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5340个古粿印 留住海内外民俗和乡愁记忆

zz.fjsen.com  2016-09-07 09:36:18    来源:漳州新闻网   我来说两句

“看,这18个古粿印是台湾的林先生几天前邮寄来的。台胞通过自带、托人帮带、邮寄等渠道捐赠我馆的粿印有362个。一个个粿印,留下了满满的民俗记忆。”昨日,在东山县海峡民俗馆,副馆长林镇财饱含深情地对笔者说,目前馆里共收藏来自海内外的古粿印达5340个。

蕴含闽台文化内涵的古粿印

现年75岁的林镇财对闽台粿印历史颇有研究。他介绍,古粿印作为一门独特的民间艺术,蕴含极其丰富的闽台地域文化内涵。最早可追溯到宋朝,但闽台流传至今的粿印以明、清和民国时期的居多。旧时,几乎家家户户在过节时做粿,粿印多为自制,不同年代的印模形式千姿百态,图案丰富多彩,蕴含了海峡两岸同胞和海外乡亲朴素的思想情感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它将生活和艺术合二为一,历经百年仍韵味犹存,是凝结中华民族情感的实用器和艺术品。

林镇财引着笔者走进该馆闽台食品用具展厅。只见几十个木橱、玻璃橱中琳琅满目,摆满各种大小不同的古粿印,大多数是木制的,有少部分是铁制、钢制或陶瓷制的。林镇财说,粿印里包含着丰富的符号,每种符号既有审美的功能,又具有极其深刻的文化象征意义。例如,“桃”是婚姻、长生不老和春天的象征。所以,大部分红龟粿印采用桃木做成,图案也有许多桃形,这反映了人们运用桃形表达一种幸福美满、延年益寿、吉祥如意的愿望。从形状上看,粿印多为圆形,还有八卦、寿龟、寿桃等;从花纹上看,有菊花、梅花、石榴花等;从纹理上看,有如意纹,鱼纹等。圆形粿印主要表达团团圆圆,鱼形表达年年有鱼,龟形有长寿之意,八卦形则有辟邪保平安之意,蝙蝠形则有“福”“寿”之意,人们通过这些图案祈祷吉祥和美好希冀,其他的则直接通过“吉祥如意”等文字来表达祈福观念。

闽台有个习俗,如采用粿印上的“桃花”“石榴”等植物图案,做成的红米粿主要在过年、端午、中秋、冬至和一些祈福场所使用。有趣的是,生儿子摆满月酒时,外婆做一些红龟粿给外孙。此外,小孩刚上学时,外婆也为外孙做红龟粿。粿馅加上一些葱,喻义聪明,当地人称它为“聪明粿”。另外,红龟粿在年节的时候还可用来互赠亲朋好友,漂亮精美的粿印印出来的图案,既能给人带来十分美妙舒适的感觉,也能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沟通。

但是,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节奏提速,粿印的制作方式逐渐被机械生产所取代,西式糕点代替了糕饼糅模,粿印慢慢被“冷落”或丢弃。

古粿印的背后是浓浓乡情

“其实,闽台和港澳同胞、海外侨胞使用的木粿印都是一个样,看不出有什么差别。”林镇财说,自古闽台一家人,两岸血脉相连、同祖同宗,民风民俗民具都相同或相近,台湾民众使用的木粿印大都是从闽南一带流传过去的,也有的是从台湾传来福建。

个个古粿印饱含乡愁记忆。今年6月中旬,年逾7旬的东山籍台胞林顺明先生回东山岛探亲,参观了东山海峡民俗馆。当他看到馆里种类繁多的藏品,深深地被老农民林财平痴迷收藏、花钱投资创办民俗馆的故事所震撼,觉得自己的一部分藏品也应该放在这里。林先生的祖父早年从东山迁徙台湾台南县,带去了钟爱的木粿印等食品用具。林先生在台湾也是一位收藏爱好者,喜欢收藏来自海峡两岸的一些文物。东山之行返台后,他的心情久久无法平静。“这些木粿印等古物,以前是先辈们从东山带去台湾的,至今搁在家里,只有家人知道,如果把它们放在民俗馆,就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两岸的历史和文化联系。”他心里琢磨着,萌生了捐赠的想法,把藏品变成“活宝贝”,让两岸乡亲一起回味共同记忆中的传统民俗文化。于是,他经过精心挑选和包装,于8月中旬将首批22个木制粿印打包装箱,花了3100多元新台币把它们从台南邮寄给了东山海峡民俗馆。林先生在附信中表示,下次返回东山探亲旅游,再将一些富有特色的古粿印带来。

祖籍东山、旅居新加坡的侨胞黄阿平、陈旺先生也喜欢收藏民俗民具古玩。2014年4月清明节,两人结伴回故乡东山祭扫祖墓,特地到海峡民俗馆参观,共同的兴趣爱好和语言,使他们与民俗馆主人林财平一见如故,成了好朋友。今年清明节,黄先生、陈先生再次回东山探亲,带来18个木粿印、糕饼印赠给民俗馆。

今年7月,民俗馆还收到香港林董辉先生寄来的12个粿印藏品。“民俗馆能够支撑下去,且各种文物越来越多,既有乡亲们的帮助,也有台胞的慷慨捐赠,侨胞、港澳同胞的热心支持!”随着捐赠品日益增多,林财平心中涌起一股股暖流。 (谢汉杰 文/图)

  • 责任编辑:陈惠华   标签:东山 古粿印 民俗 记忆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更多>>漳州热点新闻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 许可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东南网授权法律顾问 福建合立律师事务所 毛行熙、陈武、张英琴 律师 电话:0591-87921115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