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台“搬上”开幕式舞台寓意是什么?点子哪来的?
zz.fjsen.com 2014-08-17 10:58:46 来源:扬子晚报网 我来说两句
南京元素之 紫金山天文台 整个开幕式灵感都来自紫台 紫金山天文台被誉为“中国现代天文学的摇篮”,开幕式演出一开场,体育场主席台右侧那巨大的道具“脸上的面纱”就揭开了,那是一台巨型的天文望远镜,镜头下方写着“紫金山天文台”,这台望远镜和与它遥遥相对的、主席台左侧的“浑天仪”基座尺寸均长达20米以上,可谓开幕式现场的“巨型”道具。而这两台道具贯穿整个开幕式始终,是现场最重要的“演员”,整场的概念就是年轻的探索者带着大家透过望远镜看世界。这台“紫金山天文台天文望远镜”可360度旋转,镜头聚光所到之处观众席上立即掀起欢快的人浪,场面壮观而浪漫。而这位“巨星”的创意来源就来自于2011年,陈维亚和卞留念等主创人员到南京紫台的一次“踩点”。据紫金山天文台的科普部主任张旸告诉记者,他们当时一共逗留了一个多小时,详细了解了紫金山天文台的历史,参观了那里的“大台”,古代天文仪器、天堡城。“当时,陈维亚还考虑青奥会是不是在紫台点火的。不过具体的创意当时他们并没有讲,应该他们当时也还没确定,只是来寻找灵感”。在看过开幕式直播后,张旸表示:“望远镜是一个艺术道具,既具象,也有适应舞台主题和表演的造形,我觉得外观设计非常好。望远镜和浑天仪形成穿越时空的对话这个创意非常好,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另外,紫台是南京名片之一,在全国的知名度也非常高,科技、天文本来就是年轻人比较感兴趣的领域,这种创意放在青奥会的舞台上非常合适”。 至于紫台会不会因为开幕式而引来更多的游客,张旸介绍说,现在紫台每年的游客有25万人左右,“这在公园、科技馆等单位中当然不算多的,但因为我们这里面积不算大,而且是在山上,交通也不是那么便利,所以每年有这个数量也不算少了。不过我们的接待能力也并未饱和,希望因为此次青奥会有更多年轻人喜欢天文、爱上科学”。 新闻幕后 紫台的创意缘何而来 南京青奥会开、闭幕式总导演陈维亚: 儿时住游府西街,开窗就见紫金山 1969年12月27日,那一晚13岁的陈维亚跟着父母亲坐着小船从下关离开了南京这座生他养他的城市。陈维亚对那晚所经历的一切历历在目,“灰黑色的天空与夜晚下的水面相接,水天一色,雪花漫天飘洒……” 2011年的12月,筹备青奥会开闭幕式的陈维亚第一次带着主创团队登上了紫金山天文台,他说:“小时候我家住在游府西街,那时候我在二楼就能看到闪耀着银色光芒的紫金山天文台,它给我的儿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正是这一次的参观拜访,给了陈维亚及主创们一个重要的青奥会开幕式创意,“这个创意代表着南京这个城市的精神气质,它是可以与世界对话的。这是青春中国、青春南京的展现,通过开幕式,我们也想告诉广大青少年,你们的未来如此美好,而美好的未来就寄托在你们身上。” 背后细节 “浑天仪”温度高达60摄氏度 “浑天仪”舞台设备是开幕式的亮点。作为开幕式主道具,它包括LED、灯光、升降机组,发热量很大,达到950千瓦,用电负荷大,火灾危险系数高。 昨日上午8点开始,“浑天仪”操作间内,3名消防官兵正式进驻,开展不间断巡查。操作间内设有“浑天仪”运行所有的电器、机械、线路设备,舞台设备开始运行后温度高达60摄氏度,位置重要、条件艰苦,3名消防官兵只能毎45分钟轮岗一次,几乎每次出来都成了“水人”。 通讯员 丁炜 扬子晚报记者 于英杰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2014-08-16 ]福建省艺术、体育类昨征求志愿1113人
- [ 2014-08-16 ]习近平看望南京青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
- [ 2014-08-16 ]依伯逛超市突然晕倒 福师大退休体育教授急救4分钟
- [ 2014-08-15 ]寿宁县巾帼志愿者县老年人体育健身大会显风采
- [ 2014-08-15 ]南京青奥体育启蒙项目首次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