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创年货”带来新“年味儿”

zz.fjsen.com  2025-02-17 08:39:39    来源:闽南日报   我来说两句

从图书馆到博物馆,从古城到非遗传习所,盘点刚刚过去的春节,漳州各大文化地标不仅活动精彩纷呈,文创产品也频频“出圈”。以毛绒麻糍、地标冰箱贴为代表的“文创年货”成为消费者争相抢购的爆款,也成为社交媒体上的热门分享对象。

与传统年货相比较,“文创年货”更突出文化内涵和创意设计。韵味浓厚、独具特色,吸引不少市民游客带上创意走亲访友,引领拜年新风尚。

城市文化的创意表达 “漳州味”文创吸睛又吸“金”

春节期间,漳州古城累计接待人数137.25万人次,同比增长25.24%。位于漳州古城的各个文创店、书店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充足备货。

在古城泮池边,漳州市文创中心以琳琅满目的商品迎接游客。除了蕴含土楼、八卦楼、文庙等建筑元素的文创产品,带有花砖、圣杯、闽南语侨批等独特“漳州味”的文创产品也广受追捧。

“进店的人几乎没停过,我们补货的速度都快赶不上游客购买的速度了,销量直接翻倍上涨。”文创中心店长黄惠玲介绍,春节期间店里最受欢迎的还数带有漳州标识的冰箱贴,比如一款将文昌门、灵通山等12处景点结合“漳州”字样的冰箱贴,卖出了近200个。

除了景区文创店,博物馆也是游客购买文创产品的重要场所。位于市博物馆出口处的“漳博”文创空间,通过各种设计新颖、贴合中式审美的文创产品,为游客的文化之旅留下印记。

记者在“漳博”文创空间看到,具有漳州特色的拼图、帆布袋等文创产品数不胜数。仿制素三彩摩羯形瓷盖盒、米色白釉刻牡丹纹瓷花觚等馆藏漳州窑的摆件精致小巧,以漳州窑五彩罗盘航海图纹瓷盘样式作背景的时钟实用大气,以漳州市花水仙花为原型的玩偶萌态十足。春节前夕,文创空间还特别推出“水仙瓷韵”文创礼盒,内含以水仙花为主题的陶瓷香插和花瓶摆件。

“漳博”文创空间负责人陈思越介绍,春节期间,市博物馆文创产品销售量近2000件/套,销售额增长40%。

非遗传承的创新思路 “年味儿”文创增添节日氛围

木版年画“走出门”,化身冰箱贴进入百姓生活;八宝印泥的容器设计融入现代审美,增强时代表达……从春节到元宵,传统技艺与现代创新不断碰撞出绚丽火花,为市民游客带来丰富文化体验的同时,更赋予非遗新的生命力。

春节期间,漳州古城“非遗一条街”游客熙熙攘攘,带有“福”字、蛇元素的剪纸和木版年画等融合了春节元素的非遗文创产品,凭借独特的文化魅力和精湛工艺,成为热门商品。

步入“八宝印泥”体验馆,印有“得偿所愿”“吉星高照”“前程似锦”等吉祥话的相框文创产品映入眼帘。“这些字都是用八宝印泥印制,您也可以现场亲手制作八宝印泥,体验从原料到成品再到运用的奇妙旅程。”店员告诉记者,漳州八宝印泥有限公司于去年9月正式入驻古城,不仅推出DIY体验和八宝印泥特制集章打卡活动,还上新了含有朱砂球、笔、八宝印泥的“敖读册”礼盒,寓意“有求必应”。春节期间,印泥熏香礼盒和以“八宝印泥”为主题的明信片、手机扣备受消费者青睐。

剪纸、木版年画与八宝印泥具备同一个特点——红。红色的非遗文创产品将年味彰显得愈发浓厚,既增添了深厚的节日氛围,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了创新性表达,让消费者在感受非遗独特魅力的同时,为提振漳州文旅消费注入了新活力。

漳州美食的拟人玩法 “互动性”文创拉满情绪价值

“这是我们自己做的‘发糕’,古早红糖味的,捏一点给你试一下。”“来,请你‘呷发糕’,让你年头发到年尾!”

今年春节,不少网友在社交平台上传在漳州古城“MUA吉文创”摊位的购物视频。视频中,身穿围裙的店员从蒸锅中拿出一只发糕玩偶,像对待真实的发糕一样,边与顾客交流,边进行加工。

“MUA吉文创”摊位上,除了“新鲜出炉”的“发糕”,还有自带表情的“麻糍”、粉白相间的“红龟粿”、圆圆乎乎的“豆脯饼”。这些漳州古早味美食化身可爱的毛绒玩偶,配上“过家家”的烹饪形式,将情绪价值拉满,成为炙手可热的新春“年货”。

“这个卖法太有意思了,不仅能让游客记住漳州美食,还能把这份‘美食’带回家。”专程前来购买的游客林女士说道,“从去年国庆他们推出毛绒麻糍我就留意到了,这么可爱的玩偶和售卖方式,非常吸引网友关注,现在一出新品我就会第一时间来打卡。”

“春节前十天左右,我们的产品就进入热销状态,很多游客慕名而来,一些在外地工作学习的漳州人也会从线上购买,作为年货送给亲朋好友。”摊主莉莉表示,春节期间,仅毛绒麻糍就卖了800只左右,春节前新推出的毛绒红龟粿,由于原本只打算在春节销售,只订做了500只,结果春节前就已经卖掉了快一半,到初七便已售罄,目前新一批货已在赶制中。(闽南日报记者 林依妮)

  • 责任编辑:钟舒云   标签: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更多>>漳州热点新闻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 许可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东南网授权法律顾问 福建合立律师事务所 毛行熙、陈武、张英琴 律师 电话:0591-87921115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