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加快生态文明引领全省旅游产业发展纪实
zz.fjsen.com 2014-03-04 11:11 来源:人民日报 我来说两句
好山好水好福气清新福建任呼吸 ——福建加快生态文明引领全省旅游产业发展纪实
本报记者余清楚钟自炜
八山一水一分田,好山好水好福气。被誉为“山海画廊,人间福地”的福建,深入挖掘生态旅游内涵,旅游产业发展成效显著,旅游综合带动效应凸显。
随着“清新福建”旅游品牌的全面打响,如今的福建迎来旅游发展新机遇,旅游资源大省正在向旅游强省扎实迈进。
发展 “清新福建”造就全国旅游新增长极
2014年春节黄金周,一组关于福建旅游的数字让人惊艳:春节期间,全省接待国内外游客首次突破1000万人次大关,达1067.70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29.7%,旅游总收入69.89亿元,同比增长31.2%。
2月27日,一项关于福建旅游的举措让人新鲜:当天,福建省正式推出省内50家生态景区“清新指数”,在全国率先发布涵盖PM2.5、负氧离子等指标的指数,以数据建立生态旅游新标准。
带来这些惊艳与新鲜的,正是福建全面打响的“清新福建”旅游品牌。“欢迎大家到福建来呼吸新鲜空气、享受良好环境,短住可以,长住更好,投资兴业更欢迎!”2013年全国两会上,福建省委书记尤权发出热情邀请。福建强势出击,在国内外树立起“清新福建”的崭新形象。在全国大范围遭遇十面“霾”伏,人们对青山绿水愈发渴望时,“清新福建”正当其时。
“福建森林覆盖率达65.95%,连续37年位居全国第一,水、空气、生态环境多年保持全优,是中国最绿省份之一。”福建省旅游局局长朱华介绍,走进福建,满目青山绿水,鸟语花香,“空气宝瓶”的称号当之无愧。
绿意盎然的福建,还是一幅清新秀丽的“山海画卷”。“从秀美的武夷山到浪漫的厦门鼓浪屿,福建兼备山、海、湖、楼、茶、泉,拥有不可多得的旅游资源。”朱华说,福建现有8个中国优秀旅游城市、7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及60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世界遗产数居全国前列。
人文荟萃的福建,也是一部清新脱俗的“文化百科全书”。“多元文化的融合孕育了闽南文化、客家文化、妈祖文化、朱子文化、海丝文化等八大精品文化。”朱华介绍,“茶文化、瓷文化等一批特色鲜明的地域文化同样十分突出。”美丽的惠安女、精彩的泉州提线木偶等,构成了福建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
2013年,福建全省累计接待游客20054万人次,首次突破2亿人次,同比增16.9%,各项主要旅游经济指标增幅均高于全国水平。福建成为全国旅游的“新增长极”,旅游业成为福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
升级
提升质量、加强服务,创新旅游模式
2013年“五一”小长假,来到福建漳州滨海火山地质公园的游客欣喜地发现,这里的集装箱酒店、风情SPA馆正式启用。游客们除了观光,还可以体验房车、海边木屋,并参加风筝、冲浪等亲海娱乐活动。
其实,作为我国唯一的海洋地貌的火山公园,漳州滨海火山地质公园早在2001年便成为中国首批地质公园之一。然而,长期硬件设施不够、延伸产品不够、智能管理不够的缺陷,让傲视群芳的美景始终有“养在深闺人未识”的遗憾。
新兴景点着力提升,传统景区亦在突围。
“奇秀甲东南”的武夷山,一直是福建旅游的一张靓丽名片。武夷山下的兰汤村,如今更成为网络上热门旅游目的地。
作为武夷山第一家农民宾馆“矮胡宾馆”的开设地,兰汤村可谓是武夷山“农家乐”的发源地。然而,随着传统“农家乐”降温,兰汤也一度面临发展困境。
兰汤的再度火热,得益于旅游模式的转变。如今,武夷山休闲旅游正从“吃农家饭、住农家院、摘农家果”的简单模式,发展为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休闲农庄、观光采摘园等多层次、多方位的旅游新业态。
“当前,福建省旅游产业发展进入转型升级关键期。”福建省旅游局副局长郑维荣直言,要实现目标,福建必须进一步提升“清新福建”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2月19日,《福建省旅游产业创新提升规划》在京通过专家评审。同日,福建省旅游产业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成立,26名顶级专家学者将为福建旅游产业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
1月22日,福建出台《全面推动旅游标准化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6)》,制定旅游标准化体系,加快旅游新业态、旅游公共服务和生态旅游等福建特色标准制定。
2013年10月,随着新《旅游法》正式实施,福建省旅游局第一时间制定并出台“规范旅游市场秩序”等23个方面的措施,力促福建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
突围
整合资源、多维互动,扩大旅游版图
1月15日,一组展示福建土楼、武夷山、鼓浪屿等福建知名旅游品牌的“清新福建”旅游形象广告亮相高铁动车。令人耳目一新的形象广告,是福建深耕高铁旅游市场的又一次尝试。
2013年,随着向莆铁路、厦深铁路等多条高铁线路开通,福建与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形成“高铁旅游圈”。高铁必然带来客流增长,但如何将“过客”变“游客”、让“快途”变“慢游”,敢为人先的福建又一次走在前头。
2013年9月23日,福建省旅游局和南昌铁路局、江西省旅游局联手发布旅游优惠措施。当天,福州、莆田、三明、厦门、泉州、南平、南昌、抚州、九江等两省9市及十余个县旅游局,与南昌铁路国际旅行社共同成立向莆铁路旅游营销联盟。
2013年国庆,向莆铁路开通后的首个黄金周,仅在福州、厦门、泉州、南平、龙岩、三明6个市,就举办了五大主题、近70项旅游活动。针对高铁游客,各地市主动作为,“把景区大门搬到火车站”:漳州在厦深铁路漳州站、云霄站分别建立大型旅游集散中心,为游客提供交通接驳、旅游咨询和导游服务;莆田将火车站公交线路增加到6条,分别通往城区、山区和沿海地区;东山新购6部45座大巴,负责从云霄动车站到东山主要酒店和景区的接驳……
借力高铁,福建旅游部门陆续推出与“清新”有关的80多项主题旅游活动,并与国内最大的旅行社在线电子商务平台——欣欣旅游网合作。目前已有超过1500家旅行社参与,专题线路达2.5万余条。
共打品牌、共拓市场,福建扩大旅游版图的步伐越迈越大。
2月17日,台湾东森电视台的购物节目中出现了一项特别的产品——永定土楼游,宝岛消费者打开电视即可预定福建土楼游。
旅游产品登上台湾电视,这一创新举措正是福建着力打造环海峡旅游圈的一个缩影。
2013年9月26日,在南昌发往福州的D6503次首趟动车上,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旅游推介活动——“闽台两岸市长带你游”。来自台湾金门、马祖的地方官员佩戴“明星导游证”,现场向乘客们推介当地特色旅游资源,展现闽台多元文化。
2013年10月9日上午,“海峡号”高速客滚轮首次从平潭直航台北,开启两岸间新的“黄金水道”。同日,厦门到台湾首开邮轮航线,目的地包括澎湖、高雄等地。下一阶段,闽台还将加快建设“高铁+小三通(邮轮)+海峡旅游目的地”模式,共同打造环海峡旅游圈。
“今年福建旅游系统将拓展境外、省外、省内三大旅游市场。借助向莆、厦深等新开通的高铁,加大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华中地区福建旅游形象的推广力度,同时探索在国外设立‘福建旅游海外体验中心’。”福建省旅游局副局长陈奕辉表示。
谋益
共享绿色福利,既要“生态美”,又要“百姓富”
优美的生态环境是福建发展的优势资源,是福建旅游的核心竞争力,也应是福建人民共享的“绿色福利”。
如何让生态优势转变为发展优势,做到“既有人流,又有效益”,实现“生态美”与“百姓富”的统一?福建建宁县濉溪镇高峰村用自身的变化给出了答案。
“高峰好是好,四季缺粮草,耕地少又小,光长石宝宝……”这首打油诗,曾是高峰村的真实写照。三面环山的高峰村是典型的石蛋群地貌,村民散居在石蛋群中,人均耕地面积只有0.6亩。
这样一个穷山村,却因其独特的风景,吸引了不少城里人。“村后有一条千年古驿道,村旁有一条清幽的峡谷,峡谷内乱石成堆,水质清澈,落差大。”村民李茂盛说,2006年底,他在村里开设了首家“森林人家”餐馆。在他的带领下,村民们也转行搞起了旅游。
高峰村兴起的“乡土味”,成了村民致富的法宝。如今的高峰村,不仅开发了雌雄双瀑、千年古驿道等旅游项目,还修建了吉祥小径和农家乐。旅游激活群山,“石头村”成了“生态村”。
而在将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的武夷山市,则是谋求融合,让农业搭上旅游顺风车。
2013年7月26日,武夷山市五夫镇首届荷花节举办,当天吸引游客1.3万人次。被誉为“白莲之乡”的五夫镇,长期以来并不是热门旅游景点,白莲产业更多处于卖原料的阶段。
荷花节的成功举办,改变了尴尬状况。“以前主要是卖给莲贩子,每公斤只能卖53元左右,还常滞销。荷花节成功举办后,游客络绎不绝,莲子不出家门就卖完了,且每公斤平均卖到70元。”这种变化,莲农占国勇感受明显。
“荷花节前,每月的游客数平均为700人次,如今每月的游客数都保持在1200人次以上。按全镇白莲年总产值50万公斤来计算,荷花节促进五夫镇莲农增收约500万元。”五夫镇党委书记周建平说。
如今,福建正充分发挥各级旅游产业领导小组统筹协调作用,促进旅游业与农业、林业、海洋渔业、工业、文化产业等多产业的融合发展,形成“大旅游”协作格局。2013年,福建旅游收入首次突破2000亿元,达到2286亿元,同比增长16.1%,占全省GDP的10.4%,首次突破10%,“清新福建”正成为福建旅游的一面金字招牌。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2014-03-04 ]福建去年GDP首超上海 达21759.64亿元增速华东第一
- [ 2014-03-04 ]今年福建将推广的士电召 统一电召服务平台建设
- [ 2014-03-04 ]福建一批速冻肉制品不合格
- [ 2014-03-04 ]福建师大福清分校拟公开招聘21名教辅人员
- [ 2014-03-04 ]福建企业热衷持有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