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湖林古珍山 馥郁茶香百年
zz.fjsen.com 2024-09-24 19:38:27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湖林茶山 金秋九月,是采摘秋茶的好时节。在华安县湖林乡,茶农们开始忙碌起来。当地人大多认为,秋季天气凉爽,可以促进茶叶内部芬芳成分的生成与集聚,孕育出令人陶醉的馥郁芳香。 华安县茶叶栽培历史悠久,制茶工艺精湛,文化底蕴深厚,湖林乡位于华安县北部。在《华安县志》中记载:“据传唐代开始,仙都、茶烘(今华丰)、珍山(今湖林)、已有产茶。”相传珍山乡(今湖林)林启张承祖业大开茶园种植乌龙茶,至清乾隆18年(公元1753年),茶叶大获丰收,扩建茶厂,茶叶生产初具规模。 如何把一片片“绿叶子”发展成助农增收的“金叶子”?近年来,湖林乡坚持党建引领,立足本土气候、地理等优势,着力提升茶叶种植和生产加工技术水平,不断发展、壮大特色茶产业,为乡村振兴和农村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守“旧” 古法制茶的艺术 走进湖林乡石井村秋韵家庭农场,一股浓郁的茶香扑鼻而来,那是手工炒茶独有的韵味。家庭农场的主人陈金秋深知,手工茶之所以珍贵,不仅在于其独特的口感,更在于每一道工序背后所蕴含的匠心与汗水。 “铁观音是华安茶叶的一个品类,一斤茶的价格从十几元到上百上千元都有。”聊到茶,陈金秋打开了话匣子,“种茶制茶24年,一直都是做手工茶,也没有扩大种植面积,因为管不过来,怕茶不好。” 传统手工制茶,只靠一双手,不像现在茶叶加工多用机器。陈金秋边说边演示,通过双手与茶叶接触,制成的茶叶凝聚了手工制茶人的心血,做出的茶带过手掌的温度,清香四溢。 2009年,陈金秋自费外出学习制茶技艺,先后经人介绍多次才得以跟随制茶大师学习技艺,陈金秋回想当时的自己“只能看,恨不能用自己脑子能录像”。在华安茶叶市场受到冲击的那几年,陈金秋的茶依旧受茶客追捧,炒制的毛茶可卖到100元一斤。 陈金秋的茶,不仅在制茶工艺上下功夫,在茶园管理上也颇费功夫。他的“生态茶园”,若不仔细观察,可能会被误以为是一片普通的灌木丛,这便是“生态茶园”的独特之处。人工锄草、施用有机肥,这直接导致陈金秋的生态茶园种植成本是普通茶园的十几倍。尽管生态茶园高成本、高投入,陈金秋却丝毫不后悔。 “我的茶之所以受到称赞,也因为石井村本身的资源好、环境好,生态茶园才能搞得好。”在陈金秋看来,华安茶有故事、有文化内涵,石井村生态资源又好,作为村里的一名党员,他有义务将石井村的茶产业发展壮大。 在他的带领下,茶农开始重视茶叶的品质,从精心管护茶园做起,学习先进的种植技术与管理方法,努力提升茶叶的产量与品质。 宠“新” 闯出茶叶新市场 在湖林乡,前坑村仿若镶嵌在盆地中的世外桃源,清爽宜人,在青山茶园间,房屋灰瓦白墙,村中的钱文化园似一枚放在碗里的铜钱,格外引人注目。 有这样的记载:居前坑者,黄性(圣)明,当时茶叶闻名,销往东南亚等地。社里三座古厝(厝尾林、张厝垅、内深)均出过万金、银碗银筷等,名震周边乡里,所以有“钱坑”一说。小巧玲珑的村子里,仅有20多户茶农,茶叶种植面积却达1300多亩,其中,黄爱珠的茶园就有300多亩。 在前坑村新久红茶叶专业合作社内,黄爱珠这个名字与不断尝试的新品种紧密相连,成为当地村民心中的一位“带头人”。她不仅是一位茶农,更是积极开发新产品、拓宽市场边界的先行者。 幼年的黄爱珠,小小的人背着沉甸甸的竹篓,跟随父亲穿梭于茶山之间。从爷爷辈开始,对茶叶的热爱与执着代代相传,直至黄爱珠这一代。铁观音茶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乌龙茶类的代表,一直以来,华安铁观音以香气浓爽持久、滋味醇厚回甘的口感赢得了省内外消费者的好评,也逐渐成了华安茶产业的亮丽名片。 “2014年起越来越多人加入种植铁观音行业,竞争不断变大,再加铁观音的消费群体限制在单个地区,华安的茶叶市场受到冲击。”2000年开始培育铁观音苗带领村民种植铁观音的黄爱珠决心要另找出路。 为了找到适合前坑村种植的新品种,又得考虑到消费者能接受的口味,十几年来黄爱珠不断尝试新品种,花费三万多元从一千多米海拔上买苦茶回家试种,不停试种、不停失败,最后只剩下枯掉的苦茶枝干仍留在家里不舍得扔。 “成功当然好,失败就当曾经有过。”2018年,黄爱珠在自家茶山上率先试种紫玫瑰,经过几轮品种更新,在2023年底黄爱珠才将紫玫瑰制作出清香型茶叶,但她仍觉不够,一再打磨,后在今年春茶中推出的“玫瑰佳人”深受消费者喜爱,售往广东、上海等地。 黄爱珠试种紫玫瑰成功后,前坑村民相继跟种。“用我们这里的话来说,叫‘依样画葫芦’今年这批紫玫瑰春茶确实惊艳,成品外形肥壮、滋味鲜浓醇厚,这让我们村里茶农有了更多品种选择。” 截至目前,前坑村种植紫玫瑰已有100多亩,村民还在陆续翻种茶园,黄爱珠表示:“以后我还会继续尝试更多新品种,希望能进一步增加我们前坑村茶产业的竞争力,让村里人都赚到钱。” 对“标”茶叶转型又升级 今年春茶,陈木荣接到了一笔共计30万斤的订单,这笔订单量由陈木荣与合作社的茶农一起完成。“如果以后有机会,我还是会让村里人一起建设标准茶园,这样才能多赚点钱。” 2000年,吉土村开始大面积种植茶叶,至2012年全村茶农达到高峰的160多家,但随后茶叶价格走低,市场疲软。吉土村民陈木荣家里堆积着大量市价仅六七块钱一斤的干毛茶,即便是自己拉着茶叶到市场上叫卖,销量也不好。吉土村茶农面对这种情况束手无策,逐渐有茶农退出茶叶种植,选择外出打工。 随着茶市场遇冷,吉土村党支部根据茶叶市场发展形势在2014年提出改扩种新品种金观音。陈木荣立即响应,新翻原有茶园,种上金观音幼苗,其他村民受到影响也慢慢翻改茶园,试种金观音。2016年,吉土村茶农每年以300—500亩的改种面积递增,至今形成有金观音3200亩,成为华安县最大的金观音生产专业村。 金观音干毛茶虽然不愁销路,但如何获得更好的收益,陈木荣一直在思考。2021年陈木荣偶然得到一个机会——建设符合欧盟标准的茶园,他毅然选择将120亩茶园全部投入。 年年检测,次次失败,指标未能达到要求。每次数千块的检测费用,高达300多项的检测项目,精确到0.01kg/mg的定量限,让许多茶农望而却步。但陈木荣就偏跟“标准”杠上,将“活水”到自家高山茶园,聘请工人手工拔茶园里的杂草,从仅有的几种生物药里挑选购买……不断提高的成本让陈木荣没有“回头路”。 “每㎏呋虫胺超出定量0.006mg,我几天几夜睡不着,翻来覆去地想,到底差在哪里。”最后实在想不到了就打算把农具都换新的,死马当作活马医。最后真成了,2023年春茶采摘季,陈木荣的120亩金观音各项指标均达到欧盟标准,每斤干毛茶比非“标准”茶叶价格上高了20多元。 在带村民共富上提高茶叶检测标准上,陈木荣不遗余力,为此,他创建了华安县茶语清心茶叶专业合作社,周边的湖林、大坪等5个村100多户茶农纷纷加入。 一片茶叶带着更多文化根脉的传承,让一方乡土充满活力、生机勃勃。湖林乡聚焦产业发展,以乡村振兴为抓手,大力发展茶产业,小小茶叶已成为当地村民们增收致富的支柱,促进乡村发展,激发乡村活力的金叶子。(陈蕾 郑雪娟 文/图)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