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芗剧文化,促进海峡两岸交流

zz.fjsen.com  2023-06-27 19:04:09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芗剧,又可称为歌仔戏,为福建省五大剧种之一,属于闽南语系戏剧。芗剧以闽南歌仔(锦歌)为基础,吸收梨园戏、北管戏、高甲戏、潮剧、京剧等多种戏曲特点综合形成,2005年被列入福建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芗剧是在台湾歌仔戏和闽南改良戏的基础上发展而成。明清时期,郑成功率部收复台湾,将闽南的锦歌(歌仔)、“车鼓弄”带入台湾,与当地民歌小调结合逐渐形成歌仔戏。邵江海、林文祥等人则从锦歌吸收养分创作出杂碎调,并吸收高甲戏等曲调、融汇南曲南词等创新唱腔改良调,称为改良戏。由于这一戏种主要流行于龙溪芗江一带,之后便正式改称芗剧。目前横跨闽台两省并广泛传播于东南亚。在闽南,芗剧与歌仔戏名称虽不同,却属于同一剧种,实为同根同源。

芗剧最初多用歌仔戏的唱本,如《陈三五娘》、《山伯英台》、《吕蒙正》、《杂货记》为歌仔戏“四大柱”。新中国成立后,芗剧对传统剧目进行记录、整理,逐渐将幕表制改为剧本制,根据革命事迹、社会现实等创作、上演许多优秀新剧目,如《双剑春》、《垦荒记》,影响和知名度进一步扩大。芗剧以闽南方言为主要唱腔,融合七字调、哭调、杂念调、杂碎调和民歌小调形成独特戏曲。伴奏的乐器主要有壳仔弦、大广弦、台湾笛、月琴等,而后不断扩展,增加了二胡、扬琴、笙、中阮等民族乐器,并引进西洋管弦乐,音乐日益丰富与多元。

芗剧角色吸收京剧的分行增加为生旦净丑四个行当。在表演中,演员需要根据情形适当夸张动作,灵活运用各种指法、步法等身段表演程式与特殊技艺来塑造人物形象、推动故事发展。

芗剧是由历史文化积淀而成,吸收了其他戏剧的营养与精华,被誉为中国古代语言的活化石,具有知识教育与语种传承价值,蕴含着闽台人民的智慧与结晶,承载着闽台精神文化,是闽台人民的文化瑰宝亦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当前,因受众老龄化、出演频率下降、剧团运营困难等影响,芗剧面临边缘化的风险。所以,必须加强对芗剧的重视与保护,这有利于人们传承历史、重视传统,促进优秀闽台文化与传统的发扬。

芗剧对于增强台湾同胞的认同感与归属感,促进海峡两岸同胞的文化交流与沟通都有较为重要的作用。同时,芗剧亦在东南亚流传广泛,是对台文化交流与联络海外侨胞的重要桥梁,发挥着其他剧种无可替代的作用。(卢楚铮)

  • 责任编辑:陈志远   标签: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更多>>漳州热点新闻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 许可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东南网授权法律顾问 福建合立律师事务所 毛行熙、陈武、张英琴 律师 电话:0591-87921115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