川里的历史,读懂可园的故事。 据了解,由于文川里即将拆除,昨日,有许多市民纷涌赶到这里,参观这个即将消亡的“三坊七巷”。 老摄影家们结伴来留影 昨日下午,漳州市老年摄影协会的5位摄影爱好者也相约而来。70岁的蔡锡河就是其中一位,他以前在漳州市联合运输总公司做管理工作,家住新元城市花园,每天下午都有游泳的习惯,昨天破例约老伙伴们来文川里。“不虚此行。”蔡老说,原来文川里就在家附近,第一次走进去,错落的、精致的、中西结合的住宅,这在漳州难得一见。 黄老之前是汽车司机,退休后住在江滨花园,他跟蔡老一样,虽然都是漳州人,也都住在文川里附近,但都很少进巷子转转,“文川里是与世隔绝的美人,看到这些风景、古建筑,尤其是可园,感觉它们都是融为一体的,没办法剩下可园,拆了其它建筑啊”。 何老年轻的时候在部队里做英语翻译,转业后到外经委上班。现在,他也加入老年摄影协会,昨日,当他走进文川里,感叹“物是人非”。 1972年,何老结婚了,当时拿着批条来文川里买糕饼,做喜糖,“这一晃,都大半个世纪过去了”,何老说,只是感觉文川里变“老”了,“但还是原汁原味的”。 网友声音 请留下祖先宝贵遗产 得知文川里的命运后,网友们喊“请手下留情”,别为短期利益毁了祖先留下的宝贵遗产! 文川里是漳州版的三坊七巷,大部分网友一致认为若被拆除,就太可惜了,必须要保护下来,“仅保护可园一个景点,就失去了意义”。 “那样的仿古城街真的一点历史文化价值也没有。为了避免以后的仿古重建,不如珍惜现在给力地保护起来。”有网友称。 @MXX也认为,发展经济和保护历史文化并不冲突,经济并不是只有地产,文化产业也能发展经济。更有网友呼吁:希望不要再消逝了,闽南的那些历史遗迹。 专家声音 多为后人保留一笔遗产 杨丽华(原漳州文管办主任):作为曾经在文物部门工作的人,当然也希望自己曾经的努力没有白费,多保护几条老街区,多为后人保留一笔遗产。只是,后期城市规划没有很好地与文物部门挂钩,要是放弃了这片老街,真就没办法了。 可园是漳州的后花园 青禾(漳州市作协主席):我曾写过《有一位这样的漳州人》的随笔,专门写可园以及可园里的人和事。我也在可园住了三年,我在文章里写道:“触摸可园,我们似乎能感受到这位乡贤亲切的气息。这也许就是我时时想起儿时的可园的原因。” “是的,可园是漳州的后花园,漳州就剩下这一块这么有文化底蕴的地方,怎么可以让它消失?” 芗城区文川里老街将拆迁引关注 可园绝不会拆 文川里拆迁范围示意图 立祺制图
文川里面临拆迁,不少老漳州人来此拍摄留念(郑德鸿供图) 芗城区文川里老街将拆迁,引市民关注,项目指挥部表示——首要保护文物 可园绝不会拆 东南网11月22日讯(海峡都市报 记者苏禹成 陈群 杨清竹 文/图) 核心提示 近日,芗城区政府贴出房屋征收公告,明年3月,文川里就要拆迁了。这一消息引来众多市民关注,甚至有人将这里比作福州的三坊七巷,对拆迁表示遗憾和惋惜。 昨日,记者来到这里,老街里,不少老宅已成危房,主要是老人、贫困户居住。有人觉得这里的基础设施太差,赞成拆迁,希望搬进新房,也有人觉得挺惋惜的。文物点魏厝里,主人之一的魏松年表达了居民们的无奈,靠他们的力量根本无法进行维护。 江滨花园三期建设指挥部相关负责人表示:“现在虽然发出拆迁改造公告,但第一条就是要保护好原有的文物。”他表示,政府部门早已明确规定,备受关注的市级文保单位可园不会拆除,将保护修缮。其他还有保护价值的文物,要等文管部门出具报告,具体怎么保护还有待漳州文化部门和芗城区政府协商决定。 魏松年说,居民无力保护,魏厝墙面的一处灰雕已被毁坏 可园确定不会拆迁,将保护修缮 【走访】 老街房屋较破败 居民对拆迁挺纠结 文川里在清朝时,主要为一些达官贵人居住的“富人区”。不过百年来,几经变迁,它已繁华不再。 沿着文川里小巷走去,两边建筑样式杂乱,民国的时候拆除了一些,盖成了西洋式建筑,到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这里还办过工厂,漳州糖果糕饼厂就在其中,尤其是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不少老建筑被改建,要么贴上瓷砖,要么装上铝合金窗户。片区内,电线横空乱拉随处可见。保留相对完整的古建筑主要有可园以及魏厝。 魏松年是魏厝的主人之一,昨日他在魏厝里来回走动,这几天不少人来到文川里拍照留念。他年逾古稀,在这个大院生活了大半辈子。对于文川里面临拆迁,他显得有些纠结。 魏厝建于清道光年间,他的祖上因有人当官,盖了这座大院。他称最多的时候,这个大院住了22户,如今只剩下11户,这里已经没有往日的繁华。院内不少构件年久失修,摇摇欲坠。“有钱人都搬出去了,住在这里的大都是老年人或者是经济困难的”,魏松年称,不仅是魏厝,整个文川里片区都这样,“这里现在都被人称作是贫民区”。 他称,如果不拆迁,老房子也早晚都会倒掉,“靠居民的力量根本无法进行维护”,而如果拆迁,他也有些不舍。 【背后】 文川里地块 10多年前已出让 据多位知情人士透露,10多年前,开发商就已拿下文川里这片地。当时,江滨一带开发建设,已建起了江滨花园一、二期。“10多年前的土地出让市场比较不规范,未征迁的土地便已被出售。”芗城区政府10月底发出的征收公告显示,文川里片区征收的建设项目正是江滨花园三期。 规划中的建元路以北(东以三期红线为界,南至文川里横路164号-88号,68号,解放路192号及江滨花园21号楼,西至文川里166号-174号,北至三期红线为界)范围内为拆迁房屋及其附属物。 知情人士透露,10多年前,漳州城市定位不明确,当时对文物保护的意识也不强,“当时沿着江滨路一带的老街都被拆迁盖上了高楼大厦,这不仅在漳州,在北京也存在这个问题”。 未入保护规划 以点保护为主 2001年,漳州在中心城区用地发展方向不明确,城市建设集中在老城区,导致老城区开发强度加大,使得原有的历史街区范围逐渐缩小。 10多年来,尽管漳州多次规划,保护古城也取得不少成果,但规划部门发现,古城保护逐渐“失控”,古城湮没在现代城市化建设中。去年,漳州市重新修编相关规划,明确历史文化名城的价值和特色,划定重点保护区和建设控制地带。 漳州市城乡规划局相关人士透露,《漳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12-2030)》(草案)目前已报省政府批准实施。在这份草案中,文川里并未纳入到“一城六片”的空间格局中,一城指漳州历史城区,东至延安路,西近钟法路,南至博爱道,北临瑞京路;六片包括新行街、新华东(岳口段)、东美、芝山、湘桥、南山等历史文化街区和风貌区。 为何没有把文川里纳入保护规划?上述人士称,主要是考虑到城市发展的需要以及历史的因素、重要文物不多等,主要以点保护为主。 【保护】 可园确定不拆 文物点还在确定 “现在虽然发出拆迁改造公告,但第一条就是要保护好原有的文物。”在江滨花园三期建设指挥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文川里是百年老街,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把文川里比喻成漳州版的三坊七巷,说要把百年老街全部拆除,就有点片面了”。上述负责人表示,目前,文川里很多房屋经过改造、搭盖,已经面目全非,而且多年没有修缮,很多是危房,有的已经半倒塌了。 他表示,保留比较完整的,比如可园,特别是里面的小姐楼——凌香阁,政府在规划时已明确保护修缮,是不会拆的。 除了可园外,其他还有保护价值的文物,要等文管部门出具报告,具体怎么保护还将在商讨后出台方案,“之前文管部门征求了街道和住户的意见,提出了一份保护方案,就是对一些小的文物点或者只剩下部分构件的文物,移到可园的周围,进行异地重建”。但最终如何保护,还要漳州文化部门和区政府协商决定。 漳州市文保所相关负责人也称,将文川里比作福州的三坊七巷并不贴切,目前确定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只有可园一处,他们正准备对该片区进行调查。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2012-10-29 ]台湾宗亲漳州寻根 到老街文川里拜会"柳府王爷"
- [ 2011-07-14 ]漳州老街文川里:中西式住宅并立 依稀现当年光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