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民间惊现一块唐代买地券 源自公元861年属墓葬品

zz.fjsen.com  2015-10-28 09:37:53  曾炳光 戴江海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追着千年时光 看看唐代买地券 源自公元861年,是福建目前发现最早有确切纪年的实物

东南网10月28日讯(海峡都市报记者 曾炳光 戴江海 文/图)漳州一块民间收藏的买地券,让我们乘着时光机,重温了1155年前的历史。

轻轻撇开历史的灰迹,思绪缓缓回溯到了唐咸通二年(861年)。细细品读买地券上的文字,原来,它和当时漳州的官员王楚中有关。漳州理工职业学院教授郭联志称,这是目前福建省内发现最早有确切纪年的实物。

 

这块唐861年的买地券,是不是让你的思绪穿越到千年前?

到底,买地券为何物,又有什么用?

这块买地券的收藏者是漳州收藏协会副会长郭榕飞。

他说,当时发现这块买地券时,为之一惊,因为漳州最著名的金石刻文咸通碑的落成时间是咸通四年。而这块买地券的时间是咸通二年,早了两年。今年5月搬家,工人不慎将地券摔了一个角,让他心疼不已。

买地券底部部分字迹已不清晰,需要借住手电筒的灯光仔细辨认。细读买地券的文字,原来,买地券跟漳州官员王楚中有关,他的职务相当于现在的市公安局长兼边防大队长和政府秘书长。所购买的墓地价格为“白银钱九千九百九十九贯文”,券文告诫在墓主人安葬后,他人不得侵犯。

郭榕飞认为,我国自古就有厚葬之风,但券文所谓的“九千九百九十九贯文”可能并不是实数,更多表示了对墓主人拥有墓地权利的尊重,同时也显示了为墓主人置办丧事的隆重程度。

漳州理工职业学院教授郭联志称,唐代地券甚为稀少,迄今所知漳州地区发现两块砖质唐代地券,一块在芗城区、一块在漳浦县,另三块明代砖质地券出土于长泰县;泉厦发现的地券较多,但只有宋元时期地券。这份唐咸通二年的买地券,也是福建省最早有确切纪年的出土文物。买地券是用来确定墓主人对墓地的使用权利,所以必然涉及当时埋葬地的地名。这些地名对于考证当地的行政沿革非常有用。

此外,海都记者获悉,福建博物馆也曾通过各种渠道,表示要收藏这块买地券。

□相关阅读

买地券

又称地券、墓箉,是一种给死者亲属以精神上的安慰和墓地所有权的凭证。地券是受道家文化影响极为浓厚的中国古代丧葬物的一种,从东汉到明清时期,历代皆有。买地券的材质因时代不同而有变化,有铅质、玉质、石质、陶质,甚至还有铁质。地券在墓中多放于墓室内,也有放在墓地甬道或靠近墓门之处的。

漳浦出土的买地券

证实唐朝福建曾设福建道

除了王楚中的买地券,漳浦也发掘过一块没有具体纪年的唐朝买地券。

1993年8月,漳浦县博物馆对灶山山麓一座被盗掘的唐石室墓进行抢救性清理,出土了一件多嘴罐、12件小陶罐和45件红陶俑。同时在墓坑中部的腰坑里,出土了一件砖质买地券。买地券色灰白,宽30厘米、长31厘米、厚2厘米,出土时断为十一片,且有两片残缺。券面上在未烧时用硬物刻了128字。地券中刻着“大唐国福建道”。

郭联志教授称,唐代的地方行政制度,采取州、县二级制;而在中央与地方之间,又设立“道”,以代表中央监控地方行政。安史之乱以后,中央集权削弱,地方势力膨胀,全国出现了40多个道,大的管辖十几个州,小的不过管辖两个州。由于这40多个道及其监控区在史书上并没有具体说明,在这个历史时期里福建隶属于哪个道,或是否曾自成一道,这是史学界尚待弄清的问题。灶山买地券的出土,进一步以文物证实了唐代曾经设过“福建道”的史实。

  • 责任编辑:林燕婷     标签:漳州 民间 唐代 买地券 墓葬品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更多>>漳州热点新闻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