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抓工业 抓大工业” 漳州工业引擎正在轰鸣

zz.fjsen.com  2019-04-18 08:46:22   来源:闽南日报  我来说两句

今年4月1日,漳州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工业发展、开发区建设推进会,向社会、向广大干部群众做出再宣誓、再宣言、再承诺——“大抓工业、抓大工业”。一段时间来,全市各级各部门迅速行动起来,抓招商引资、抓技改投入、抓政策落地、抓营商环境,把力量集中到加快工业发展上,把行动落实到推进项目上来,推动工业经济再提速。

政策扶持精准施策“一业一策”抓龙头

食品、机械装备产业产值超“千亿”

近年来,围绕“一业一策”,漳州市针对性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工业互联网和工业数字经济的实施意见》《漳州市关于做大做强食品产业发展的八条措施》《漳州市扶持钟表产业转型升级的八条措施》等政策进行精准扶持。漳州制定出台《漳州市新一轮促进工业和信息化龙头企业改造升级行动计划(2018-2020年)》《关于培育扶持新增新上规模工业企业的通知》等惠企政策,对工业科技创新、高层次人才引进等给予相关优惠政策,迅速提升优势产业整体竞争力。

得益于政策扶持精准到位,漳州先后夺得“中国食品名城”“中国钟表名城”“中国门机之都”等“国字头”称号。目前,全市食品、机械装备产业产值规模均已达到千亿级。(本报记者蔡柳楠)

招商引资主动出击“一把手”抓大项目

首季新备案外资项目注册合同25.5亿元

1-3月,漳州市新备案外资项目注册合同25.5亿元,增长223.3%;实际利用外资12.1亿元,增长13.3%,增幅高全省7个百分点,完成序时进度25.7%。其中,第二产业到资比重走高。一季度新备案第二产业项目合同外资19.4亿元,同比增长179.5%;实际到资12.06亿元,占比99.3%。

该市强化“一把手”抓重大项目和带头小分队招商。市政府主要领导率团赴台开展经贸交流活动,洽谈对接有关项目。一季度,市县党政主要领导带队开展外出招商活动共35次,签约“三维”项目70个、总投资180亿元以上,其中包括三宝冷轧硅钢、漳州闽光、果宝食品和中科智谷电子信息产业园等重点工业项目。(本报记者李润通讯员钟志伟)

技术改造智能升级传统产业加速度

首季工业技改投资预计完成132.8亿元

今年1-3月,全市工业技改投资预计完成132.8亿元,增速超30%以上,位居全省前列,漳州市工业正向着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链条化方向加速发展。

为了能加快先进制造业重点领域的产能扩张,漳州市积极组织实施一批具有示范效应的重点技改项目,并着力推荐市技改项目纳入省重点技改项目储备库。今年,全市已有63个项目被列入省级第一批重点技改项目,总投资达137.87亿元,年度计划完成投资35.98亿元。截至3月底,全市投资500万元以上的市级重点技改项目达318个,总投资逾834亿元,其中2019年计划完成投资额达216.06亿元。(本报记者蔡柳楠)

优化环境便捷服务审批时限再压缩

今年新增工业企业448家

今年来,进入漳州市行政服务中心的所有事项办理时限由平均38.5个工作日压缩到9.5个工作日,即办件数量占总办件量的84.11%,承诺件审批环节压缩到3个以内,办理时限均控制在法定时限的50%以内。其中,工业项目工程规划许可从法定30个工作日缩短为即办,食品类工业企业办理生产许可证从法定90个工作日改为当日办结。市本级开办企业时间从5个工作日压缩到1个工作日,市级建设项目审批时间从60个工作日压缩到1个月以内。

得益于良好的服务环境,今年来漳州工业经济呈现出快速增长良好势头。截至4月17日,我市新增工业企业448户、注册资本合计51.5亿元,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14.9%和39.9%。(本报记者邱丹燕通讯员柯雅婧)

评价:

大抓工业抓大工业 瞄准开发区这一主攻方向

开发区是企业集中、产业集中、要素集中、土地集约的重要平台。“大抓工业、抓大工业”,开发区最有条件、最有潜力。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全市工业发展、开发区建设推进会的要求,着力把各级各类开发区作为主攻方向,加快开发区创新发展,打造产业集聚洼地,强化经济增长引擎。

设立开发区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创举。经过多年的建设,全市共建成国家级开发区4个、省级10个、市县级7个,开发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为全市工业经济作出巨大贡献。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看到存在的差距。日前召开的全市工业发展、开发区建设推进会指出,与发达地区相比,我市开发区经济总量偏小,产出效益偏低,综合配套水平不足,开发区建设依然任重道远。我们必须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到抓开发区建设是“大抓工业、抓大工业”的主要路径,是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是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当好新福建建设先锋的迫切需要,紧紧扭住发展第一要务不放松,坚定不移壮大开发区实力,真正把开发区打造成为拉动经济的强劲引擎。

壮大开发区实力,创新体制机制是第一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科技创新、制度创新要协同发挥作用,两个轮子一起转。当今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各开发区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上下足了功夫,然而,管理、运营、审批等体制机制不顺不畅的束缚依然存在,创新发展还面临着壁垒和障碍。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我们要以斗争精神大胆改革突破,进一步激发开发区发展活力,让创新创业创造的活水充分涌流。要按照精简高效原则,探索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营模式,深化放管服改革,下放更多市级管理和审批权限,赋予开发区更多自主权,进一步优化管理架构,推进“区地合一”,营造更加优良的发展环境。

壮大开发区实力,产业优化提升是根本途径。按照习近平总书记为新福建建设擘画的宏伟蓝图,“机制活”“产业优”缺一不可。开发区要创新发展,产业是基础是关键。产业不能是均匀分布的,不能“捡到篮里的都是菜”。当前,我市一些开发区产业集群化程度不足,企业多而不强,大而不强。我们要把各地的优势和潜力研究透,进一步明确主导产业,通过强化产业链条、腾笼换乌等措施,打造有产业特色、有合理分工、有发展张力、有效益潜力的产业园区。要始终坚持高质量要求,严把投资强度、税收强度、环保节能等准入指标,在项目招引上主动出击、广泛对接,因地制宜引进体量大、集聚度高、带动力强的好项目,带动产业集聚、经济发展,全面提升开发区产业竞争力。

壮大开发区实力,整合资源要素是必由之路。近年来,国家宏观政策进行了一系列调整,开发区内外的政策差异逐步缩小,传统优势正在发生改变。从资源要素看,我市开发区也普遍面临土地、资金、人才、生态等瓶颈的制约。在国家对土地、环保的控制越来越严的情况下,项目用地与资源紧缺的矛盾将日益凸显。我们要围绕产业发展需要,通过补短板、挖潜力、增优势,提升各类资源要素配置水平,把开发区打造成为各类资源优化配置的“强磁场”。要倍加珍惜土地这一最核心的资源,大力推进集约节约用地对闲置、低效用地等资源要素,通过整合、置换、嫁接和重组改造等方式,让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效益,提高投入和产出水平。新时代呼唤新担当,大发展需要大作为。

壮大开发区实力,各地工作难易程度有别,但目标和要求是一致的。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福建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勇挑重担,攻坚克难,全力推动开发区高质量发展,为当好新福建建设先锋做出更大贡献。(本报评论员)

 

  • 责任编辑:陈志远     标签: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更多>>漳州热点新闻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