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岁的张亚漳老人穿着救生衣刚完成一趟搜救上岸
东南网漳州5月24日讯(通讯员 陈佳平 黄阿彬 本网记者 吴玉平)“我们早上看到一处比较大的杂草丛,两艘船4个人围着仔细翻找好了几遍,生怕错漏,可还是没发现,只是夹杂着一些破布、树枝之类的东西,江水太湍急了。”5月24日,在华安县沙建镇汰口码头,浑浊泛黄的九龙江北溪江水哗啦啦地往下游流淌,停靠岸边的渔船上,渔民张亚漳一脸犯愁。
66岁的张亚漳是沙建镇汰口社区的老人,也是沙建镇组织搜救队伍里年纪最大的。听到有台湾同胞落水至今不知踪迹,他便和老伴铜川驾着自家的渔船到江面上帮忙搜救。
“早晨5点多我就组织我们社区的渔民开了10多艘渔船出去搜救,上午主要是汰口到利水发电站河段,下午还要继续往下游搜救。”汰口社区党支部书记、主任张瑞明说。
据了解,汰口社区大多居民都是靠捕鱼为生,熟谙水性。当天,在当地政府组织下,社区20多位渔民按两人一艘渔船的分工,分别驾船冒着细雨沿江两岸进行不间断的搜索。搜救船只在江面上来来往往,搜救人员一刻也不敢马虎,个个都瞪大眼睛,仔细搜寻着江面的情况。
“我们对沿江两岸的芦苇丛、竹子缝等死角处都特别仔细察看、翻找,早上还用坏了一艘渔船,真心着急,希望搜寻工作能快点有新的进展。”57岁的渔民郑益石说。
搜救队伍驾着渔船正出发
“哔……突突突……”随着一声哨声响起,一艘艘渔船纷纷再次启动,这是汰口社区渔民今天第5次驾渔船出去搜寻落水的台胞了。
搜救工作牵动每个人的心。利水村村主任郭武枝睡不着觉,早上5时30分起床后,带村里6个村民在沿江两边寻找。到8时30分,他又叫上两辆渔船,分组乘船在利水至沙坑口一带的江面上搜救到中午12时。吃过午饭,他带领4个村委和6个民兵,前往金色坂一带值班。
24日,各方陆续增投力量集中进行搜救。当天早上,华安县召集县直各单位及相关乡镇在经济开发区召开“5·23”交通事故处理工作推进会。
会上,专门做了县交通局、水利局、公安局、武装部、消防大队、武警中队和新圩镇、沙建镇、丰山镇等单位按照搜救、媒体联络、善后及后勤保障等分工,统一部署好工作。
此外,新圩镇、沙建镇、丰山镇等乡镇还临时取消干部周末休息时间,组织干部冒雨参与后续搜寻。
在搜救工作的同时,华安做好伤亡善后工作。华安县成立以柯志宏书记为组长,朱真副书记为常务副组长,叶景林、黄海明、曾阿生、刘素秋、刘建英为副组长的处置工作小组,成员从有关单位及乡镇抽调,并在漳州芗江宾馆翠华楼4楼租用客房和会议室,作为工作组办公地点。
从县直有关单位抽调干部8名,参与住院伤者的安抚服务工作;与国家、省、厦门市、漳州市旅游局衔接相关工作。指定3名工作人员对3名重伤者实行一对一服务,安排5名工作人员做好其余伤员的服务工作。
设立四个用餐点:新圩镇、沙建镇、开发区和漳州市区,确保工作人员及伤亡人员家属用餐。调配并到位车辆3部:中巴车17座1部,商务车6座1部,越野车1部,用于相关工作人员及伤员家属的调度用车;在漳州设立两个家属接待站负责接待和安排食宿工作:国防大厦接待站专门负责死亡及失踪人员家属,有4个义工和3名工作人员常驻,目前已接待家属12人;钻石酒店接待站专门负责受伤人员家属,目前已接待家属12人。
据不完全统计,当天华安共组织干部、职工、干警、民兵、船民和群众近千人,出动搜救渔船与冲锋舟共百余艘、消防车一部,沿江不间断来回开展巡查,全力搜寻失踪台胞。
据了解,24日下午4时多,有搜救队伍在龙文区郭坑河段发现一具女尸体,相关部门已介入调查。截至24日晚9时发稿时,还未能确定身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