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携手 重拾“遗朝”南明文化风韵

zz.fjsen.com  2017-06-23 17:51:17  苏益纯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东南网漳州6月23日讯(本网记者 苏益纯)  在漳州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省台办、国台办的关注下,漳州文化产业发展促进会携手金门县宗族文化研究协会,邀请金门县黄氏宗亲会,历经7个月的筹备,6月21日至22日,两岸南明文化遗存研讨会在漳州隆重举行,来自漳州、台湾、金门、香港、厦门、泉州、三明近60位专家学者共论南明文化。这是两岸七城市民间首次在大陆地区举办南明文化主题活动。

漳州、台湾、金门、香港、厦门、泉州、三明近60位专家学者聚首漳州共论南明文化

研讨会上,金门县宗族文化研究会总干事陈荣文先生做了2016年两岸宗族文化与南明史迹交流工作报告。同安县原文化局颜立水局长和云霄县博物馆馆长汤毓贤分别做了《国族烙痕话迁界》和《洪门组织在云霄》的主题报告,现场还举办了《紫气南渡金门岛》影片首映会。

漳州、台湾、金门、香港、厦门、泉州、三明近60位专家学者聚首漳州共论南明文化

研讨会上,龙海市榜山翠林龙缘寺、龙海市颜厝东珊村黄氏大宗祠、龙海市海澄崇兴造船厂、东山县铜陵黄道周故居、华安县丰山红岩武当宫被授予“海峡两岸(漳州)南明文化遗存展示点”;郑水土“三桅木制运输船”、 李国强“剪瓷雕” 、陈荣文先生“大木作”、周庆寨先生“大木作”、 李锡福“细木作”被授予“闽南传统匠师”荣誉称号。两岸与会专家、学者还共同见证了,台湾著名航海家黄凌霄先生与龙海市海澄崇兴造船厂郑水土先生就建造“木质仿古三桅海外贸易船”,现场签署的意向书。

与会专家、学者现场见证了闽南“木质仿古三桅海外贸易船”,意向书的签署

研讨会为努力践行文化创意传统技术的五位“闽南传统匠师”颁发荣誉证书

东珊村(旧时属十三都,旧时称:东山村),地处龙海市颜厝镇,位于漳州平原九龙江畔,九龙江支流宝湖从祠堂大埕旁分叉绕过。东珊村黄氏大宗祠堂前二棵600余年古沉香树,倾诉的村史。1652年,郑成功围攻漳州府,东珊村曾经是当年的战场,郑军与清军在此膺战。大宗曾毁于战火,于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复建。

纯朴的龙海市颜厝东珊村民众以独特的方式欢迎参加研讨会的嘉宾

22日上午,参加研讨会的专家学者们还赴,龙海市颜厝东珊村黄氏大宗祠“海峡两岸(漳州)南明文化遗存展示点”、“漳州市文物点”、“ 龙海市颜厝东珊历史文化保护协会”揭牌仪式及《2017·福建·漳州两岸南明文化遗存展》剪彩仪式,举行了庄重的金门黄氏宗亲寻根谒祖古礼。

“海峡两岸(漳州)南明文化遗存展示点”、“漳州市文物点”、“ 龙海市颜厝东珊历史文化保护协会”揭牌

龙海市颜厝东珊村“两岸南明文化遗存展、金门宗族文化展”剪彩

“拓展历史文化创意交流合作”莅临东珊村两岸七城市专家、学者签名

龙海市颜厝东珊庄重的金门黄氏宗亲寻根谒祖古礼

连日来,东珊村及周边近千名村名观摩了“两岸南明文化遗存展、金门宗族文化展”

据悉,此次活动由漳州文化产业发展促进会携手金门县宗族文化研究协会主办,活动旨在构筑“两岸历史文化遗存文创合作圈”,开拓两岸历史文化创意旅游交流与合作,丰富“一带一路”在闽南地区的内涵,提升闽南地区在“海上丝绸之路”上的地位,发展文化体验式旅游,通过研讨会,梳理、传承、推广这些珍贵的闽南文化资源,使之成为文化旅游的亮点,让人们在旅游过程感受、喜爱、传承“漳州匠师”、“漳州创造”精神,实现文化创意产业多元融合,共赢共荣。

活动期间,东珊黄氏宗祠举办的“两岸南明文化遗存展、金门宗族文化展”,将于7月3日落下帷幕。

相关链接:

南明,自1644年明朝灭亡开始,到1662年鲁王逝世于金门而结束。为期十八年,历经四帝一王。南明遗存,是闽南文化的重要部分,因为这段历史造成的大迁徒,亦影响了金门、澎湖、台湾的社会发展。漳州既是历史上著名理学家、书法家又是民族英雄黄道周的祖居地,更是“海上丝绸之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两岸南明文化见证了陆上“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绝于途”的盛况,也见证了海上“舶交海中,不知其数”的繁华。在这条大动脉上,资金、技术、人员等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商品、资源、成果等实现共享。

郑成功、黄道周和张士良等明朝遗老的影响功不可没。因为真正浮出水面波及两岸、震惊朝野的会党暴动实际创会人,当属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天地会中兴时期的提喜和尚郑开,并影响以后的台湾林爽文起义。从万五道宗立会、万提喜起会、林爽文起事到孙中山革命,历经数代爱国洪门志士的不懈努力,长达200多年的清朝统治,在辛亥革命“反专制、要共和”声浪高潮里中止,“反清复明”初衷终于得以实现。经过在华侨、华人社会中奕代持续发展,洪门组织几乎遍及全国各省和台港澳、东南亚及欧美各地,迄今拥有弟子达6000万人,仍属实力庞大、影响深远的会党组织。两岸民众形成合力,对这段往事进行研究、借鉴、激活,对于加强两岸认同感,丰富“一带一路”在闽南地区的内涵,提升闽南地区在“海上丝绸之路”上的地位,发展文创旅游,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 责任编辑:林艺蓉     标签:两岸 南明文化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更多>>漳州热点新闻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