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沙古雷乙烯项目意义非凡
zz.fjsen.com 2024-03-08 08:38:14 来源:闽南日报 我来说两句
今年2月,福建省迄今为止一次性投资最大的中外合资项目——总投资约448亿元的中沙古雷乙烯项目主体工程全面动工,引发国内外媒体广泛关注。在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关怀和国家、省、市的倾力支持下,中沙能源产业务实合作在古雷结出硕果。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 一千多年前,中国的瓷器、造纸术一路西行,阿拉伯国家的天文、历法万里东来,中阿文明互通有无、启迪创新,在亚洲大陆两端交相辉映。彼时,位于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南洋航线和东洋航线交汇处的古雷半岛,是世界文明交融互鉴的有力“见证者”。 沙特是最早支持并参与共建“一带一路”的国家之一。2013年起,中国成为沙特第一大贸易伙伴。2016年,两国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合作发展驶入“快车道”。近年来,中沙不断加强在能源、基建等领域的合作,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再创新高。 而位于航道要冲的古雷半岛,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指引下,早已从“见证者”一跃成为工业文明交流的积极“参与者”,吸引了中沙古雷乙烯、古雷炼化一体化二期等多个百亿级项目在此集聚,产业合作跨越海峡两岸,甚至串联起了古雷港和波斯湾,正全力打造中沙产业合作标杆,奋力书写新时代的“丝路传奇”。 由福建省能源石化集团与沙特基础工业公司(SABIC)合资建设的中沙古雷乙烯项目,是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与沙特“2030愿景”对接的重要实践。项目主要工艺装置达到世界级规模,其前期工作也因此事无巨细。一份份商务协议、投资合同成功签署,一项项关键性审批相继完成并且顺利动工,离不开各级政府与双方企业背后长达数年的辛勤努力。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让福建中沙石化有限公司项目总监李国清记忆最为深刻的,是一场在5国同时进行的关于此项目推进的长达6个多小时的线上交流,“大家分别在中国、沙特、英国、西班牙、美国等不同的国家,时差完全不一样,互相问候的时候,有的是‘早上好’,有的是‘下午好’,有的是‘晚上好’……”李国清向笔者感叹,“这么大范围的国际性在线交流,在我这辈子当中也是仅有的,难度可以想象,但是,这也正体现了大家的诚意。”回忆起项目的洽谈过程,福建中沙石化有限公司监事连毅敏同样充满感慨,“没有条件也要创造条件!”省能化集团与沙特基础工业公司组建的8个工作小组,在疫情防控期间无法见面的情况下,开展了500多场电话会议,反复核对细节、推动项目落地,历时4年多终于完成了商务协议谈判。 窥一斑而知全豹。这些跨山越海、诚意相谈、齐心协力、共谋发展的生动片段,铺陈在中沙古雷乙烯项目推进的过程中,串联起一个个重要节点,写下了携手并进、互利共赢的崭新篇章。 乘风破浪万里航 世界石化巨擘沙特基础工业公司为何不远万里来到古雷? 据了解,在该项目策划生成的过程中,沙特基础工业公司对全球包括中国的多个石化基地进行考察,基于SABIC战略发展需要、福建省对外开放水平和一流营商环境以及古雷石化基地区位优势和完备配套等综合因素考量,最终选择落户古雷。项目拟在古雷石化基地建设年产能最高可达180万吨乙烯及下游深加工联合体装置,预计将于2026年建成。 以链为媒,古雷石化产业正在发生“聚”变。中沙古雷乙烯项目的落地,进一步壮大了古雷石化基地的产业能级,将有效助力该基地实现“芳烃-聚酯”和“烯烃-塑料”两条千亿级产业链的协同发展。 产业聚集不单是项目的“物理组合”,更有神奇的“化学反应”。李国清介绍,中沙古雷乙烯项目所需的原料,由同样位于古雷石化基地的福海创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供应。而中沙古雷乙烯项目所产的产品,将为福化鲁华新材料有限公司等诸多园区企业提供丰富的化学品资源,在基地内转化为其他产品。“项目每年生产的乙烯、聚丙烯、聚碳酸酯等各类产品,总共500多万吨,将会变成下游深加工的原料。”他指出,通过园区内上下游生产企业首尾相接、物料互通、资源互享,中沙古雷乙烯项目将促进产业链横向拓宽、纵向延伸,实现“炼化纺”全产业链发展。李国清预测,“这448亿元的项目投入,后续将带动上下游产业超2000亿元的投资。” “福化鲁华碳五碳九项目作为福建省首个也是目前唯一的碳五碳九项目,将从中沙古雷乙烯项目中获得重要帮助。”福化鲁华新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江俊明告诉笔者,中沙古雷乙烯项目将为碳五碳九项目带来每年约20万吨的增量原料供应,以及20亿~30亿元的新增产值,并助力其产业结构优化。 随着国内近几年大型乙烯项目上马,乙烯产能逐步扩大,但高端聚烯烃等产品仍需大量进口。为推动经济发展行稳致远,必须不断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同舟共济扬帆起,乘风破浪万里航。中沙古雷乙烯项目正是契合这一发展需求的重要一环。连毅敏介绍,该项目采用19项全球领先技术,坚持世界一流的安全、绿色、环保标准,能源利用、三废排放、碳排放指标均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其中,SABIC的4项专利技术为国家鼓励类重大技术,可生产高附加值产品,将降低高端化工品对外依存度,保障我国能源安全、产业供应链安全,对推动古雷石化基地建成世界一流绿色生态石化基地具有重要意义。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石化产业项目普遍投资量大、建设周期长,各要素之间上下贯通、左右衔接,相互制约并相互促进,是一个庞杂的系统工程。因此,政府服务效能直接关系着项目建设和企业发展质效。 为满足中沙古雷乙烯项目对乙烯原料的需求,福海创公司正有序推进原料适应性技改,对现有装置进行瓶颈技术改造。为了缓解企业资金压力,古雷开发区用“真抓实干”兑换“真金白银”,指导帮助福海创和奇美化工公司成功申请到2023年“企业技术改造设备投资补助资金”等共1900余万元。适应性技改项目建成后,福海创公司的原料综合利用率和产品附加值将进一步提高,且每小时可为中沙古雷乙烯项目提供100吨左右的乙烯生产原料。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古雷开发区面向全国乃至全球的“邀请函”。在国家、省、市的关心支持下,古雷开发区持续深化拓展“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以“产业发展项目建设增效年”活动和“七比一看”竞赛为抓手,在优化工作机制、深化“放管服”改革、强化服务意识上深耕细作,加快打造集聚两岸资源要素有全球竞争力的产业基地。审批速度快。实施职能部门一体化管理,将374项与企业准入和项目落地建设相关的审批服务事项集中到区行政审批局统一审批管理,实行“一枚印章管审批”“一个窗口”清单化服务。协调机制优。成立石化园区协调办,统一协调解决企业落地建设及生产运营中遇到的困难问题,形成“一般问题联络员协办、专业问题职能部门承办、重点问题联席会议合办”的快速响应体系。服务意识强。围绕项目落地、推进建设、持续发展等各个阶段,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妈妈式”服务,明确一个重大项目、一个工作专班、一张“两单一表”的“三个一”工作机制,定人、定时、定事,压实责任、精准发力,以高质量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高效衔接空间规划和产业布局,古雷开发区“头”壮“尾”长,集群绽放。目前,全区共有已投产项目15个、在建项目12个、签约项目12个。园区内,上下游企业间原料及产品互转互通,努力将每一滴油“吃干榨净”。园区外,化工产品通过高速公路和港口码头售往全国各地,并远销俄罗斯、土耳其、巴基斯坦等多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被广泛应用于人们的生产生活领域。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在这片营商沃土垒就的发展高地上,越来越多的优质企业扎下根来、茁壮生长,成为建设世界一流绿色生态石化基地的重要力量。(卢冠琼 詹照宇 柯少如)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