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霄县棪树村枇杷实行营销新模式

zz.fjsen.com  2015-03-27 08:59:20  王一雄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张达文说,去年,明煌合作社在棪树村尝试5年“认养”模式。按照协议,五年内果树“主人”每年可领取40斤的枇杷鲜果、1斤枇杷花茶和一斤枇杷叶。当时,许多村对“认养”新模式很怀疑,仅有3户种植户加入合作社。

“很多果农很惊讶,枇杷一直都是运到市场卖的,哪要什么‘认养’。没想到‘认养’模式让果农不出村,枇杷收入就增加一倍以上。” 吴龙花是最早加入合作社的农户,深有感触地说。不仅如此,合作社还开发自助采摘等,将一直“挑着篮子卖”改变成“坐在家门口卖枇杷”,使枇杷的销售方式发生了“革命”。

“我们家种枇杷300多棵,自己打理就很吃力,一年可收入两三万元。如果雇工,成本太高,一年下来赚不了几个钱。加入合作社后,生产成本降低,枇杷价格稳定,收入增加了不少。枇杷季节可到合作社打工,算是额外收入,很不错!” 吴龙花笑着说。

现在,加入合作社的农户从3户增加到53户。张达文说,“认养牌”上注明果树“主人”名字和认养年份。合作社定期向果树的主人发送果树施肥、除草、采果等微信小视频,还开展自助采摘活动。这样的认养模式“独树一帜”,受到很多城市人的青睐。全国各地已有240人认养了合作社枇杷树,甚至连英国人也来认养。

1  2  3  4  5  


  • 责任编辑:林燕婷   标签:云霄 棪树村 枇杷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更多>>漳州热点新闻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 许可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东南网授权法律顾问 福建合立律师事务所 毛行熙、陈武、张英琴 律师 电话:0591-87921115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