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安仙都印尼侨胞兴学办医的世纪丹心乡情

zz.fjsen.com  2015-04-08 10:03:51  黄阿彬 蒋敏学 黄树元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爱国侨胞林文图创建南海中学

林婉香拿着一叠材料说,林文图于1888年出生仙都镇招山村,他经历了艰苦的创业,终于在商海中事业有成。林文图十分爱国,他支持抗日,为新中国解放捐资捐物。

因为思乡爱乡,1957年,年已七旬的林文图毅然离开亲属,怀着浓厚的桑梓情怀,只身回国定居于漳州市华侨新村。

第二年,他回到家乡,得知仙都还没有一所中学,当时到县城还没公路,学子要跋山涉水到四五十公里外的县城上中学,十分不便,他决意创办中学。

在南海中学的校史馆,一幅幅珍贵的照片让人感受到学校的创办与变迁。

“华侨对学校的建设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南海中学党支部书记蒋明清说。

当时林文图捐资办学的意向得到政府的赞许,他们就择校址、定校名。县领导提出以“文图中学”为校名,林文图则认为要办好一所学校,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要发动其他侨胞来共同办学,才能把学校办得更完善,他提出以“南海中学”为校名,寓意为南洋海外华侨创建的中学。

林文图首先捐献人民币7万元作为建校经费,1958年3月13日,南海中学破土动工。

林文图义举感动乡亲,因挑石头人力不够,招坑村唐必华、唐文烧等十几户村民义务地为学校捐献石头。

“当年8月,南海中学建成校舍面积3964平方米,开始招生教学。这是新中国成立后漳州市第二所侨办中学。”林婉香说。

1958年至1966年,林文图给南海中学捐资计25.4万元,还资助建设华安华侨医院和漳州侨联办公楼,捐款给漳州华侨中学和华侨小学添置教学设备,还赠送一批较为先进的医疗器械给龙溪专区医院。1965年由其女婿曾国靖从他存款银行中取出4.5万元,修建招山石拱桥。

由于他对家乡公益事业贡献特别大,曾被选为漳州市人民代表、政协委员和漳州市侨联第五届副主席,并多次受到龙溪专员公署、华安县政府的表彰。

1960年7月20日,林文图病逝。1995年11月,他的遗骨从芗城城郊迁回家乡,建墓于招山山尾林山麓。

蒋明清说:“这个墓就成为爱国爱乡教育的一个德育基地,学校今年和往年一样,组织师生为其祭扫陵墓,缅怀他的事迹,感念他的恩德。”

  • 责任编辑:王佳佳     标签: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