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消费维权经典案例七:未成年人自行消费 家长商家分摊责任

zz.fjsen.com  2023-03-14 10:38:45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一、【案情简介】

陈先生致电12315称其9岁的小孩,前些天自己拿钱到某文具店消费,购买的玩具卡片,商家向孩子推荐了一款卡片套装,售价705元,陈先生要求商家退款,请求12315帮助。

二、【处理过程及结果】

经调查核实,陈先生的小孩确实在无监护人陪同的情况下到店购买玩具卡片,商家表示陈先生小孩自行到店购买,不存在强买强卖行为或欺骗行为,双方陷入僵局。最后,经龙文区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耐心细致地对双方进行法律讲解并积极沟通,最终商家同意退还705元,陈先生承担产品包装费50元,双方和解。

三、【案例评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九条有关“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的规定,可以认定,该次交易属于效力待定合同,监护人可依法撤销。

单纯从产品来看,未成年人购买玩具卡片,应属于“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行为,本案中玩具卡片价值数百元,是否仍属于与未成年人“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情形,虽然还有待商榷,但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家长赋予未成年人更多的财产支配权,若未成年人因使用日益增长的财产支配权,造成他人的财产损失时,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八条有关“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监护人尽到监护职责的,可以减轻其侵权责任。有财产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从本人财产中支付赔偿费用;不足部分,由监护人赔偿”的规定,监护人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因此,龙文区消委会建议,家长朋友们要落实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的监护责任,教育和引导未成年人遵纪守法,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预防和制止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并进行合理管教。

 

报送单位:龙文区消委会


  • 责任编辑:卢丽娟     标签: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更多>>漳州热点新闻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 许可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东南网授权法律顾问 福建合立律师事务所 毛行熙、陈武、张英琴 律师 电话:0591-87921115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