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往事|清代丹霞书院

zz.fjsen.com  2022-10-11 16:03:09  林南中 郑丽娟 来源:南山书院  我来说两句

清代丹霞书院

林南中 郑丽娟 图/文

0e6a24a46c905394c8143df632cbab82.jpg
漳州古城东南角,明信片上1908年的丹霞书院。

(丹霞书院位于漳州古城东南隅、八卦楼北侧。其原范围大致为今芗城区炮仔街、博爱道、新华南路、北京路四条街道所圈围的区域,址为今解放军原南京军区后勤部05单位、漳州五中、龙溪师范附小、漳州电大等单位驻地。今尚存半月楼、碑石、池塘、古井等遗迹。半月楼(曾为漳州工农运动讲习所)为1988年漳州市政府公布的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

0e6e55f103c6960991b9957aa0891110.jpg

名闻遐迩的漳州丹霞书院,得从一个叫刘良壁的人说起。

清雍正九年(1731年),湖南衡阳才俊刘良璧到任龙溪知县。

雍正十年(1732年),刘良璧得到里人林编的支持重建了漳城西南隅的龙文塔。

雍正十三年(1735)刘良璧升任漳州海防同知,“驻南胜,立义学,政声大著”。

乾隆二年(1737年),刘良璧主持修复了因清郑漳州之战而损毁的威镇阁。威镇阁又称八卦楼,位于漳城东南角的城墙上,兼具有瞭望和风水的用途。八卦楼下是一片“空旷干衍之地,有流水通城外大河”,刘良璧认为这里是读书的好地方,于是命人在这里“诛草莱而治之”,创建了丹霞书院。

( 刘良璧(1684-1764) 字省斋,湖南衡阳(今衡南县廖田镇)人。康熙四十七年(1708)举人,雍正二年(1724)中进士。九年、十一年连任龙溪知县。历任福建连江、龙溪知县,因政绩卓著,升台湾道。台岛孤悬海外,新附不久,常为盗薮。而漳、泉、惠、潮等寄籍者,分党结派,相互械斗。刘到任后,抚以恩信,令行禁止,台人敬畏,台湾大治。(福建通志·龙溪县志,卷之十六人物)晚年刘良璧以老乞归,他常常教育儿孙勤耕苦读,以节俭为荣,为乡民所称颂。刘良璧著有《霞东纪略》《台湾风土记》等著作传世。)

10d2a6452a9234e85eb9ad7ba1035b45.jpg

丹霞书院创办后,这所有着“漳州第一所官办大学”之称的书院,按照高大上的标准来打造。丹霞书院聘请的第一任山长也就是书院院长,便是颇具盛名的南靖人徐登甲。

徐登甲,字仲升,南靖县人。康熙四十五年(1706)进士,官至福山县知县、海州(今江苏连云港市)知州等,政绩显著,后获调升京城吏部主事。

徐登甲告老还乡后,受聘丹霞书院掌教,远近文人“闻其名负经籍,请授业者,接踵而至”。今郭坑镇霞贯村的承泽楼楼匾也是当时徐登甲所题。

4a5f2e06c39962ae3097c003b89df718.jpg

丹霞书院初建后,中间为朱子祠,内祀朱熹,左右作为书舍之用。书院里河水蜿蜒,奎星阁、半月楼、小桥点缀其中,与边上的高耸的八卦楼交相辉映,成为漳城一大胜景。

4789bf71b2e491b79846649fc1758d06.jpg

此后,历任知府、道台对书院不断进行扩建和完善。

乾隆十一年(1746年),漳州知府金溶增建讲堂、学舍。竣工后,金溶撰写《重修八卦楼丹霞书院碑记》,今石碑尚立于半月楼旁。

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张之洞的祖父,时任汀漳龙道巡道的张惟寅对书院进行了增修。

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漳州知府蒋允焄再次增建书舍、石堤、外墙等,并作《重修丹霞书院及威镇阁碑记》存志。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丹霞书院毁于大水。

bff44faeabc41c5d6422ab5dd75c49d0.jpg

据载,第一任山长徐登甲后,先后担任山长的有刘文豹、廖飞鹏、江观、李威、陈若霖、谢谦亨、龚显曾、谢章铤、陈棨仁、杨浚、谭先节、岳障东等人。他们或为进士、或为举人,个个身怀绝技,可圈可点。其中陈若霖官至刑部尚书,为宣统帝师陈宝琛的曾祖父,龚显曾、杨浚、谢章铤、陈棨仁也都是名重一时的学人。

丹霞书院群星璀璨、名流辈出,有诗赞曰:“聚集漳贤半月楼,丹霞书院出名流;真儒遗教金瓯定,炽盛文风启我俦”。

漳州历史上自有书院后,崇文重教蔚然成风,漳州府地方官员也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道光九年(1829年),汀漳龙道巡道方传穟再次倡议重建丹霞书院。同治三年(1864年),同治三年( 1864 )太平军侍王李世贤部攻占漳州,丹霞书院在战火中惨遭烧毁,房舍荡然无存。时龙溪廪生曾虎文(1845-1888)有深刻感受,他在《咏丹霞书院》诗中云:“兵火重经往事流,南江讲席付凫鸥。凭谁为记丹霞境,湛湛池边半月楼。”

5f64b0fbc44760a6271325cce8dce91e.jpg

(半月楼在今解放军南京军区后勤部05单位内。半月楼为原丹霞书院的建筑之一,与八卦楼参差而峙。因楼如半月形,故取名“半月楼”,其意取自“取月之恒亦渐进而明之义也”,此句典出《诗经·小雅·天保》,诗文为“如月之恒,如日之升”。楼匾题“近水先得”,语出“近水楼台先得月”。今“半月楼”匾额上款为“光绪辛卯年季夏之月”,落款为“重建丹霞书院绅董书”。)

光绪十六年(1890年)汀漳龙兵备道尹刘倬云到任后,这位道台牢记使命、不忘教育,带头捐资再次重修书院,并将书院从府级书院升为道级书院,作为漳州府、汀州府、龙岩州三地学子的读书处。重修工程自该年八月开工,次年十一月完工,用银一万三千数百两。

新建成的丹霞书院朱子祠重放光彩,除了主祀朱熹,配以黄勉斋、陈北溪、王东湖、陈布衣等地方先贤,讲堂、奎星楼、半月楼、圆桥等处则悉照原址重新修葺,并增设藏书阁、斋舍等,规模比以前还扩大了一倍。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清廷宣布废除科举,停办书院,倡办新学。漳州出现了新式学校,同年丹霞书院改为汀漳龙师范传习所。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改称师范简易科。民国元年(1912),汀漳龙师范简易科改称汀漳龙初级师范学堂。次年,学堂与漳州府中学堂合并,改称漳州府师范中学堂。同年中学与师范分开办学。师范部分改称汀漳龙师范学堂,1916年更名为省立第二师范学校。这是漳州第一所真正意义上的师范专科学校。中学改称漳州中学校,1918年改为省立第八中学。两所学校都在丹霞书院旧址。1920年,省立第八中学搬至芝山。省立第二师范学校仍驻丹霞书院原址,从五四运动到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第二师范学校成为革命的摇篮。1925年“五卅”惨案后,二师成为中共漳州地下党活动的主要场所。1927年2月,中共闽南特委在这里举办工农运动讲习所。1927年2月,省立第二师范学校改为省立第三高级中学。1929年,省立第三高级中学改名省立龙溪高级中学。1930年,与省立龙溪初级中学合并,称省立龙溪中学,附设师范和小学,校址迁往芝山。另迁芗江女子师范学校于书院原址。芗江女子师范学校历经数次改制,改为龙溪简易师范学校。1930年代初,丹霞书院部分建筑被拍卖为娱乐场所, 改名“霞薰里”。抗日战争期间,龙溪简易师范校舍部分被日军飞机炸毁,遂迁南靖县。抗战胜利后,学校于1946年迁回原校舍,改称省立龙溪师范学校。1949年漳州解放后,人民政权接管龙溪师范学校,此后学校屡经更迭,几易其名,所幸文脉不绝。


5359b46c68853cbb133c58bcc6348d1f.jpg

丹霞书院地处漳城东南隅,面朝城墙与八卦楼,北至今炮仔街,南至今博爱道,东至今新华南路,西至今北京路。面积相当于今解放军后勤部05单位、漳州五中、龙溪师范附小、漳州电大的总和。

半月楼尚存于今05单位内。

ef23db0e962a7ed43b62a1588c4f6a0b.jpg

《重修八卦楼丹霞书院碑记》立于半月楼边上。

29fcd09d2f2d44d305325552df527b29.jpg

今漳州电大亦为原丹霞书院的一部分。电大开设“丹霞记忆馆”和“丹霞讲坛”,努力维系古城丹霞文脉。

95c1b226acde22855533d823aba1a8ac.jpg

电大内的古井和半月潭,为原丹霞书院的遗存。

拓展阅读:

部分与书院有关的地方官员、山长以及教席等:

刘良璧(1684-1764) 字省斋,湖南衡阳(今衡南县廖田镇)人。康熙四十七年(1708)举人,雍正二年(1724)中进士。九年、十一年连任龙溪知县。历任福建连江、龙溪知县,因政绩卓著,升台湾道。台岛孤悬海外,新附不久,常为盗薮。而漳、泉、惠、潮等寄籍者,分党结派,相互械斗。刘到任后,抚以恩信,令行禁止,台人敬畏,台湾大治。(福建通志·龙溪县志,卷之十六人物)晚年刘良璧以老乞归,他常常教育儿孙勤耕苦读,以节俭为荣,为乡民所称颂。刘良璧著有《霞东纪略》《台湾风土记》等著作传世。

徐登甲,字仲升,南靖县人。康熙四十五年(1706)进士,官至福山县知县、海州(今江苏连云港市)知州等,政绩显著,后获调升京城吏部主事。徐登甲告老还乡后,受聘丹霞书院掌教,远近文人“闻其名负经籍,请授业者,接踵而至”。今郭坑镇霞贯村的承泽楼楼匾也是当时徐登甲所题。

金溶(1705-1777),字广蕴,顺天大兴(今属北京)人。雍正八年(1730)进士,以刑部员外郎擢山东道监察御史。乾隆初上疏言安民五事。后终因上疏言事革职,复起为漳州知府,累任台湾道、补陕西盐驿道,署布、按两司事,浙江粮道等,年七十三卒。   

张惟寅,张之洞的祖父,河北南皮人。乾隆元年(1736)进士,授户部江南司主事,迁户部员外郎,擢监察御史,云南道、驿盐道道尹。乾隆时任汀漳龙道巡道。其“廉干仁惠,治行卓然”(李畴,黄惠 . 中国地方志集成·福建府县志辑·乾隆龙溪县志 : 卷二十四艺文)。乾隆二十四年(1759)对丹霞书院进行了增修。

何子祥(1707-1770),名读,字行,又字象宣,号蓉林,平和石鼓村(今云霄马铺)人。清康熙四十六年,出生于—个世代耕读的书香之家,从小接受正统儒家文化和传统道德伦理的教育,年少时何子祥勤奋好学,一心仕进,于乾隆十二年(1747),参加乡试,以第27名中试为举人,四年后参加会试,又以66名获赐进士及第。何子祥登第后,曾在漳州“霞漳书院”讲学,后曾在平和“南胜书院”担任过山长。

蒋允焄,字为光,号金竹,贵州贵筑人。乾隆丁巳(1737 )进士,乾隆二十五年( 1760 )任漳州知府,三十六年( 1771 )升任汀漳龙巡海道。《漳州府志》称他“平易近民,因俗为政”,“两任十载,百废俱举”。蒋允焄在漳任职期间,提倡儒学,勉励学生以陈淳为榜样,“当必思自奋为继往开来之彦”。乾隆二十七年《龙溪县志》卷二十四收录有蒋允焄《重修丹霞书院及威镇阁碑记》。

方传穟,号颖斋,安徽桐城人。嘉庆二十五年(1820)任福州知府,道光三年(1823)调任台湾知府,道光四年(1824)为按察使衔分巡台湾兵备道,,道光九年(1829)任汀漳龙道巡道。道光年间方传穟倡议重修丹霞书院,重修后的丹霞书院建筑宏大,书院的建置更加完备。

许原清,字木泉,一字少鄂,上海华亭人。道光九年( 1829 ),以厦防同知署漳州府事,《漳州府志》称他“性明敏,静镇有谋,耐繁剧,勤于治事,大府无不器重之”。道光初年,在巡道方传穟的倡议下,许原清主持修缮丹霞书院。修建事略由兴泉永巡道周凯作《重修丹霞书院碑记》以志纪念。

周凯,字仲礼,浙江富阳人。嘉庆十六年(1811)进士,道光二年(1822),授湖北襄阳知府。六年,迁江西督粮道。十三年,以兴泉永道署台湾兵备道,富有政绩。十六年九月再至台湾,修厦门、金门两志。十七年卒,享年五十九岁。著有《内自讼斋集》。   

江观,字宾之,漳浦人,海澄籍。少时江观质醇端重,读书有志于圣贤之学,曾自题斋壁“通天地人之谓儒”。乾隆十九年( 1754)中进士。漳州知府蒋允焄聘著名学者江观为丹霞书院山长。江观治学严谨,“教人立身行己必归于正”,“至性过人,晨夕瞻恋庭帏,依依若孺子”。他对学生耐心引导,教学比家塾教授还认真,因此,成绩斐然,“漳士游其门者皆有所成就” 。

李威,字畏吾,又字述堂,号凤冈,龙溪人。少受知于学使朱筠,通六书之学,乾隆三十五年( 1770 )举人,考取内阁中书。四十三年( 1778 )登进士第。后官刑曹,奉使鞫狱历七省,疑狱多被平反,有神明之称。迁郎中,出知广州府。引退归故里后,每天以精楷作日记,著述外书画自娱。嘉庆年间 ,主讲丹霞书院后,终岁居之。李威著有诗古文词若干卷,《说文解字定本》十五卷,《岭云轩琐记》二十一卷。

张金拔,南靖书洋南兜(今改名南欧)村人。嘉庆十五年( 1810 )举人,道光六年( 1826 )进士,分发甘肃知县,改福宁府教授。张金拔积学深厚,道光年间任教丹霞书院。张金拔非常重视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认为“世事让三分天宽地阔,心田存一点子种孙耕”,教育学生要修炼开阔的心胸。

刘倬云,字季槱,号朴堂,湖南宁乡人。咸丰十一年(1861)奉命在乡办团练,对抗石达开太平军。同治元年(1862)随兄刘典追随浙江巡抚左宗棠。因军功晋升至福建按察使。光绪十五年(1889)补授汀漳龙道,兴蚕桑,建书院,恤灾修堤,光绪二十一年(1895)以病乞归,光绪二十九年(1903)卒。   

谢章铤(1820-1903) 字枚如,晚号药阶退叟。福建长乐人。光绪三年(1877)进士,谢章铤中进士之前,约 1872-1877 年在漳州主讲丹霞书院、芝山书院。中进士后再度到漳州丹霞书院、芝山书院掌教。他在为丹霞书院学子曾虎文的诗集《漳州杂诗九十九首》题辞称,“仆在此十年矣”,表明他先后在漳州书院主讲 10 年教席。漳州丹霞书院清光绪十一年( 1885 )学约应是谢章铤二度掌教丹霞书院时所制订的。谢章铤博览群书,学识渊博,善于思考总结,为著名诗人、学者、散文家。他尝言,“为学宜宗经,治经宜识字,而自古诗文大家元胎必根行己真,理学不在规行矩步,在以气节为归宿,教人以有耻,力学为本”。在《答陈阁学宝琛书》中写道:“其蓄之心也,宁方勿圆;其讬之笔也,宁钝勿快。” 他毕生努力著述,有二十多部著作存世,其中有刊行于不同时期的十六种汇编成《赌棋山庄全集》传世。(陈衍.福建通志:福建文苑传卷八)

杨浚(1830-1890),字雪沧,号健公,又号冠悔道人,祖籍晋江,后迁侯官。咸丰二年(1852)举人,同治四年(1865)任内阁中书。曾为左宗棠幕僚,随征甘肃。同治五年(1866)应左宗棠之邀,重刊《正谊堂全书》。同治八年(1869)入台,受淡水同知陈培桂之聘纂修《淡水厅志》;并应郑用锡子嗣郑如梁之请编纂《北郭园全集》,首开清代北台湾文学专著出版之先河。离台后曾任教于丹霞书院。著有《冠悔堂诗文钞》《冠悔堂赋钞》《冠悔堂骈体文钞》《冠悔堂楹语》《杨雪沧稿本》等。

陈棨仁(1836-1903),字铁香,号戟门,泉州人。清同治六年(1867)举人,同治十三年(1874)进士,初授翰林院庶吉士,后改任刑部主事。光绪初年,曾为台湾防御之事陈言献策,加知府衔,授中宪大夫。后以父年高请假归家,辞官不出。陈棨仁一生大部分时间讲学于各书院。光绪年间,陈棨仁主讲丹霞书院。陈棨仁广览强识,治经通《说文》,旁及金石之学。陈棨仁勤著述,著作甚丰,有《说文丛义》四卷,《闽中金石略》十五卷,《闽诗纪事》十卷,《海纪辑要》二卷,《温陵诗纪》《温陵文纪》《注岑嘉州诗》数万言。近郡碑传序跋,几乎都出自其手。

谭先节(生卒年不详),字羽皋,湖南宁乡人。光绪十五年(1889年),考中举人,二十年(1894年)进士,应刘倬云聘,主漳州丹霞书院。

岳障东(1852—1921),字淑涵,一字蔗坡,号百川,湖南宁乡人。清光绪举人。官直隶州同。入民国,任典狱执法秘书。

郑藻山(1873—1914),字勺湖,龙溪县人。光绪二十四年(1898)考中秀才第一名,后乡试取为正榜举人,选候补知县。郑藻山平生为人淳朴耿介,不求仕途,而志在兴教化、尽师道,以培植后进为乐。辛亥革命时期他积极参加漳州光复活动,宣统三年漳州光复后任汀漳龙教育局局长,并曾担任丹霞书院改制后的汀漳龙初级师范学堂教席。郑藻山熟谙史鉴,著有《文史讲义录》《汉书古义钩沉录》。

  • 责任编辑:林永清     标签: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更多>>漳州热点新闻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 许可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东南网授权法律顾问 福建合立律师事务所 毛行熙、陈武、张英琴 律师 电话:0591-87921115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