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漳州首例 家庭寄养正式签约
市福利院对寄养家庭严格评估后,一位4岁脑瘫儿有了“新家”
林女士拉着小兴旺的手,把他逗乐了
东南网3月27日讯(海峡都市报记者 黄颖 戴江海 文/图)民政部制定《家庭寄养管理办法》实施后,前日,漳州首例家庭寄养正式签约。漳州市福利院4岁的脑瘫儿党兴旺,正式寄养到市民林荷连家中。
漳州市福利院院长谢俊波介绍,《家庭寄养管理办法》对家庭寄养程序进行规范,更重视儿童权益保障,对寄养家庭的要求更加严格、更加明确。因此,作为该办法实施后选择的首个寄养家庭,市福利院进行了严格评估。
家庭寄养,是指经过规定的程序,将民政部门监护的儿童委托在符合条件的家庭中养育的照料模式。
4岁脑瘫儿 寄养到漳州一市民家
林荷连一家,在大同村住了13年。这里离漳州市福利院不远。
有点旧的套房,收拾得干净整齐。客厅地板一角铺着一层干净的儿童泡沫板,4岁的党兴旺,坐在泡沫板上,拿着玩具,盯着电视。听见我们喊他,兴旺转头咧嘴笑了,口水滴了下来。“他经常流口水,控制不住,我隔一会儿就要帮他擦下。”林荷连说。
兴旺是个脑瘫儿,刚出生不久就被父母遗弃。至今不能说话,下肢无力不能走路。去年经过半年的康复训练后,兴旺好了很多,经过评估,可以寄养。康复特教基地向福利院推荐了林荷连。
林荷连有照顾残疾儿童的经验。她的小儿子今年18岁,6岁时,因一次发烧生病,导致半身不遂,在她十几年的照顾和康复训练下,小儿子现在已行动自如。
林荷连说,因为有切身体会,所以,对这些不能自由行动的孩子们,依然保有一颗父母心。“我每一个小时,就拉兴旺站起来动一动,或是上洗手间,然后不时地让他躺平,他会在泡沫板上滚来滚去。兴旺虽然不会讲话,但他很聪明,大人说什么,他都懂。”
《家庭寄养管理办法》提高了寄养家庭的准入“门槛”
日前,漳州市民政局转发了民政部制定的《家庭寄养管理办法》,该办法于去年12月1日正式实施。同时,2003年制定的《家庭寄养管理暂行办法》废止。
据介绍,相比旧的暂行办法,新规更加人性化、专业化、规范化。突出寄养儿童的权益保障,对寄养家庭的要求更高,同时,对寄养程序进行规范。
管理办法扩大了寄养儿童范围,不仅规定未满十八周岁、监护权在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的孤儿、查找不到生父母的弃婴和儿童可以被寄养,还提出“对流浪乞讨等生活无着未成年人承担临时监护责任的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开展家庭寄养,参照本办法执行”。
同时,管理办法还提高了寄养家庭的准入“门槛”。明确寄养家庭在居住条件、收入、健康、品行、主要照料人年龄等方面应当具备的条件。同时还提出,每个寄养家庭寄养儿童的人数不得超过二人,且该家庭无未满六周岁的儿童。寄养残疾儿童,应当优先在具备医疗、特殊教育、康复训练条件的社区中为其选择寄养家庭。寄养年满十周岁以上儿童的,应当征得寄养儿童的同意。
与此同时,管理办法还对寄养关系确立和解除程序进行了规范。
漳州市福利院院长谢俊波介绍,在寄养前,对林荷连的家庭进行了评估,查看了她的住所条件、家庭情况、年龄等条件。符合新规规定的家庭寄养条件。
□相关链接
寄养家庭需具备的条件
(一)有儿童福利机构所在地的常住户口和固定住所。寄养儿童入住后,人均居住面积不低于当地人均居住水平;
(二)有稳定的经济收入,家庭成员人均收入在当地处于中等水平以上;
(三)家庭成员未患有传染病或者精神疾病,以及其他不利于寄养儿童抚育、成长的疾病;
(四)家庭成员无犯罪记录,无不良生活嗜好,关系和睦,与邻里关系融洽;
(五)主要照料人的年龄在三十周岁以上六十五周岁以下,身体健康,具有照料儿童的能力、经验,初中以上文化程度。
具有社会工作、医疗康复、心理健康、文化教育等专业知识的家庭和自愿无偿奉献爱心的家庭,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