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浦溪东村余甘 全村致富“黄金果”

zz.fjsen.com  2023-10-11 19:45:41    来源:   我来说两句

东南网漳州10月11日讯(通讯员 陈雅婕 蔡振辉 吴坤)近日,笔者来到漳浦县赤土乡溪东村余甘产业园,只见余甘漫山遍野,不少游客正在拍照留念,流连忘返。

溪东村的余甘品种从哪里引进,是如何大规模发展起来,成为当地村民的致富“黄金果”?带着心中的疑问,笔者采访了溪东村驻村第一书记林思印。他告诉笔者,上个世纪80年代,老党员张金顺从泉州引进第一批粉甘枝条,当时村里种的都是“土”余甘,经济价值非常低,是不起眼的水果。

粉甘枝条的引进,让村民们看到了余甘产业的经济效益,从而奠定了规模化扩张的趋势。

据林思印介绍,党支部的引领以及村“两委”党员示范户的带动,让这个余甘产业迅速发展起来。在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寻求革新,邀请有关专家研究探讨,引进新品种,交流新技术,调研市场的趋势等,打开了余甘产业发展道路。

近年来,该村对余甘品种进行改良,从第一代的柴甘、粉甘到第二代的蓝带、玻璃甘,再到第三代的甜饼甘,通过改良后的品种给溪东村的余甘产业带来质的飞跃。

“2021年,大甜甘开始集中上市,并成为网红产品。余甘汁、甜余甘果的热销,带动了整个产业的发展,余甘产业价值突破亿元。”林思印说,村民依靠这个余甘产业,家家户户算是住上了“余甘楼”,开上了“余甘车”。

承一个廉字,树一乡新风。在溪东村,除了发展余甘产业,该村还利用当地的名人打造地方特色名片——丹山文化园,赋能乡村文旅振兴。该文化园现有丹山家庙(家风堂)、清廉广场、二先生故居、耒绂山房书舍等,现已成为漳浦县党员廉洁教育基地。

  • 责任编辑:陈志远   标签: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更多>>漳州热点新闻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 许可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东南网授权法律顾问 福建合立律师事务所 毛行熙、陈武、张英琴 律师 电话:0591-87921115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