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市首例家庭寄养 资金掣肘寄养家庭难寻
zz.fjsen.com 2015-05-07 11:26:41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社会参与,才能养得更好 相比钱的问题,寄养者更关注孤残儿童的身心健康。“这些孩子大多有身体残疾,如果能从小就进行科学的康复训练,也许日后就能够和正常人一样生活了。”林荷莲说,虽然在寄养之初,福利院的专业康复人员对其进行了培训,但家庭条件有限,仍有赖于专业力量的参与。 “最初,福利院让我每天把孩子抱到福利院进行康复训练,但未能真正落实。”林荷莲表示,漳州福利院人手有限,五六个护理人员根本无暇顾及被寄养的孩子。她希望社会上能有一支专业的团队,来帮助党兴旺。 据了解,目前国内仅有宁夏、青岛、成都等少部分地方在家庭寄养集中区建立了专业的康复基地。在绝大多数地方,由于缺乏必要的医疗与康复条件,家庭难以承接重残儿童。尽管他们同样需要家庭关怀,但只能在福利院进行康复训练。 像党渠这样的孩子,则更需要专业的心理辅导。陈秋美至今难忘第一次见到她的情形:“性格古怪,有时甚至打人、吐口水,不合群。”她说,孤残儿童往往自卑、孤独、社会适应性差,亟需心理干预。但目前,当地缺乏这样的专业力量。这也引发了黄荣财的忧虑:“我马上65岁了,按照政策,那时就要终结寄养关系,这孩子以后可怎么办呢?” “家庭寄养的可持续性问题没有解决。”黄耀明说,家庭寄养不仅仅是把孩子送出去,还需要一系列的配套措施,“遴选一个家庭不难,但当他们碰到一系列的问题时该怎么办呢?比如医疗、心理、教育,未来的成长,都需要考虑”。 在黄耀明看来,社会力量的参与才是解决之道。“政府资源有限,让社会力量参与,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同时又避免了政府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尴尬。”他说。 社会力量参与的方式便是政府购买社会服务。黄耀明设想,可尝试建立家庭寄养服务平台。这个服务平台由医疗、心理、教育等各个领域的专业人士组成,负责寄养家庭的遴选、培训、跟踪、后续服务、监督等工作。“相当于是寄养家庭的加油站,遇到问题,可以寻求他们的帮助,借助他们的专业性,也能更好地帮助孩子进行康复和心理建设。”黄耀明说。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2015-05-07 ]漳州市青少年业余训练工作现场会在我县召开
- [ 2015-05-07 ]漳州重病夫妻欲申请低保 民政局:现在没有名额
- [ 2015-05-07 ]赵静出任省财政厅副厅长 曾担任漳州副市长八年
- [ 2015-05-07 ]漳州市政府部署加强市区城区交通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