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磨一剑 90后“剑客”把击剑运动带回家乡

zz.fjsen.com  2018-01-30 18:20:20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林煌在教学生击剑

东南网漳州1月30日讯(本网记者 陈惠华 通讯员 殷琪 郑养发 )“弓步,身子放低来。刺,挡……”在东山县第二实验小学击剑教室里,小“剑客”们正不厌其烦地重复练习基本动作,“哐锵、哐锵”的金属碰击声此起彼伏,一位年轻的老师则在一旁不时纠正他们的姿势。

星期六上午,击剑教师林煌早早便来到这里,一边清理场地、准备训练的器材,一边思考着今天的训练内容。他打算根据前几场比赛的表现,针对性地传授学员一些实战技术。“然而再复杂的战略,也需要扎实的功底。”在林煌看来,基础训练虽然看似枯燥,却必不可少。孩子们按照老师的要求就位后,便开始通过练习基本功来“热身”,穿着厚重击剑服的他们,有一股子剑客的拼劲和傲气,从不喊苦叫累。

年幼就被选中 一练就是十年

看着孩子们,林煌仿佛看到了过去的自己。而在谈起和击剑的缘分时,他笑着说:“都是机缘巧合”。

2007年,还在读初中的林煌,由于资质出众、身体素质好,被漳州市重点少年儿童业余体育学校“相中”。当时,摆在他面前有三个选择:田径、射击和击剑,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在家乡时,从来没有接触过这个项目,觉得很新鲜,就想试一试。”抱着强烈的好奇心,林煌第一次拿起了佩剑。

“早上6点,我们就要出操进行体能锻炼,再加上一整个下午都在重复基本训练和实战演练,刚开始还真有点吃不消。”想起在市体校练习的日子,林煌心中酸甜交织。“十年磨一剑”这句话林煌总是挂在嘴边,坚强、有始有终的剑客精神鼓舞着他,咬咬牙便坚持了下来。经过了1年艰苦训练,林煌首次在福建省青少年击剑锦标赛中“亮相”,并获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绩。

经年累月地不懈努力,林煌慢慢悟出了要领,也爱上了击剑。“摸透对手的‘套路’,一边防守一边思索着破解之法,再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对林煌来说,用智慧和耐心击败对手所带来的快感正是击剑最大的魅力所在。

因为热爱 回乡当起击剑老师

在家乡读书时,学校里并没有安排击剑课程,即便在县城,懂击剑的人也是寥寥无几。要不是被市体校选上,人生出现了转折,恐怕这辈子都要与击剑无缘了。一想到这里,林煌便决定回到东山,把心爱的击剑运动带回老家。

2015年,他成为了小学里的一名体育老师。刚开始开展击剑课程的时候,由于没有专门的训练场地,只能在户外操场进行,若遇上了严寒酷暑或是刮风下雨的恶劣天气,课程不得不被迫暂停。加之器材、设备不足,学生们大部分时间里都在学习掌握基本功,进度十分缓慢。“熬过了最艰难的时期,我和学生们都更珍惜现在的训练条件。”看着宽敞明亮的击剑教室,林煌向笔者说起学校正计划继续改造这间教室,完善配套。

近年来,东山县第二实验小学击剑队参加了省市比赛,多次荣获了福建省青少年击剑锦标赛、漳州市少年儿童击剑锦标赛个人奖和团体奖。除了获奖的喜悦,让林煌更欣慰的是看到了孩子们的改变。“原来,队里有些孩子刚来的时候会比较自卑、内向,现在他们一点点变得更加自信了。”看着击剑运动成为了孩子们成长路上的“良师益友”,林煌心里由衷地感到高兴。

别看训练时林煌总是板着一张脸,一丝不苟,从步伐到击剑动作他都要求做到尽善尽美。在孩子们的眼里,他也是一个幽默、随和的大哥哥,在平日里对他们更是倍加关心。“休息的时候,他会给我们说些笑话放松心情,若是有同学在训练中不小心受伤了,他会很紧张地送我们去医院。”虽然才相处了一年时间,可一说起自己的老师,叶铭舒却是喜爱有加。

然而,随着少年击剑队不断扩大,林煌的眉头却紧皱起来。原来,由于各年龄层的学员越来越多,其能力又参差不齐,师资力量的不足成了他最大的心结。今年1月,林煌成立了击剑工作室,并获批准创办了击剑协会,他想要广泛招纳社会上的“同道中人”。这样一来,他不仅能够与其切磋技艺,又能一同培养出一批批“新时代”剑客。

“少年剑客待出鞘,在孩子们的身上我看到了击剑的未来。”年初,林煌就早已做好了今年的参赛规划,满满的训练计划让他和击剑小将们的日子变得充实起来。他将带着他的少年击剑队,闯出一条勇者之路。

  • 责任编辑:陈志远     标签: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更多>>漳州热点新闻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