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林亚艺:闭门造“龙舟” 用以寄乡愁

zz.fjsen.com  2024-04-29 08:29:18    来源:闽南日报   我来说两句

在闽南地区,龙舟文化已有百年的悠久历史了。每到端午节,赛龙夺锦的鼓点便在漳州大地擂响,江河上千桡摇动,龙舟竞发,旌旗招展,热闹非凡。对于那游弋江中的青、红、黄、蓝、白、黑等各式深具闽南特色的龙舟,人们已经习以为常。不过,做工精细,身长不过一米来长,按比例缩小的龙舟模型,你见过没有?

近年来,“80后”“造船匠”林亚艺只要一有空就在家里制作龙舟模型。尺寸虽小,但“五脏”俱全,其工序与制作大龙舟相差无几。两年来,凭借精湛的手艺造船50余艘,成为一众龙舟文化爱好者趋之若鹜的珍宝。

近日,记者来到林亚艺家中,倾听他与龙舟的不解之缘。

半路“出家” 只为带走乡愁

来到林亚艺的客厅中,记者当即被陈列柜中的龙舟模型所吸引。16个座位的龙舟模型约76厘米长。船身、船桨、船舵均由林亚艺手工雕刻拼装而成,而船身上的花纹更是以漳州龙舟风俗样式进行绘制。

刨木、雕刻、拼装、打磨、绘图、上色、上油……一根胡桃木经过十几道工序后摇身一变,成为一条精致的纯手工龙舟模型,每道看似复杂的工序对于林亚艺这位半路出家的“木匠”来说已是游刃有余。

“虽然只是按照15:1的比例进行复刻,但龙舟模型比普通龙舟的制作更考验功夫和耐心。”林亚艺说。

除了造型考究外,花纹样式也是参照家乡风俗文化特色进行复刻。以林亚艺所在的浦头社为例,浦头大庙(即崇福宫)作为浦头社居民的祖庙,其代表的龙舟为青龙舟,龙头、龙尾和船身皆为绿色,船尾一侧画着莲、香、戟、磬四样东西,寓意“联乡吉庆”;另一侧则画着斧头、蝙蝠、弓,取自崇福宫的闽南语谐音,代表“崇福宫”龙舟队。

手工制作,其实并不是林亚艺的老本行,缘何跨界“造船”,他坦言,只是为了记住乡愁。

“在我记忆的深处,乡愁是那一艘艘在浦头港上竞渡的龙舟。它承载着儿时的欢笑与激情,见证了家乡的温暖与热闹。每当想起,那激昂的鼓声仿佛在耳边回响,乡亲们的呐喊声依旧清晰。”现年38岁的林亚艺是土生土长的漳州人,在他的童年记忆里,划龙舟、习龙拳、练水性,是每个男孩子的必修课,而他的龙舟情结,源自他的出生地浦头港。

现如今的浦头港仅仅是漳州地区一个不甚起眼的地名,而在历史上,它曾是九龙江西溪上的一个重要港口,是漳州城区连接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对于从小听着老一辈人讲述浦头港辉煌历史的林亚艺而言,家乡于他有一种说不出的自豪感。

2010年,从事木材生意的林亚艺将事业重心转移至上海。为了带走对家乡的回忆,他便萌生了制作龙舟的想法。在林亚艺断断续续的摸索与制作中,历时四年,他的第一艘微型龙舟终于在上海制作而成。

坚持“造船” 助力文化传承

“从目前的史料记载来看,漳州的龙舟文化仅有百年,但从老一辈人口中流传,浦头港人对舟的广泛应用可以追溯到明朝中叶。”林亚艺告诉记者,在明代中后期,随着月港成为当时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位于漳州府东门外的浦头港迅速发展起来。

“浦头港既是港,也是市。”根据林亚艺的描述以及记者查阅资料了解到,浦头港旧时也称为浦头市,其范围东至田丰村,北至塔后、上厝各乡村,南至后田村,西至新行街,盐鱼市、米市、粉街、枕头街、柑仔市等街巷皆在此。“在古时浦头港两岸居民,几乎家家户户必备小土船,这些小土船在浦头港的历史长河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不仅用于水道运输生活物资,同时在遭遇洪涝灾害时,也经常用来作为救援以及维护河堤的交通工具,最终成为最原始的浦头港龙舟的原型。”林亚艺说。

随后,记者根据林亚艺的指引,前往芗城区巷口街道浦头港北侧的浦头大庙(崇福宫)走访,庙中保留的明万历年间的古碑中记载:“大庙码头公议凡渡船在此停泊者每日头摆渡布施钱四十文,二摆渡布施钱二十文,以为香火之费,不得违误。”浦头港往日的繁华从碑文上可以找到蛛丝马迹。

时过境迁,作为浦头港原貌的最后一代见证者,林亚艺回想起记忆中的家乡原貌,不免发出感叹,而眼见浦头港因日新月异所带来的文化与记忆的流失,林亚艺也希望为挽回乡愁出一份力。

第一艘亲手制作的微型龙舟,不仅成为常年定居在沪的林亚艺的思乡之物,也成为他传播家乡文化的媒介。“不少外地朋友在看到我制作的微型龙舟后,继而也对闽南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近几年来,不少外地朋友慕名来漳观摩龙舟赛,我想这便是家乡文化的魅力吧。”林亚艺说。

2022年后,眼见上海公司的运营上了轨道,林亚艺有了回乡发展新事业的想法。回漳投资后,想到之前制作的微型龙舟留在上海,十分想念,便决定着手再造一艘。从起初的半个月,到如今的一周,造船工期逐步缩短的同时,他的手艺也日渐精进,同时也吸引了不少人上门求购。

“上门订购龙舟模型的大多是当地创业者或者闽南文化的爱好者。因为龙舟在闽南地区被赋予顺风顺水的寓意,因此,微型龙舟得到不少人的青睐。”林亚艺告诉记者,虽然制作微型龙舟费时耗神,所得的利润也并不高,但随着一艘艘微型龙舟的交付,客户带走的不单是模型,更是属于闽南的文化,每每想到此处,林亚艺便不觉得累,也不会感觉枯燥。截至目前,林亚艺已卖出40余艘微型龙舟。

林亚艺表示,传统文化在于传承,未来,他还会坚持制作龙舟模型,而且会不断改进制作工艺,精益求精。“希望通过我的作品,为家乡的文化传承出一份力,也希望更多的年轻人通过喜欢龙舟,转而关注和传承本土的传统文化。”林亚艺说。(闽南日报记者 许文彬)

  • 责任编辑:钟舒云   标签: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更多>>漳州热点新闻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 许可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东南网授权法律顾问 福建合立律师事务所 毛行熙、陈武、张英琴 律师 电话:0591-87921115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