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吟诵:从来未改是乡音

zz.fjsen.com  2024-02-02 08:53:23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呵气成雾的冬日清晨,漳州文庙国学堂里传来稚嫩有力的吟诵声,让乡音乡韵盈满古城大街小巷。

吟诵是传统阅读古籍的一种方法。在学堂或私塾,保持旧有教学传统,用漳州腔的闽南话文读音吟诵诗文,这便是“漳州吟诵”的地道味。

乡音代代口相传

闽南地区东面是大海,西面、北面皆是高山。古时交通不便,相对封闭,因此闽南话较少受到其他方言及北方“官音”的影响,保存着很多古汉语的语音特点。

“用闽南话文读音来读古韵文,特别是唐宋诗词,在平仄格律方面几乎是完全相合的,押韵的和谐程度要比用普通话或其他方言诵读更具优势。”厦门市闽南文化专家委员会委员周长楫说,闽南话文读音在厦、漳、泉三地的读音在具体腔调上有些许差异,但不影响古诗词韵律和平仄规律的和谐性与一致性。而漳州腔闽南话在海内外使用的人数,不亚于使用泉州腔和厦门腔读音的人数。

说起漳州吟诵的传统,不得不提王氏父子。据《漳州市志》记载,王履亨,漳州城区人,辛亥前后掌教郡南义学和主持上苑街两所私塾。王氏重视启蒙教育,以为“童稚之天性未漓,动以恳恻至情,其感发弥挚;晓以伦常大义,虽久远难忘”。因而取《小学》《五子近思录》为入门课,以四书五经为主课。

王履亨主持的传统塾学教学方式直到20世纪40年代仍然在漳州乡村学校中保留,其子王作人亦擅长用漳州方言吟诵古典诗文,让这门传统塾学吟诵得以原汁原味地保存下来。

今年85岁高龄的陈正统曾与王作人共事,都在《汉语大词典》龙溪地区编写组工作。撰写词目时要求工作人员核对原书,往往需要通读上下文准确判断词义,每当陈正统碰上捉摸不定的断句时,常常请王作人吟诵,作出判断。

“听他吟诵,让我回想起儿时老人言谈时脱口而出的古书原句声调,也理解了为什么古人千百年来作文刻书都不加断句。”陈正统回忆,当年,王作人使用磁带录音机录下自己的吟诵,两个月内陆续录下三盘磁带,主要有《诗经》《楚辞》和唐诗。他吟诵时,始终坚持用纯粹的漳州语音。

因担心磁带退磁失声,陈正统在二三十年间反复转录、刻盘。“我们无非是想尽可能还原这一文化遗产的本来面目,留予后人。”

斯文不坠一脉延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前辈坚守传承,令漳州吟诵群贤毕至。2020年,多名有心后辈提议,将王作人的吟诵、诵读资料加以整理,筹备出版书籍,让漳州清末民初私塾教授的闽南方言吟诵、诵读以音频形式得以保留。

洪奋强也是一名地道漳州人,他精心收集整理了数位漳州文化教育界前辈的传统吟诵录音资料。“我们模仿前辈吟诵,但在节律韵味上还是有一定差距。”洪奋强说,考虑到历史文化价值和记录吟诵声音资料的紧迫性,《闽南漳州传统私塾吟诵》一书的编写团队很快成立,包括陈正统在内的新老成员,无一不受王作人的影响,致力于传承漳州吟诵。

一边考证溯源,一边模仿推演。“当时,首都师范大学中华吟诵教育研究中心了解到我们在《诗经》中插入‘兴也’一词时,大吃一惊。他们跑了国内许多录制吟诵的地方,尚未听到这类朱熹对诗文修辞的诠释词。”陈正统说,其实,赋、比、兴在朱熹的《诗集传》等书的注中都有,吟诵和诵读仍然予以保留。

2022年4月,历时两年编写录制的《闽南漳州传统私塾吟诵》一书正式出版。该书分上下册,上册吟诵文本采用朱熹《诗集传》与《楚辞集注》,下册诵读文本采用《四书章句集注》,诵读部分除四书原文之外,还包括部分朱熹所作的引导性注释。

翻开书页,文本下均附有国际音标(宽式)标音,正文与标音部分均采用目前通行的标点符号加以断句;诵读文本不标读音,采用传统方式,用圈点断句。吟诵使用的是20世纪50年代漳州城区通行的方音,每首文本都配有一个二维码,打开手机扫码,即可播放王氏传统塾学吟诵调,便于跟读。

有抑扬顿挫,有婉转曲折,初听新鲜有趣,再听可感可敬,感念乡音亲近。全书录制时长达1000多分钟,完整保留了“闽南漳州传统私塾吟诵”文本素材。该书于不久前荣获第二十五届华东地区古籍优秀通俗读物奖。

出版同年,漳州吟诵被列为第九批漳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彼时起,冷门学科一时云涌,仅仅几段音频便得到全国台湾研究会的赞赏,也让曾经迁徙于此的游子们复诵乡音。

且吟且诵育新人

从“60后”到“90后”,一大批漳州吟诵爱好者的声音或高亢,或低沉,或跌宕起伏,他们每周相聚吟诵,绕梁的余音不绝如缕。

漳州吟诵的传承从未断层。自2006年起,漳州文庙就利用假期开办公益少儿国学班,传授经典诵读。“孩子像一张白纸,能更迅速地吸收知识。”洪奋强坦言,当时的教学环境还比较简陋,但孩子们都坚持了下来。

“孔老夫子好,老师好。”课前,全体学员向墙上的孔子巨幅画像行礼。整齐排列的桌椅是正式小学员的座位,后排旁听的观众可以自取小板凳,每堂课有七八十人齐声吟诵。

从后排到讲台,杨丽钦热衷漳州吟诵已有十余年。“人的记忆力在孩童时期发展极快,传统吟诵尤其能开发孩子的语言文字能力,提升阅读专注力。”杨丽钦是一名幼师,利用业余时间学习漳州吟诵,设计吟诵课程,并编排吟诵舞蹈节目。在她看来,培育吟诵古诗文的习惯,好比一把钥匙,随着年龄增长和理解能力提高,很快能开启大脑潜能,可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在文庙另一头同时上吟诵课的,还有国学堂孩子们的家长。与孩子们的教材不同,家长班吟诵的是有注解的《论语》,要求古文理解与吟诵并重。“许多家长在让孩子培养这门兴趣时,自己也对吟诵产生了兴趣并参与进来。这是传统文化的魅力,也是文化传承的幸事。”杨丽钦说。

近年来,漳州吟诵的爱好者们齐心奋勉,通过举办闽南童谣吟诵大赛、漳州吟诵非遗文化宣传活动、吟诵表演等方式,让这项传统文化显现勃勃生机。(福建日报记者 杜正蓝)

  • 责任编辑:钟舒云   标签: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更多>>漳州热点新闻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 许可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东南网授权法律顾问 福建合立律师事务所 毛行熙、陈武、张英琴 律师 电话:0591-87921115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