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推荐> 正文
分享到:

难说再见,曾带我去远方的漳州客运站

2019-04-29 18:04  来源:东南网  作者:林永清 陈惠华  责任编辑:苏海森  我来说两句
从1970年择址到胜利路与新华北路交叉路口,到1973年建成运营,漳州客运站慢慢成为漳州人最熟悉的车站,它曾载着多少漳州人去向远方。

最后的一班车缓缓驶出车站

东南网漳州4月29日讯(本网记者 林永清 陈惠华 文/图)“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

你走得太快,让我们来不及真正的告别!4月28日下午6点30分,由漳州发往厦门和云霄的两趟班车驶出了站台,出站口的铁闸门也随之慢慢关上了。没有太多离别的声音,汽车的轰鸣声和铁闸门关上“咣当”的声音,似乎就是它的离别曲。

安静,这里不再像以前那样充满了喧嚣,“厦门厦门,还差一位!”再也听不到这熟悉的拉客声,出站口也不再是那般的拥堵,只是这一切来得太快,我们似乎有些不习惯。

从1970年择址到胜利路与新华北路交叉路口,到1973年建成运营,漳州客运站慢慢成为漳州人最熟悉的车站,它曾载着多少漳州人去向远方。只是在这一天,这座有着49年历史的客运站,曾经全省最大的客运枢纽,永久性的关停车站功能,结束了它的使命。而这一方“乡愁”,终究成了回忆。

说再见,不是永远的不见,今后原漳州客运站的客运班线将从4月29日起统一到漳州客运中心站发车,在那里,他们将继续书写着故事。

黄录红售出客运站的最后一张车票

售票员黄录红:25年青春,都献给了汽车站

4月28日下午,漳州客运站笼罩着不一样的气氛,这里似乎比以往安静的许多,车站外没有了熟悉的拉客声音,售票大厅内只有零星的乘客在购买车票,候车大厅里两只手数得出来的乘客,散落的坐在椅子上等候班车的到来。即便这般,客运站的工作人员们还是有条不紊的工作着。

 “请问到哪里?”“请出示一下身份证!”44岁的黄录红坐在售票窗口,耐心的为乘客售票。1994年,19岁的她正式来到漳州客运站上班,这一呆就是25年,“我的青春都献给它了!”

刚到漳州客运站上班的时候,黄录红什么都不懂,就由老同事手把手的教她如何售票,“当时不像现在有电脑,售票凭一份长条的空格纸。”她向记者介绍,比如一部车可以坐45名乘客,那么这张纸上就有45个格子,“每卖一张票就做个标记,等格子填满后,再拿起给检票员,检票员在根据这张空格纸来核对乘客。”

那时候乘客多,她们的工作量也大。她回忆当时的情况时说,当时窗口前都是排满买票的人,特别是遇到节假日,整个售票厅挤满了乘客跟行李,“大厅里的椅子都坐不满,很多人干脆直接坐在行李上了!”有时候早上他们上班,刚打开大厅的大门,就已有乘客在外面等候买票。

每逢遇到节假日,加班对她们来说也是很正常的。由于那时候乘客多,车子经常满座,就要加班车了,遇到车次堵车晚点,她们最晚得到晚上11点多才能下班。“最长的时候一天要上班12个小时。”黄录红说,因为有时候乘客太多,根本忙不过来,她们就需要,即使已经下班了但还要连班,支援其他同事。

原本她们这有10个售票窗口,高峰的时候也有8个窗口同时在售票,而售票员最多的时候达到了20多个人。随着漳州动车开通之后,来这里的乘客慢慢减少了,漳州客运站的班车也较少,到如今买买票的乘客都是零零散散,她们这些售票员也只剩下8个。

“肯定会不舍的,毕竟呆了20多年!”谈及客运站的停运,黄录红说,自己每天的时间除了家里就是客运站,对这里已经有很深的感情了。如今要离去,却没能来得及真正的告别,这一刻,她们只能在客运站前,留一下不舍的合照。

许建霖坐在电脑前,眼睛紧盯着屏幕

调度员许建霖:工作轻松了,心情却有些忧愁

在车站的车辆调度室里,许建霖坐在电脑前,眼睛紧盯着屏幕,他正认真的核对着车辆的信息。再过10年他就要退休了,从1990年到漳州客运站上班,他当调度员一直当到今天,他对车站已有很深的感情,“快30年了,太不舍了!”说完后,他沉默了一阵。

车辆调度员主任务就是派车,检查驾驶员的证件、测酒精,以及车辆的GPS定位。说起曾经车站辉煌的时刻,许建霖脸上显现出了自豪,他说,在2000年到2003年的时候,是车站车辆最多的时候,同时也是他最忙碌的时候,“那时候一天派的车次可达到300多班。”至于遇到节假日,增加车辆班次也是必不可少的,“就单纯漳州直到福州,一天就要加班车40多班。”

谈及自己那时候的工作情况,他用两个词来概括,就是“忙碌”“神经紧绷”,“每次下班后,脑中还是一直浮现电脑屏幕的画面。”那时候他们每天两班倒,每班只有一个人,一个人要派车,要在电脑上输入票价、车辆信息,要接电话,要检查车辆等等,由于对着电脑时间太长,他的眼睛时常干涩。

“很紧张,心里一直很担心会出错。”比如就派车这项工作,车辆有30座也有50座的,如果座位出错了,如果是将30座的车,派出50座,那将是非常麻烦的。

变化要从2012年漳州动车开通之后开始,许建霖说,动车开通后人们选择的交通工具多,来到客运站坐车的就逐渐减少,一些班车也慢慢停了,“影响最大的就是开往福州的班次。”而当时还有开往深圳、广东的晚班车,后来也都没有了。

车次少了,他的工作也轻松许多了,他的心里却是忧愁的,如今客运站关停了,他充满无奈,“不舍,但是没有办法,服从大局。”

一名乘客正在过安检

站长游建伟:29年感情,虽有不舍也是进步

1995年,漳州客运站站长游建伟正式到漳州市长运集团有限公司工作,他上班的第一个地方就是漳州客运站。

他说,1970年,漳州客运站改迁到如今的地方,1973年投入使用,是当时福建省最大的客运枢纽站。他刚工作那会儿,已经是客运站客流高峰期了,这样的状态一直持续到2012年前后,“那时候的年发送旅客大约在160万人次左右!”尤其到了节假日,经常是一票难求,每次节前都要提前通过媒体向社会提醒,提前错峰购票出行,为了给滞留的旅客提供休息的地方,那时售票大厅也是经常不关门。

上世纪90年代,随着高速公路的陆续开通,为了方便旅客出行,公司陆续进口了几十部大巴车,“那时相比火车,大巴车无疑是最快捷的。”客运站也成了漳州最主要的交通枢纽,起到南来北往的作用。

2012年,随着客流被慢慢分流,客运站的客运量也开始急剧下降。“如今它的功能关闭了,内心依依不舍!”他说,40多年来,客运站为漳州人民的出行起到了重要作用,他自己作为长远二代,也已经和这座客运站有了29年的感情了。

同时,游建伟也表示,客运站虽然功能关闭,但其原有发班的车次、发车时间均没有改变,只是发车地点改到漳州客运中心站。

空旷的候车室里,零星的乘客散在椅子上

小卖部老陈:希望这里成为漳州的新地标

   在车站内的小卖部里,矿泉水、泡面、玉米棒、茶叶蛋摆在了显眼的位置,老陈坐在店里面,他和几个车站的员工正泡着茶聊着车站的事情。

   老陈一家三代人都是漳州长运集团的员工,从小就在漳州客运站长大,他算是见证了这座车站从辉煌到落寞。“1991年我就这里开了家快餐店,3、4年后我改开了食杂店。”他说,当时由于乘客多,食杂店生意很好,漳州客运站里相同的店铺就有6、7家。到了2005年,由于车站要对站里的店铺进行统一管理,就进行了招标,“我以最高19300元每个月中标。”

   老陈对车站鼎盛时期的场景记忆犹新,那时候每逢到了节假日,候车室都是挤满了乘客,“到处都是人,很多人都没有地方坐了!”他说,就连他的小卖部也是挤满了客人。每当检票的时候,都要排出很长的队伍,检票口基本都是拥堵的,“那时候检票员生怕一些乘客没检票就挤过去,没办法只好将一只脚横在检票通道。”

   他说,顶峰的时候,车站售票厅一个窗口一天的营业额最少也有28万元,最多的时候可以达到40多万元。”如此多的乘客也带起他食杂店的生意,“到节假日,我1天的营收入也可以达到1万多元!”

   客运站开始走下坡路是在2012年,当时动车开通,他的客源几乎就消失了一半,后来私家车、网约车的兴起,就更少人到客运站坐车了,“现在有时一天还卖不到200块,我这几年基本都是亏的。”

   看着如今客流的减少,直至车站的关停,老陈表示自己也很无奈,他现在最忧愁的就是剩下的商品,他希望能够赶紧卖出去,“社会在发展,车站也确实要转型了,今后也只能当做回忆了。不过这个地方真的很好,以后要是开发,肯定是漳州的新地标。”

车站的员工们在出站口留下合照

最后一班车的乘客们正在检票

大门关闭了,漳州客运站已没有往日的喧嚣

更多>>相关图片
关于东南网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网·律师严正声明 - 网站地图 - 给我留言 - 投稿邮箱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8-2010 fjnet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联系电话:0596-2956089 广告服务:0596-2960867 东南网授权法律顾问 北京市中银律师事务所福州分所 许水清 律师 电话:13809520738
本站职业道德监督电话:0596-2956089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电话:010-88650507(白天),010-68022771(夜间)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 许可证号:1310572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主办:福建日报报业集团 未经许可不得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