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平和“走水尪”习俗 传承百年的水中祈福
zz.fjsen.com 2016-04-19 09:37:03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走水尪”前还举行龙艺踩街活动 东南网4月19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林晓琪 通讯员 林丽红 林明达 赖赣平 实习生 王婷文/图)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一,在漳州平和县国强乡侯卿庵附近的花溪源头中,尽管寒风刺骨,河水冰冷,60名全身“古装”的男子却分成5组,以接力方式分别抬起坐着“王公”、“王母”和“五显帝公”3尊神像的銮轿,奋不顾身地飞奔在冰冷的河水当中。 这就是平和县的“走水尪”习俗,自宋末元初年间形成以来,至今已700多年,香火不断,代代相传。近日,福建省水利厅公布第一批福建省水文化遗产,“走水尪”习俗榜上有名。 那么,这个习俗是怎样形成的,又有何神秘之处?
传说:700多年前“五显帝公”托梦救人 提起“走水尪”习俗,至今,在平和县国强乡高坑村陈姓聚居地,仍口口相传这么一个传说:宋末元初,宋帝赵昺为躲避元兵追杀而被迫南迁,陈概公与弟、子、侄等随行护送。在元兵的一路追杀下,宋兵溃不成军,绝望之下,宋帝赵昺投海自杀。群龙无首的宋兵遂作猢狲散,各自逃命安生。陈概公带着家人为避开元兵的追杀,辗转于崇山峻岭之间。 一天晚上,疲惫不堪的陈概公一家来到一座十分破烂的“五显帝公”庙内歇息。睡梦中,一位长着三只眼的彪形大汉对着陈概公叫道:“赶快带着家人上路,后面的追兵就要到了!”大汉说话时,眼中不时射出光芒。陈概公猛然惊醒,赶紧叫醒家人,告知梦里情况。 一家人觉得,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于是决定连夜赶路,离开那里。 就在此时,概公听见后面一声响,回头一看,却见神龛里的一尊长着三只眼的尪像(闽南语,即神像)正在摇动着。概公仔细一看,这尊尪像长得正如梦中所见的大汉一样,他当即小心地捧起这尊尪像,然后带着家人迅速离开。 概公一家人离开庵庙,逃到对面的山头,回头一看,刚才住过的那座庵庙已是火光冲天。概公望着手中捧着的尪像,心中好生感激。一家人都认为是这尊“五显帝公”救了他们,决定从此把“五显帝公”视为恩公和保护神来供奉。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2016-04-19 ]漳州市芗城区安监局规范企业安全生产台帐管理
- [ 2016-04-18 ]漳州市驻深圳团工委到我县开展关爱农民工子女行动
- [ 2016-04-18 ]福建省人大调研组到漳州开展侨益保护立法调研
- [ 2016-04-18 ]漳州高速跑团助力公益健步走 关注“星星的孩子”
- [ 2016-04-18 ]漳州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 明确医疗机构功能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