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民生 > 正文

漳州女教师何毅娟创作15首幼儿歌曲 歌唱漳州美

zz.fjsen.com 2013-12-31 07:22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创作:灵感来源于孩子

“孩子们,水仙花像什么啊?”何毅娟问道。“像娃娃。”“像笑脸。”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叽叽喳喳说不停。

何毅娟灵感来了,将孩子们的话进行提炼,写下了《漳州娃娃漳州花》的词。曲子好几天没想好,有一次,她在洗澡,情不自禁地哼上两句,“就是这个调子”。

从浴室出来,何毅娟赶紧提笔。她的“处女作”就这样诞生了。

幼儿歌曲写好了,得由孩子们把关。“旋律一起,闹哄哄的教室,马上安静下来。孩子们是真的喜欢”。

何毅娟还是不放心,把歌拿给厦大音乐系毕业的家长许先生听。“何老师,歌曲简单,但是旋律太优美了。怎么不拿去投稿呢?”许先生很是惊讶。“小孙女连睡觉都在哼呢。”上个月,何毅娟创作了歌曲《问水仙》,家长李女士告诉她,那天晚上他们全家都在学这首歌,小孙女整晚都在唱这首歌。

勤奋:15首幼儿歌歌唱家乡美

多年来,何毅娟陆续创作了《问水仙》、《芦柑滋润我心田》、《弯弯月亮坐一桌》、《家乡荔枝挂灯笼》、《美丽漳州我的家》等宣传家乡漳州的15首幼儿歌曲。有的歌曲甚至谱了两个曲子,为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所唱。

有一回,何毅娟带领全班小朋友去漳浦一日游。一路上,小朋友们不自觉地放开喉咙,高声唱起何毅娟写的歌儿。一首唱完,小朋友们仍不过瘾,又开始唱另外一首,一路上歌声不断,小朋友们也丝毫不觉得累。每每想到这件事,都让何毅娟备感欣慰。

细心的何毅娟也发现,漳州本土的幼儿歌曲实在是太缺乏。“我希望能有更多专业人士参与本土幼儿歌曲的创作,我也希望能将这本心血,跟漳州其他老师一起分享。”她说。

名家之言

对此,国内知名教育学者张文质表示,文化应多样性、独特性,通过地方性幼儿歌曲,让孩子对本土文化有更多的认识,并且在演唱这些歌曲中萌发爱家乡的情感。“如今,地方文化衰弱,国家主流课程太强势,地方课程空间狭窄,被边缘化。”张文质提倡,就现在教育发展来说,增加地方性幼儿歌曲等课程应该鼓励。

 

  • 责任编辑:唐丽萍    标签: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