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席草香满村繁华已去 “天宝草席”或成历史

zz.fjsen.com  2014-05-20 09:09:11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午后瓦房 夫妻搭档札札弄机杼

不仅是增加收入的手段,也是对过往生活的延续

大多数年轻人已不再制作草席,只剩一些老人还在坚持,对他们而言,这不仅是增加收入的手段,而且是对过往生活的延续。

杨美珠70岁,她的丈夫杨启成73岁,夫妻俩从10多岁开始制作草席,所有工序都驾轻就熟。

午后的瓦房,光线不算充足,这是他们经营的小卖部,也是一个草席作坊。杨美珠双脚踩在纺耕车上,如蹬脚踏车一般,缓缓转动滚轮。她一手挑来黄麻丝,一手将黄麻丝轻轻卷动,揉编成一条,往纺耕车上送,经纺耕车上横梁一转,成了结实的席耕。

一张草席中,纵向分布的是席耕,横向分布的是席草。根据草席的尺寸,席耕被固定在“席龟”上,“席龟”是一种用木头做成的支架,席耕按照一定的间隙罗列在上面,方便席草穿梭其中。

接下来,杨启成上场了,他端来一罐花生油,用刷子沾上一点,刷在席耕上,让席耕保持柔韧。杨美珠一手握竹签,一手抓起席草,把席草的一头钩在竹签上,往“席龟”上送。在席草与席耕交错后,杨启成握紧“席龟”上的席扣,用力往下一拉,将席草紧扣在席耕上。

要完成一条草席,这样的工序,要重复上百遍。“一张长1.2米、宽0.5米的草席,夫妻俩要整整做一个下午。”杨美珠称。

后继无人 因成本高失去市场

不久后,“天宝草席”这个地域特色,或将成为历史

据漳州民俗专家郑德鸿称,南靖县靖城镇下魏村,才是“天宝草席”的最初原产地。下魏村与郑店村相邻,距天宝镇只有约3公里,隔江相望。

下魏村编织草席历史悠久,且其工艺一直保密,但到上世纪60年代,因社会动荡,传统观念被打破,加之当时农村经济几乎崩溃,如果能做手工赚钱,可解燃眉之急,郑店村与下魏村通婚的一些家庭,便开始学做草席,并很快形成规模。

由于做草席劳动强度大、成本高,一张1.5米左右的草席售价150元以上才能赚钱,在上世纪90年代后逐渐失去市场。现在郑店村仅剩下几户老年人在织草席,面临后继无人的窘境。

郑德鸿说,也许再过不久,郑店的草席将会消失,“天宝草席”这一个具有地域特色的漳州名产,也将成为历史。

  • 责任编辑:唐丽萍     标签:草席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更多>>漳州热点新闻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