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后”沈亚娟: “体操美女”转身“牛妈”

zz.fjsen.com  2021-01-20 10:10:00   来源:闽南日报  我来说两句

“妈妈,牛牛跟我说谢谢。”昨日,在芗城区石亭镇的牛场,沈亚娟3岁的儿子用玩具铲了一把饲料到牛槽,牛舔得唰唰响,孩子很开心。

到今年,沈亚娟养牛8年啦。

沈亚娟上大学时主修的是艺术体操,很多人不理解,一个学体操的姑娘,竟然干起了养牛的脏活累活。看着牛场一头头体壮膘肥的肉牛,大家不得不佩服她,并亲昵地称她为“牛妈”。

说起养牛的“第一次”,沈亚娟打开了话匣子……

第一次给牛打针

出生于1984年的沈亚娟读小学起就自学体操,后来进入莆田体校开始专业的艺术体操训练。2003年,她考上福建师范大学体育专业学习艺术体操,毕业后回莆田体校当教练。2012年,她脱下了艺术体操训练服,回到老家尝试创业。沈亚娟告诉记者,当时她选择养牛是受湖北省荆州市女大学生陈怡霖毕业后当“牛倌”的启发,而后联系上对方,向其取经。同时,沈亚娟上网搜索资料,发现漳州80%以上的肉牛主要靠外调,市场巨大。

于是,沈亚娟决定养牛,但经验为零。那年5月,她和丈夫北上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通过当地畜牧部门工作人员的介绍,买了15头肉牛。回来第二天,牛出现拉稀、便血、不吃食症状。兽医诊断这是牛的应激反应,还说5月不适合到山东进牛,很多牛到漳州容易死于肺炎。“当时我脉搏都快停了,买牛的10多万元都是贷款的啊!”

兽医开了药方,告诉沈亚娟在牛的哪个部位打针,就走了。无奈之下,沈亚娟全家总动员,几个力气大的用绳子拉住牛角,她硬着头皮自己上,针头不是飞了,就是弯了,不懂得怎么掰玻璃针剂,手也割伤了,牛疼得“哞哞”乱叫,真的是“鸡飞牛跳”,幸好最后同村有经验的老人帮了忙。

光学这个打针,沈亚娟就找了好多师傅,现在她攒足了经验,说自己简直成兽医了,把医用打吊瓶的针管改良后,能快、准、狠地把针头扎进牛身,牛还没感觉疼痛,自己已经打好了。“现在看到好多人不会给牛打针,我就告诉他们怎么操作。”

问起第一批15头牛是否赚到钱了?沈亚娟笑着说,更多的是赚了经验!

第一次为牛割草

为了节约成本,沈亚娟预先在牛场附近种了成片的牧草,不过牛买回来后,牧草还没长成,根本不够吃。尤其是随着养牛规模慢慢扩大,从15头发展到30头再到50多头,草的需求越来越多。

大热天,沈亚娟和父亲开着摩托车到别人家的池塘边割草。割牧草被牧草叶子划伤,那是常有的事情,更让人难受的是毛虫瘙痒。“真的很苦,但是不敢说出来。”沈亚娟说,毕竟养牛是自己选择的,既然选择了,就一定要咬紧牙关坚持下去。当时其两只手布满割牧草留下的划痕,人瘦了10多斤,“每天睡觉都在想,第二天到哪里割草给牛吃”。

除了草,还能给牛吃啥呢?

看沈亚娟一个姑娘家养牛,很多热心人乐意帮助她。牛的伙食开始改善了:香蕉杆、杏鲍菇头、酒糟、菜花头、冻毛豆,她甚至还拉过冻萝卜,后来一个亲戚家生产菠萝干、芒果干,菠萝皮、芒果皮成了她家牛儿最喜欢的食物。再后来又有了毛豆叶子,养牛成本也降低了。

“有一次,我去一家兼职公司送报表,老板娘突然问,什么东西好臭。”原来,毛豆经过储藏发酵后,有一种很浓的气味,沈亚娟出门忘记换衣服,味道附在衣服上,“后来,我出门都要把衣服换了。”

“牧草现在还种吗?”沈亚娟说,还种,不过面积少了,主要是留着给牛调理肠胃用的,“现在轻松多了。”

如今,沈亚娟逐渐从一名“体操美女”变成经验丰富的“牛倌”。创业虽然辛苦,但收获也不少,经济效益也越来越好,对于即将到来的牛年,她充满期待,希望养好牛,让群众吃上好肉,自家的日子也越过越红火。(闽南日报记者 周杨宁 文/图)

  • 责任编辑:马伊骅     标签: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更多>>漳州热点新闻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