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长山水库泄洪现30多座古墓 惊现两男一女合葬墓穴
zz.fjsen.com 2016-04-01 09:34:38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清康熙年间的三人合葬墓,墓碑信息显示为夫妻与儿子 罕见墓穴 跨明清至民国,惊现两男一女合葬 昨日,海都记者逐一查看每一座坟茔,有标记最早的为明代,但因为还有部分淹没在水中,无法确定具体年份。而最晚的是民国十九年(即1930年)。也就是说,时间跨度近300年,从明清至民国。这30多座墓葬中,主要是清康熙至清道光年间,其中清康熙、雍正年间的最多,约有10多座。 这些古墓,有些还保存完好,墓碑墓体完整,花纹清晰可见,不过一些墓碑破损断裂,红砖、碎陶片四散。 从墓碑铭刻的信息看,这些墓的主人主要是周边区域人士,比如刻有“龙池”(即水库所在地的龙池村)、“崇福”(即现今龙海榜山崇福社)等。 此外,还有一穴比较特别的是三人合葬墓。三人合葬墓较为多见的是一夫两妻的“一男两女”夫妻合葬墓,不过这穴却是“两男一女”合葬。墓碑上并排写着“曾祖妣”、“曾祖考”、“祖考”。漳州文史专家郭联志称,从墓碑信息看,这是夫妻兼儿子的三人合葬,按照漳州地区习俗,合葬的大多是夫妻,像父子、兄弟间合葬的很少见,而这穴夫妻兼儿子一起合葬的更是少之又少。 风水宝地 周边逝者多葬此处,50多年前建成水库 为何水库底下保存着如此多的古墓?昨日,海都记者在水库周边走访得知,靠近水库的这座山叫“鳖仔山”,“这里自古以来就是风水宝地,在殡葬改革前,周边的村庄都喜欢将先祖安葬在此”,村民林先生称。 建水库前,这里有一条溪涧,水从云洞岩山脉流下来,最后向西溪流去。而水库的建造历史要追溯到上个世纪60年代,“大概是1964年,当时下游农田还很多,因此生产大队在此建水库,方便农业灌溉”,上述村民称。 承包水库的林老板说:“有一些墓地被后人迁走了,有些就一直保留在那里”,改革开放前,这个水库主要用于农业灌溉,很少大规模泄洪,“上世纪90年代后,随着城市化发展,下游的农田都慢慢发展成为蓝田工业区,我那时候把水库承包下来养鱼了”。 现场勘察 专家今日查看,初判是村民墓葬群 昨日,漳州市文管部门获悉发现大规模的古墓葬群,十分重视。漳州市文物局局长张祝发称,今天将派人前往现场查看。 漳州市文保所有关负责人称,在水库底下发现这么大规模的古墓葬群,在漳州还是比较少见,初步判断是村民的墓葬群,而具体是否有一些是漳州历史的名人,或者需要抢救性保护,需今日将前往查看后再定。 此外,海都记者也联系漳州考古专家陈立群先生前往现场调查。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2016-03-31 ]斯柯达漳州盈海4S店清明节展开特惠购车活动
- [ 2016-03-31 ]漳州台商投资区建立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
- [ 2016-03-31 ]漳州发布森林防火“禁火令” 扫墓严禁燃放爆竹
- [ 2016-03-31 ]漳州首例强制医疗患者获解除强制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