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靖县气象局:关注阴晴冷暖 心系春露秋霜

zz.fjsen.com  2019-07-01 09:23:20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40年的改革发展,南靖县气象局已从落后的气象观测条件,发展为现代化的信息气象、智慧气象;从单一服务向多角度、全方位服务延伸。如今,天气预报、灾害性天气监测预警、人工影响天气、农业气象服务、旅游气象服务等业务水平全面提升,为南靖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气象保障。

观测手段科技化 预报预警快准精

70多岁的杜崇裕是县气象局的一名退休干部,做为一名老气象人,她见证了南靖气象事业发展的变迁。老杜说,她工作初期,条件很艰苦,气象站只有5-6人,3间破旧的矮房子。气象观测更是个苦活、难活。无论白天黑夜,刮风下雨,每个小时必须准时到观测场进行人工观测,温压湿、云能天等都要一一记录,并及时查算、编报、发报,越是恶劣的天气就越不能缺少气象数据,观测员常常在“风中凌乱”。

1981年9月22日,南靖因台风暴雨引发特大洪水。南坑镇高港村是全县仅有的1个暴雨观测点,作为当时的气象观测员,曾双全也见证了9•22的来势凶猛。曾双全说,和当时只能用眼看、手量等落后的人工观测手段和滞后的信息发布相比,如今可是高科技了。现在高港村的温压湿风、雨量、紫外线辐射等气象要素均自动化观测,实现分钟级采集传输。

目前,全县共有19个像高港村这样的区域自动气象站,覆盖全县各镇,形成“地面中小尺度气象灾害自动监测网”,气象观测从数据采集、传输、处理,全部实现了自动化;国家级气象站实现无人值守。

2000年前预报资料缺乏,主要通过收听上级气象台播发的天气预报和接收天气传真图;通过对云系演变和气象要素的变化趋势做出判断,预报时效短、准

确率低,全凭气象人一对“火眼金睛”、一双手,以及一份责任心,辛苦工作又时常不能换来满意的结果。如今,数值预报、新一代天气雷达、气象卫星、自动站网让灾害性天气监测预报更准更快,全县天气动态一目了然;短临预报预警服务系统、南靖县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市县预报服务平台等业务平台实现了自动监测预警、产品规范制作、一键式快速发布、留痕监控管理,预报预警信息通过电视天气预报节目、短信、传真、网络、电话等手段快速传播、广泛覆盖。

近年来,县气象局从基础设施、探测设备到业务平台投入近2000万元,加快建设步伐,气象业务现代化,为准确的气象预报提供了保障。

技术手段日趋先进 气象服务全方位拓展

南靖县是农业大县,天气情况直接影响着群众的经济作物的生长及农民的收入。特别是遇到干旱,人工增雨显得十分重要。书洋镇枫林村是人工增雨作业点,每到干旱的时候,在天气允许的条件下,气象工作者就会进行人工增雨,缓解旱情。此外,南靖县气象局的农田小气候站、农气宝、农业气象服务周报等气象科学技术也深入了田间地头,全方位地为农服务。

旅游气象服务和清新指数助力南靖旅游,服务生态文明建设。每天的上午10点和下午3点,南靖县气象局人员都会和省、市专家进行天气会商,然后对未来三到七天的天气情况进行了预测,并最终向公众发布,包括天气、温度,以及森林火险等级、旅游、穿衣、晨练等指数。

在政府部门做灾害性天气决策和举办重大活动时,南靖县气象部门更是发挥了“消息树”“指令枪”的作用。今年,南靖县气象局为靖商大会、土楼国际马拉松等重大活动提供专题气象服务。

四十年物换星移,风雨兼程。在改革开放的大道上,南靖气象人奋斗的脚步永不停歇。技术手段日趋先进,气象人“把脉风雨”的经验日趋丰富。今天,在这片承载着厚望的土地上,南靖气象部门正在用全力奋斗交出排头兵的新答卷,用砥砺前行的勇气描绘南靖气象现代化更美好的新篇章。(余祥龙 于悦)

  • 责任编辑:林永清     标签: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更多>>漳州热点新闻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