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靖竹马戏 何时再奔腾

zz.fjsen.com  2015-03-14 10:01:13  张辉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让“老马”恢复生机

“南靖竹马戏不仅是一种民俗活动,更是我国戏曲形成初期的重要戏曲形态,对闽南粤东地区的多个剧种有较大影响,其中包括台湾歌仔戏和漳州芗剧。”谢锦仁说,面对濒临失传的竹马戏,“救马行动”悄然开始。

首先让林朝元感到欣慰的是,编制竹马的手艺终于后继有人。

1994年出生的林杰炜,从10岁开始就跟着爷爷林朝元打下手,并逐渐掌握了竹马制作与表演的基本手艺。目前在漳州从事户外广告制作的他已是南靖竹马戏的县级传承人。林朝元还有两个学徒,已经学习了几年基本技法。

南靖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副主任沈荣土认为,非遗保护最重要的方式就是当地传承。2005年,南靖启动了竹马戏的申遗工作。当地文化部门专门制定了抢救保护计划,对竹马戏剧目、曲目、历史等情况进行收集整理,收集了不少珍贵资料和剧本。

如今,在许多大型活动中,南靖人都可以看到竹马戏元素。2009年,县非遗中心下属的表演团队开始进驻南靖土楼,在云水谣和塔下村设立非遗保护传承展演中心,对竹马戏进行重新编排与包装,常年对外进行公益演出。

政府层面的重视让这匹“老马”恢复了一些生机。“如今竹马戏的氛围浓多了,很多村民都主动参与表演活动,筹备时缺个啥,大家还会主动添置。”新村村党支部书记刘建辉说。

刘建辉认为,经费的缺乏,仍是竹马戏传承最大的障碍。根据当前政策,仅有国家级与省级非遗传承人可以分别享受每年1万元与3000元的补助。这也就意味着,在南靖,仅有林朝元与林如柏能享受3000元的补助。“竹马戏的编排、道具、演出等都需要经费,要让传承人的贡献与价值得到体现,也需要一定的经济激励。”沈荣土说,“缺人、缺钱,竹马戏的保护工作难有实质性进展。”

  • 责任编辑:王佳佳     标签: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