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山重“猪王争霸赛” 今年591斤肥猪夺冠

zz.fjsen.com  2016-02-16 09:58:02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东南网漳州2月16日讯(卢丽娟 文/图)2月15日,农历正月初八,一年一度的“赛大猪祈丰年”民俗活动在长泰县马洋溪生态旅游区山重村薛氏家庙盛大上演。

千百年来,古山重只有一条小山路通往外界,在这个古老的村落里,至今保留着许多传统民俗,象每年农历正月初八的“赛大猪”就成为这个村庄最热闹的节日。一如往年,参赛猪王头插金花,嘴衔红柑,身披红缎,颈悬红包,在8名大汉的齐力抬举之下,陆续闪亮登场,按照“身量”大小被依次摆放在薛氏家庙内的天井里。最终,薛加宾养的大猪以591.2斤的净重夺得猪王,其它两头分别以585斤和520斤进入前三甲。

山重村“赛大猪祈丰年”民俗活动沿袭1300多年。每年举办的时间都是正月初八,地点设在山重村薛氏家庙,以此敬天祭祖,祈求新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先前,每年薛氏族人家家户户都会挑选一只猪崽,精心饲养后,在农历正月初八这天集中宰杀,以此祭拜天公,并逐渐演变成了独具特色的“赛大猪”地方民俗活动。村民们饲养的参赛猪亦被称为“天公猪”。

后来,为了勤俭节约,薛氏人家简化了这一活动,如今的赛猪活动,由薛氏宗族家长扔卦,按报上的由老及少人员名单顺序,一次性地定出各薛氏聚集的村民小组的养大猪人选。按照这一规则,轮回一次约要30年,有的人家一辈子只能轮养一次,有的则一次机会都没有。因此,当地村民尽皆以谁家猪大为荣。

在漳州乡村,不少区域已禁止养猪,但山重“赛大猪”的习俗延续了上千年,代代相传,早已深入人心。

山重村薛氏宗族族长薛德兴介绍说,村民对饲养“天公猪”的热情不减,都以轮养大猪为荣,即使是在外面做生意的也会专门回来饲养或者放到山上寄养。

敲锣打鼓迎接“天公猪”

极尽猪“状元”无上尊荣

当天下午4时,村里的青壮年抬着前三名“天公猪”前往薛氏家庙,一路上聚满了围观的当地民众和外来游客,他们纷纷拿起手机、相机、摄像机记录这盛大的场面。

前三名的“天公猪”被选出来后,村里的老人便穿着传统服饰,带着状元、状元夫人,敲锣打鼓前往迎接被选出来的“天公猪”。

被选中的“天公猪”均嘴含柑橘,头贴八卦,耳插金花,脚系红纸圈,在猪的两侧还插有竹子。与其他猪王而言,“状元猪”则享受更为显耀的待遇:猪身另叠只生羊,披丈二红缎,而“榜眼”“探花”猪分别披八尺、六尺红缎,极尽猪“状元”的无上尊荣。

获得“状元猪”的主人薛加宾说,为了这一天,他一家子可没少费“心神”,对猪王可是一点不敢大意,一养就是两年多。好在这猪王也很争气,不仅长得剽悍,虽身长体胖,但依旧很会跑。

走进薛氏家庙,记者看到案桌上早已摆好了祭拜的供品。被选中的“天公猪”在村民的簇拥下摆放到家庙的天井位置,前面一排是前三名,后面还摆放了其余四头被选中的“天公猪”。

“选择在正月初八‘赛大猪’,刚好可以在初九敬天公时祭拜用。”山重村薛氏宗族族长薛德兴说,“天公猪”在正月初九早上被领回,并分发给村民,让大家分享丰收的喜悦。如此尽心养出的大猪,味道自然格外鲜美,供不应求。

家运昌盛的人家才能养大猪

轮回一次约30年

山重村历史悠久。据传,公元669年,“开漳圣王”陈元光的“行军总管使”薛武惠奉命率军进驻山重,进村后,陈元光便杀猪宰羊犒劳将士,但因士兵太多,陈元光就让人在全村挑选最重的猪宰杀,后来慢慢就衍生成为养猪大赛,彰示“养大猪、保平安、庆丰收”之意。行军总管薛武惠进驻山重后便定居于此,繁衍后代,成为山重薛氏开基祖,村里以薛氏为大姓。

山重薛氏人家认为,只有家运昌盛的人家才能够养大猪。当地老人介绍说,最初是一户养一头猪,祭祀时几百头猪排满了祖祠前的大土埕,人称“摆大猪”。后来,薛氏人家为了勤俭节约,简化了这一活动,改为由薛氏宗族家长扔卦,按报上的由老及少人员名单顺序,一次性地定出各薛氏聚集的村民小组的养大猪人选。按照这一规则,轮回一次约要30年,有的人家一辈子只能轮养一次,有的则一次机会都没有。因此,薛氏人家都以轮养大猪为荣,一些已迁居外地的薛氏也争着要养,掏钱请亲戚帮忙。为了争得正月初八一晚的风光,薛氏人家心甘情愿忙上一两年时间。

“状元猪”养了两年多 天天大米青菜加洗澡

“状元猪”的饲养者薛加宾是第十一组村民,今年71岁,是第一次参赛。他说,自己讲究猪的饮食卫生,猪槽三餐洗,猪食顿顿鲜,隔顿饭不喂。根据一年四季,分别喂包菜、高丽菜、地瓜叶,供以玉米粉、麦皮、米饭等精料,主要以青菜为主,大米为辅。直到参赛前三四个月,才变成大米为主,青菜为辅,一日三餐也改成四餐。为了这头猪,薛加宾可说是尽职尽责。尤其是夏天,每晚9点至10点,都要给猪洗澡降温。

在养猪过程中要百般尽心,对猪只能表扬不能批评,要对它说好话,如“你真是头好猪,吃得多多的为咱家争光”,决不能骂它“你是头馋猪”。在参赛前几个月,甚至餐餐喂白米饭,猪吃得和人不相上下了。有的猪胖得几乎动弹不了,只能卧在地上,主人还得掰开猪的嘴巴,一勺一勺地喂,一点也不马虎。

据记者了解到,前些年被选中的养猪人家为了给猪补身子,甚至每餐饭加入2两盐,不时掺些木炭屑、红壤,虽然有点碜牙,但补钙,每顿还在汤水里洒上1两多苏打水助消化,猪长膘快。有些人使用“放养法”,挑选“腿粗,蹄好”的土著品种猪,买回后在外面放养,吃饭时间再赶回来,一日三餐,晚上再供顿夜宵。  

“赛大猪”民俗传承1300多年列入福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山重村“赛大猪 祈丰年”的民俗活动历史悠久,相传早在1300多年前,每年薛氏族人家家户户都会精心挑选一只猪崽,历时一两年的饲养,在农历正月初八这天集中宰杀,并以此敬天祭祖,祈求新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后来逐渐演变成了独具特色的“赛大猪”地方民俗活动。因此,村民们饲养的参赛猪也被俗称为“天公猪”。

2011年,“赛大猪祈丰年”民俗被列入福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伴随着山重村的旅游开发,越来越多海内外游客到此饱览这一独特民俗,也富裕了当地的村民。据了解,薛氏宗族内有一本专门记事的小本子,记录了1994年至今每年夺得前三名的猪王,近年来最大猪王的纪录是2011年度冠军猪,净重713斤,由第十组村民薛阿平饲养。

  • 责任编辑:叶同辉     标签: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