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穿越时空的精神力量——追记人民的好书记谷文昌
1958年倒春寒后,在幸存的木麻黄树苗旁,谷文昌欣慰地笑了。(资料图片)
1958年春,东山军民顶风冒雨大造林。(资料图片)
东南网1月21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张辉 雷光美 通讯员 朱少文 黄石麟)“离开时,带走的是两罐自腌的咸菜,留下的是一片生机盎然的绿洲。这样的好官,谁不赞?”“百姓谁不爱好官?人走了,精神还活着。”“人民的好书记,永远怀念您!”……最近,随着纪念谷文昌网上专题的开设,人们纷纷以新形式寄托哀思、景仰和感怀。
1981年1月30日,一颗时时刻刻为民着想的心停止了跳动。噩耗传到东山,这里的树为之默哀,这里的海为之悲鸣,东山人民泣不成声。病重弥留之际,谷文昌深情地说:“我喜欢东山的土地、东山的人民。我在东山干了14年,有些事情还没有办好。死后,请把我的骨灰撒在东山,我要和东山的人民、东山的大树永远在一起!”
谷文昌初到东山时,这里是一片风沙肆虐的荒漠,外出乞讨者比比皆是;如今,绿漫东山,一幅欣欣向荣、又富又美的生态文明新图景。水库、海堤、避风港……那个时代留下的上百处工程,至今仍在发挥作用。幸福来之不易,东山人民永远不会忘记和他们同甘共苦、改变他们命运的好书记——谷文昌。
瞻仰谷文昌陵园和纪念馆,睹物思人,许多人眼里噙着泪花。那一张张照片,一个个物件,一句句平实而有力的话语,一处处东山巨变的强烈对比,无不震撼内心、净化灵魂。
音容宛在,思念绵延。把人民装在心窝里的人,永远活在人民心中。一位共产党人的风骨,化作穿越时空的精神力量,不断砥砺八闽儿女在新的道路上奋勇前行。
“不制服风沙,就让风沙把我埋掉”
走进谷文昌纪念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东山人的困苦过往。在当年风沙灾害的实景展示中,黄沙滚滚,遮天蔽日,吞噬着村落屋舍,寸草不生的沙地里,求生者背井离乡,留下落寞的背影。
此情此景,是谷文昌初到东山之所见。1950年,谷文昌随军南下解放东山县,后历任城关区区委书记、县委组织部部长、县长、县委书记等职务。
彼时东山,饱受风沙之苦。一年有多半时间刮6级以上大风,全岛仅有西北部147亩林木。东南沿海绵亘30多公里的3.5万多亩沙滩,风沙肆虐,寸草不生,民生涂炭。43座流动沙丘时刻威胁着农田村舍。解放前的百年间,已有13个村庄、1000多座房屋、3万多亩农田被吞噬。
“春夏苦旱灾,秋冬风沙还;一年四季里,月月都有灾。”谚语记录着东山人的苦难史。由于风沙之害,东山百业凋敝,有种无收,连生存都成为奢望。当年,仅陈城镇山口、湖塘两村1600多人中,就有400多人因风沙罹患红眼病与烂眼病。
谷文昌陵园,位于山口村,是全省最早的“防风固沙功臣”——木麻黄的种苗园。其中,有谷文昌当年亲手种下的数十棵树苗。如今,这里郁郁葱葱,新农村面貌喜人。当年的山口村,却是远近闻名的“乞丐村”。全村900多口人中,有600多人外出乞讨,30多人漂洋过海出卖苦力谋生。
“挖掉东山穷根,必先制服风沙!”在谷文昌的带领下,东山干部群众踏上了斗沙治灾的征程。
谷文昌治沙,从主导成立沙荒调查队开始。亲任队长的他,带领大家沿海岛东南勘察测量,绘制出沙滩、沙荒、水土流失分布图,为治理风沙提供依据。从苏峰山到澳角山,从亲营山到南门湾,谷文昌走遍东山大小山头,把每一个风口的风力、每一座沙丘的位置记录成册。
“筑堤拦沙、种草固沙、造林防沙”,经调查研究,东山形成初步治沙方案。很快,千万人上阵,轰轰烈烈的绿色行动在东山开展。但风沙无情,好不容易筑起的拦沙堤被风沙摧毁,幼苗夭折在黄沙下。1954年-1955年,东山人8次大规模植树,均以失败告终。
1957年,东山似乎看到了转机。当年,谷文昌派人到电白县(今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学习木麻黄种植经验,并带回树苗,亲自试种。当年春天,他组织在前楼下溪建立县级苗圃,育木麻黄苗40亩,全县建立25个乡村级苗圃,组建53支造林队,为大规模种植埋下伏笔。1958年春天,谷文昌带领干部群众种下40万棵木麻黄。但没过不久,命运又给东山人开了场玩笑——一场倒春寒袭来,东北风一刮就是一个多月,种下的树苗几乎全军覆没。
“东山这个鬼地方,神仙也治不住风沙!”屡战屡败,不少人的信心已动摇。谷文昌却毫不气馁:“只要我们有决心,光秃秃的海岛,一定会变成绿油油的海岛。”“不制服风沙,就让风沙把我埋掉!”
【画外音】
“谷书记为什么要亲自参加沙荒调查队,亲自试验,亲自种树,做这么具体的事情?因为,他心里装着群众疾苦,而治沙是当时挖掉东山人穷根的头等大事。”时任东山林业科技术员的林嫩惠回忆说。
“当时有人说,晴天里沙地能把鸡蛋烫熟,怎么能种树?还有人说,能把树种活,他就从沙丘这头翻跟斗翻到那头。”林嫩惠说,1958年倒春寒之后,置疑甚至嘲笑接踵而来,县委也在讨论要不要继续干、怎么干。
造林失败后的全县干部大会上,一个场景铭刻在林嫩惠的脑中。谷文昌主动承担全部责任,并深入分析总结经验教训。他号召大家:“我们是共产党员,不做自然的奴隶,不能被困难吓倒!”铿锵有力的话语,至今仍在东山大地久久回荡。
“要把动机和效果统一起来,必须深入群众,吃透情况”
1958年,天灾过后,林业部门在寻查中发现,陈城镇白埕村仍有9棵木麻黄成活。谷文昌欣喜若狂,当即跑到现场查看。
纪念馆留存了这个画面。照片中,谷文昌蹲在沙地里,小心翼翼地守护着倒春寒中的“幸存者”,面露欣慰。“有九棵,就有九百棵,九千棵,九万棵!”谷文昌的话,让东山人再次腾起希望。
“事实是无情的。好的动机不一定收到好的效果。要把动机效果统一起来,必须深入群众,吃透情况。”屡战屡败,屡败屡战,谷文昌吸取了经验。他认为,光有种树的热情还不够,更应讲方法,诉诸科学,向群众学习,这样才能真正造福东山。
当年,谷文昌迅速组建了由领导干部、林业技术员、老农“三结合”的试验小组,亲任组长。他们在白埕一带实行“旬旬造林”的实验办法,种下20多亩试验林,研究木麻黄的生长习性。
种树不易,规律难寻。谷文昌投身技术攻关,一度废寝忘食,常常是在山头搭个草寮,一住就是数天,守护着木麻黄新苗,随时观察其生长变化。
在探索中,东山人发现,5月中旬种下的木麻黄,天天浇水都难以成活,而5月下旬至7月这段时间气温较稳定,种下3天便足以成活。就这样,他们得出了结论——木麻黄的最佳种植气温为25摄氏度,地温为23摄氏度。
在试验中,谷文昌还带领大家研究风向、风力、湿度等因素对木麻黄生长的影响。经过夜以继日的观察与总结,他们终于掌握了木麻黄的生长规律,归纳出“大坑深栽”“客土栽种”“冒雨造林”“保护管理”等六大技术要点。
谷文昌要求技术人员将木麻黄的生长规律、栽种方式整理成小册子,分发到家家户户,让全县人共享技术成果。东山县还专门举办技术培训班,手把手指导群众种植木麻黄。
1958年12月20日,谷文昌在西埔镇石埔村召开万人大会,再次向全县人民发出动员:“上战秃头山,下战飞沙滩,绿化全海岛,建设新东山。”全县十万军民拧成一股绳,组成一支“绿化大军”,分成十大“兵团”,浩浩荡荡向荒山、沙滩、田间进发,开启了一场向科学要效果的绿色战役。
“下雨就是命令”,连续三年,只要天一下雨,东山干部群众就冒雨出动,自带工具和干粮,在沙石中种下新的生命,也种下新生活的希望。谷文昌身体力行,每次下乡总要带上一把剪刀、一把铁铲,看见歪倒的树便亲手扶起,看到该剪的枝杈便随手剪除。“谁要伤一棵树,就是伤了我的胳膊,谁折断一根树枝,就是折了我的手指!”谷文昌视树如命。
经过全县人民的不懈努力,仅1958年一年,东山便完成荒山造林4.3万亩、沙荒造林2.78万亩,成活率高达80%以上。到了1964年谷文昌调离东山时,全县已营造3万多亩防风固沙林、6万多亩水土保持林、201条林带。荒岛变绿洲,东山人实现了百年绿色梦。
谷文昌带头创出的“东山经验”,给八闽大地提供了建设生态家园的范本。当时,福建全省沿海沙荒面积高达70多万亩,共有100多万亩农田受到不同程度的风沙侵害,部分地区的水土流失问题也亟待解决。上世纪60年代,时任福建省委书记的叶飞号召:“希望我省沿海地区有更多的东山县。”很快,全省就掀起“学东山大造林”的热潮,成就斐然。
【画外音】
“1954年深秋的一天,我陪谷书记下乡。经过白埕雨亭,遇到一群穿着破衣烂衫的群众。他们拖家带小,身背破箩筐,手上拿着破碗。谷书记上前询问,因为不懂本地话,谷书记就让我当翻译。”时任谷文昌警卫员的陈掌国回忆说。
“群众一开始回答说是赶集。谷书记察觉不对,一再诚恳追问,群众终于说是山口村的,要去当乞丐。”陈掌国说,当时谷文昌牙关紧咬,斩钉截铁地说,不救民于苦难,要共产党人来干啥!因为心里装着群众,才有坚定的信心、必胜的决心,才能顶住屡战屡败的压力,更好地深入群众、与群众同甘共苦、向群众学习,不断总结战胜风沙的科学经验。
“当时,听说一位老农有在沙地带土种植瓜苗的成功经验,谷书记就带我们上门请教,他虚心的样子像个小学生。”林嫩惠说。
曾跟随谷文昌多年的通信员朱才茂,至今难忘一段令其动容的记忆。1980年后,谷文昌身体每况愈下,朱才茂前往病榻探望。“当时,我流眼泪,谷书记一边安慰我,一边交代夫人史英萍‘才茂爱喝茶,你回家去拿’。”临终前不久,谷文昌还一再叮嘱他:“我刚刚得知木麻黄寿命只有七八十年。你回东山后一定要让林业部门想办法,抓好更新换代,否则将来东山要再受风沙之苦了。”
“人民的需要就是我们的工作。我们要敢闯新路,勇往直前”
如火如荼的工地上,一个精瘦的中年男子皮肤黝黑,与工人合力抬起巨石,巨石将他的背压成弓状。谷文昌担任宁化隆陂水库总指挥时与群众共同劳动的场景,被定格为一张黑白照片,一次又一次地震撼着谷文昌纪念馆的参观者。
在东山,在谷文昌曾战斗过的地方,这样的画面数不胜数,镌刻在每一个亲历者的记忆之中。
“人民的需要就是我们的工作。我们要敢闯新路,勇往直前!”斗沙方胜,谷文昌进一步着眼未来,致力发展。他常对身边的人说:“世上没有永远不变的事物,必须不断前进,不断发展,党要求什么,群众需要什么,我们就去做什么!”
风沙之战后,谷文昌面临的是来自大海的狂风巨浪。
东山岛地处福建东南沿海,水深浪高,船翻人亡的惨剧不时上演。上世纪50年代以前,大海肆无忌惮长驱直入,致使海岛面积逐年减少。每年如期而至的台风,更是东山人的噩梦。1960年6月9日,东山岛遭遇百年不遇的强台风,处于台风中心位置的铜陵镇南门澳更是首当其冲。
“彻底抵挡风浪才是长久之计。”冒着大雨,谷文昌来到南门澳受灾最严重的地段。当他看到水淹村庄,残垣断壁,老百姓无家可归时,不由眉头深皱,当即立下“军令状”,一定要修筑海堤,堵住浪口。
很快,东山县南门海堤建设指挥部成立。修筑海堤,并非易事,资金、技术、施工难度等一系列难题摆在了谷文昌面前。但这些并未吓倒他,面对狂风巨浪,他说:“办法总是人想出来的,在无条件情况下创造条件上,这才是我们共产党人应有的作为,我们不仅要造林绿化挡住风沙,更要有‘泰山石敢当’的勇气挡住狂风巨浪。”
为了筹措资金,他大抓勤俭节约,要求工程负责人当好管家,把钱使在刀刃上。建设工地上,见不到随便丢弃的一段绳子,一个铁棒,甚至一个铁钉,一条黄麻,一切资源都物尽其用。
同时,谷文昌对工程质量一点也不放松。指挥部诚心聘请专家全程跟踪监督工程质量,严把质量关。
1964年,南门海堤终于竣工。建成50年来,南门海堤经历无数次台风的袭击,尤其是1969年海啸的冲击,仍岿然不动,成为东山人民半个多世纪来的“守护神”。
解决了风浪之苦,东山人又展开艰难的“夺水斗争”。
东山岛既无湖泊,更无河流,当地有“十年九旱”“月月抗旱”之说。几天不下雨,井水干涸,人们甚至要把孩子吊到井底下掏一点救命水。在有的地方,一担水甚至可作为嫁妆。
谷文昌带领东山人民兴修水利,发掘水源。西埔一带的村庄缺乏石头,无法凿井,谷文昌带领干部翻山越岭找石头,终于在杏陈镇径口村有所收获。他们雇来10辆牛车,将石头拉回西埔。在谷文昌任上,一共兴修了22座水库、105个永久性水利工程、800多个临时性水利工程,大大缓解了用水难题。
解决了生存之虞,致富创收被提上了议程。经过考察,谷文昌发现,东山滩涂资源丰富,且当地老百姓很早就掌握了制盐技术。围海造盐田,发展盐业,成为脱贫的第一选择。在谷文昌的推动下,10年内,东山盐场数量增加了一倍多,产量增加了20倍,财政收入也增加了8倍多。在上世纪60年代初,东山的农、渔、盐都得到迅速发展,落后面貌得到根本改变。
此外,谷文昌还重视发展文化事业。1958年,他支持建立了潮剧团,强调剧团要经常下乡演出,保证农民一个月至少能看一场戏。剧团缺武术师,他就从河南老家请来武术师,为剧团培养武生。县广播站要建立农村广播网,让村村通广播,请求经费支持。谷文昌当即答应,财政收入不宽裕,他立即给盐场挂电话,不出一个小时,就把经费敲定了,东山也因此成为全省第一个建立农村广播网的县。谷文昌还请来教员,在全县开展扫盲教育。只上过一年私塾的他,还带头上起扫盲文化课。为了给教员发讲课费,他请学员和干部们把零钱集中起来,支持教育大业……
【画外音】
“如果不是谷书记修建了南门海堤工程,这个古城或许将被大海分割为两个板块。”亲历过海堤工程建设的退休干部陈炳文说,谷文昌只求为百姓谋福利,不搞形象工程,这一点在当今社会尤为珍贵。他仍对“碑记”的故事记忆深刻:“1964年,南门海堤工程竣工后,建设指挥部有人打算立碑作为纪念,但被谷书记否决。他一直强调的是,金杯银杯不如群众的口碑。”
“不带私心搞革命,一心一意为人民。”这是谷文昌的亲笔手书。陈炳文说,为了人民幸福,谷文昌生命不息战斗不止。为了提高渔业生产效率,谷文昌深入群众一起研究改进渔网、渔具,还主张改造传统人力帆为动力帆,成立机帆渔业大队,为日后东山成为全国首屈一指的渔业大县做好铺垫。
“当领导的要先把手洗净,把自己的腰杆挺直”
在谷文昌纪念馆,有一幅照片。照片中,谷文昌穿着他这辈子最像样的衣服——一件从旧衣摊上买来准备回乡探亲用的“新衣”。这件“新衣”,他一穿就是几十年,最近已通过亲属交由纪念馆珍藏。
照片旁,是他离开东山时拎的破皮箱,以及两个咸菜罐。那个皮箱,他一直用到去世。
“当领导的要先把手洗净,把自己的腰杆挺直!”谷文昌的个人与家庭生活,十分艰苦朴素。他爱家人,但对他们要求很严格,常教育他们:“不许沾公家一点油!”
谷文昌,大半辈子与林业打交道,却从不沾公家一寸木材。二女儿结婚,想让他批点木材做家具,他严词拒绝:“我管林业,如果我做一张桌子,下面就会做几十张几百张,我犯小错误,下面就会犯大错误。”
长子谷豫闽和二女儿,有一次趁谷文昌不在家,骑他的自行车出去玩。不料,被谷文昌撞上。他大发雷霆,狠狠训了一顿:“这是公家配给我工作用的车,你们没权骑!”
1964年,长女谷哲慧在县财政局当临时工。当时,谷文昌将要调任林业厅,县里请求为谷哲慧转正,以便一起调到省城。谷文昌一口拒绝:“组织上调的是我,不是她,让她留在东山锻炼吧。”
在东山的14年里,谷文昌从没给爱人史英萍买过一件衣服。有一回,史英萍花自己的钱偷偷扯了几尺花布,做了衬衣,他坚决不让穿。他说:“眼下东山人民还这么苦,穿这么漂亮衣服心里好受吗?将来大家好过了,我一定给你买一套。”他就这样说服了爱人。
上世纪60年代初期,国家经济困难。当时,谷文昌身患胃病、肺病,常常头晕、咳嗽、出冷汗,但他仍然坚持到困难较大的樟塘镇樟塘村蹲点。随行的通信员看到这种情况,找医生开了证明,买来半公斤饼干,却被谷文昌严肃批评,并让退掉。他说:“我们要和群众吃一样的饭,受一样的苦,干一样的活,群众才会相信我们。”
“文革”期间,谷文昌夫妇被下放到宁化县禾口公社红旗大队劳动。在宁化,他和干部群众一道,从治理水土流失、积肥改造农田入手,打响了漂亮的翻身仗,还建设了泽被万家的隆陂水库。当地稻谷产量不断创新高,群众欢欣传颂:“谷文昌,谷满仓。”
他心里装着人民,唯独没有自己。谷文昌说:“革命的目的,就是为了群众生活,如果我们不关心群众疾苦,就是没有群众观点,就无所谓革命。”
1972年,谷文昌转任龙溪地区林业局局长。一次,他来到东山造林模范蔡海福家。因为造林护林,蔡海福得罪了一些人,在“文革”中受到批斗,贫病交加。谷文昌看在眼里,心情沉重,带他到龙溪医院治病。蔡海福去世后,他特地交代民政部门批了木板,让这位种了一辈子树的老模范在寿板中安眠。
资助贫困学生,为烈军属、五保户送温暖,为来访群众买车票,为民工买红糖熬姜汤,关心水利技术员的婚事……一件件生动的往事,至今仍在东山百姓中流传。
【画外音】
“史主任在农村时,生活十分简朴。到哪个公社或大队,她就吃住在群众家中,餐费自付。她平易近人,与基层干部群众打成一片,彼此间熟悉而亲密。”陈炳文向记者说起史英萍的故事。谷文昌在东山时,史英萍曾担任县妇联主任。
“我上中学时,和谷豫闽同班。为补贴家用,我课余有时间就在码头打工、帮粮站收地瓜和花生,竟然多次和谷豫闽不期而遇。后来才知道,他是县委书记的儿子。”陈炳文说,他和谷哲慧还是县财政科的老同事。当时,财政科6个临时工,只有一个转干名额,而谷哲慧各方面条件都最成熟。结果,转干的是另一个同事,大家都很诧异。后来才知道,谷文昌“干预”了。
“放学后,人民会堂演电影。会堂工作人员看谷书记的儿女在门口观望,就请他们进去看。他们看了高兴,就回家说,结果被谷书记严肃批评,并要求补了票。”在谷文昌身边工作多年的老干部朱子周回忆。
兼任驻岛部队政委时,谷文昌按规定可获发放的皮鞋,他把皮鞋都送给了警卫员、通信员,自己却时常穿着老式布鞋,全身上下常有补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