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霄火田白石村精准脱贫 让古茶树飘出新茶香

zz.fjsen.com  2019-09-04 09:00:27   来源:闽南日报  我来说两句

村民采茶 李金文 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最艰巨的任务是脱贫攻坚。打赢脱贫攻坚战,解决好贫困群众生产生活问题,满足贫困群众追求幸福生活的基本需求,这是目标,更是庄严承诺。

村道变宽了,村容村貌改善了,城里来的游客越来越多了,村民们的荷包逐渐鼓起来了……近年来,云霄县火田镇白石村发生的喜人变化,正是当地镇委、镇政府团结带领群众,倾注真情实意、投入真金白银、着力真抓实干,扎实稳步推进脱贫攻坚进程的奋斗成果。

满山美景无人寻

白石村位于云霄县火田镇北部,坐落于海拔1000多米的大茂山半山腰上,与平和县接壤,由白石、店仔、东坛、安缸、横山五个自然村组成,是云霄县海拔最高村,也是省级扶贫开发重点村。全村共有348户,总人口1394人,常住人口约400人。2015年底,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10户,共22人。

白石村背靠大山密林,生态环境优美,集聚天地灵气。走在村道上,放眼望去,满眼的苍翠。村落的背后,有着108亩的珍稀古重阳木,微风拂过,碧波荡漾。而在这犹如仙境的园林里,野生中草药材也十分丰富,其中备受当地人喜爱的美食小吃长寿果便是由苎麻制作而成,口感软糯不粘牙,具有清热解毒利尿的作用。大茂山上的林子中,还有一片500多岁古茶树群,共7000多亩,是目前全省发现的最大最古老、品种最多的古茶树群落。

白石村生态环境优美,自然资源丰富。然而,在许多年前,由于地理位置偏远、山路泥泞难行,致使白石美景无人问津,白石优质农产品难以出山。村里的老人闲暇时围坐一处侃大山,最常提起的也是那段“泥路岁月”——以前要到隔壁村,得备好干粮走上一天一夜的山路,遇到雨天脚上还会粘上厚厚的一层泥。

地理位置偏远、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如何让白石村的美景、好茶迈出大山?如何吸引游客的目光和投资者的青睐?这成了白石村干部群众思考的重要问题。

脱贫攻坚路先行

要想富,先修路。这是村民们都明白的道理。

1978年,为破解行路难问题,白石村铺开修路革命,开通了圆峰村至白石村的道路,村民们结束了翻山越岭的日子。

2004年,随着交通工具的升级和对交通环境要求的提高,原本的山路已无法满足村民的出行需求。白石村支部书记林镇安决定,组织村民自筹资金修路,“大家平时节约一点,修一条好路,我们的老茶老酒长寿果就能走出去,外面的游客就能看到我们的高山老树老宅院。所以大家也都很积极,很有信心!”于是,凭借着村民们自筹的80多万元,白石村的小山路升级成了一条3.5米宽的水泥路。

2016年开始,随着精准扶贫、园林建设、美丽乡村建设等工作的全面铺开,白石村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改善基础设施,这场“修路革命”也随之不断升温。至今,当地政府累计投入2289万元建设总长23.8公里的白石乡村道路,已建成圆白线旅游道路、大帽山古茶树道路、生态茶园观光道路、古茶道、香樟树森林景点道路、瀑布观光步道等,形成白石生态旅游“交通网”。

与此同时,村庄的民生基础设施也在不断改善。在道路打通后,白石村开始建设完善白石小学教学楼及教学配套设施,解决小学生读书难的问题。认真抓美丽乡村建设,抓好环境整治拆迁牛栏、厕所、危旧房1000多平方米,并推进“厕所革命”,投入110万元建设旅游公厕5座,改善村民的居住环境。近几年来,白石村先后被评为福建省生态村、福建乡村旅游特色村,列入福建省传统村落、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

产业振兴富于民

有了这些“银纽带”的牵系,山外的项目、信息、物流进得来,本土的产品出得去,深藏大山多年的“白石名片”开始映入大众的视角。

2006年,火田镇通过积极招商引资,由台港澳与境内合资创办的福建大茂山茶叶有限公司落户白石村。该项目总投资2000多万元,2008年4月投产,年产茶叶20万斤,创汇3000多万元。同时,火田镇邀请农业专家对白石村茶农进行茶叶种植和加工的培训,择优扶持福建大茂山茶叶有限公司自主开展茶叶规范化基地建设、新产品开发、加工工艺研究,并积极组织白石茶商、茶农参加各级茶叶评选及参展。近年来,白石好茶荣誉不断,由福建省大茂山茶叶有限公司选送的“金牡丹”先后斩获第十二届国际明查评比最高奖金奖、第一届云霄县茶叶评选赛铜奖。

业兴则民富。2017年,白石村还以“古茶树+旅游”为本,积极整合古茶树群落周边的旅游资源,做好发展规划,促进文农旅融合,以此带动产业扶贫。其中,重点打造白石古茶树群落观光园,项目总投资1亿元,计划5年内建成全省最大的古茶树观光园。该项目以古茶文化结合开漳文化为主题,主要建设千年名贵古茶树群观赏区、野生茶保护区、茶叶加工生产线、茶文化展览中心、游客体验茶园、游客接待中心、景区道路。

同时,白石村在火田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多措并举,促进精准扶贫工作,投入40万元建设白石村光伏发电项目,实现村财年增收5.5万元;挂钩企业年税收财政分成4.9万元,2017年村集体收入达10.4万元,达到脱贫的标准。

在发展集体经济的同时,白石村没让一个贫困户落单。建档立卡贫困户庄加顺生活无法自理,全靠母亲照顾;却又因家中房屋面积较小,常年独自一人住在山上的老宅中。为此,镇村干部多方协调,帮其装修了住房,以便他和母亲同住。搬家当天,老人紧握着村干部的双手,动情说道:“以前一到风雨天,就得披着雨衣拿着雨伞去送饭,要走十几二十分钟。现在房子装修好了,一家人团聚在一起,生活方便多了。真的要感谢政府的好政策啊!”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2017年,白石村1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顺利脱贫。如今,一幢幢新居、一盏盏路灯、一条条水泥路、一座座干净整洁的农家小院、一壶壶清甜的白石古茶、一张张幸福的笑脸……脱贫攻坚让白石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让小山村的村民们有了路子,修了房子,赚了票子,对人生和家庭有了更美好的向往。⊙本报记者 王斯锥 杨瑞 通讯员 郭扬

  • 责任编辑:林永清     标签: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更多>>漳州热点新闻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