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末高僧桂琛灵骨移交七首岩寺供放

zz.fjsen.com  2023-07-20 10:48:08    来源:闽南日报   我来说两句

1689821093433.png

 广宗法师代表漳州市佛教协会签字接收灵骨舍利

“桂琛禅师的灵骨舍利得以安奉,我的心终于能放下了。”罗汉桂琛遗骨保管者邹清俊长舒一口气,“相信我的岳父泉下有知,也会欣慰的。”

7月16日,唐末高僧罗汉桂琛遗骨移交漳州市佛教协会仪式在七首岩寺举行。上午10时,载有遗骨的汽车缓缓抵达七首岩寺山门口,漳州佛教界及七首岩寺的信众列队恭迎,虔诚迎请至念佛堂。仪式上,漳州市佛教协会常务副会长广宗法师代表漳州市佛教协会接受遗骨,并与罗汉桂琛遗骨保管者邹清俊做了签收交接。

桂琛禅师在佛教界享有崇高地位,世人尊以“罗汉桂琛”。据了解,桂琛禅师在漳州驻锡长达二十余年,并在漳州圆寂,桂琛墓塔原在芝山脚下的“塔林”。

据“泥水状元”李明月的后裔介绍,桂琛墓塔距李氏祖坟仅10多米,墓前还立了“荷表”。1968年清明节,李明月的长子李冬雨扫墓时发现桂琛墓塔已遭毁坏。李冬雨遂从残存的石匣中捡出头盖骨、手骨、腿骨等几块骨殖,用报纸包好,带回家收藏。李冬雨去世后,罗汉桂琛遗骨由李冬雨女婿邹清俊保管,暂存于老宅,由于保存不善,骨殖数量比原先已经少了许多。

邹清俊告诉记者,李冬雨生平热衷佛学,遗愿表示如果能在原桂琛墓塔附近选地建一舍利塔安放罗汉桂琛遗骨,他愿意将灵骨舍利无偿献出。多年来,邹清俊一直在为岳父的遗愿多方奔走,但受制诸多因素,迟迟难以如愿。

“罗汉桂琛是中国佛教史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一代高僧。李冬雨老先生收藏了桂琛禅师的遗骨,在漳州文史界广为人知。”作为古董收藏爱好者、漳州市人大代表王松柏一直希望罗汉桂琛的遗骨能够早日安奉。一次机缘巧合,王松柏通过朋友认识了邹清俊,得知邹清俊就是罗汉桂琛遗骨的保管者后,王松柏惊喜之余,希望略尽绵薄之力,安放好罗汉桂琛遗骨。今年漳州市两会期间,王松柏提出抢救性安放唐末高僧桂琛禅师遗骨的建议,建议抢救性安放高僧遗骨,保护好罗汉桂琛有关遗址,并组织专家学者对罗汉桂琛在漳弘法做研究。

在各级政府部门和各界人士的合力协调下,罗汉桂琛的遗骨得以移交七首岩寺供放。“七首岩寺是千年古刹,保管保护好遗骨有利于开展佛教文化研究和佛教信众朝拜,促进佛教健康传承。”据市民宗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漳州市佛教协会负责组织遗骨安放保护传承利用等后续工作,七首岩寺承接具体工作事项。

七首岩寺住持照光法师告诉记者,接下来,七首岩寺将做好承接罗汉桂琛遗骨安放的后续工作,完善配套设施,并抓住这一契机,梳理罗汉桂琛祖师在禅宗思想体系上的贡献,组织专家、学者进行有关学术方面的论证研究。

相关链接>>>>

桂琛禅师(867—928),唐末五代时浙江常山人,俗姓李,佛教禅宗第四十一世地藏禅师,世人尊以“罗汉桂琛”。

唐末,漳牧王公特别在闽城西石山(今漳州芝山石龟头附近)建造精舍,命名为地藏院,礼请桂琛禅师驻锡讲法。在地藏院驻锡长达十几年后,桂琛禅师移锡漳州罗汉院。当时的罗汉院破垣残瓦,颓败不堪,条件十分艰苦,但桂琛处之泰然,毫不介意,继续弘扬禅宗密法,不数年南北参徒越来越多,其门下出名的有抚州曹山文益,江州东禅休复。

唐天成三年(928年)秋天,桂琛禅师安详坐化,享年62岁,,谥号“真应禅师”。桂琛禅师墓塔在芝山脚下的“塔林”,墓塔依山而建,圆形塔式,塔后有龟形护墙。墓前开阔,自上而下建有多级墓埕,规制恢宏。☉记者 肖颖婧 文/供图

  • 责任编辑:陈志远   标签: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更多>>漳州热点新闻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 许可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东南网授权法律顾问 福建合立律师事务所 毛行熙、陈武、张英琴 律师 电话:0591-87921115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