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装水泥“种出”了1148万棵树
zz.fjsen.com 2025-02-20 08:40:58 来源:闽南日报 我来说两句
近日,记者从市住建局获悉,2024年漳州市共使用预拌混凝土1009.68万吨、预拌砂浆24.6万吨。这些用量,可折合成散装水泥340.57万吨。这意味着可减少向大气排放粉尘16.8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0.67万吨,实现综合经济效益达2.19亿元。若按照一棵树一年可吸收二氧化碳18千克计算,相当于种植了1148万棵树。 “散装水泥是相对袋装水泥而言的,从工厂生产出来后直接通过散装罐车运输到中转站或用户手中的水泥就是散装水泥。”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用传统塑料编织袋包装水泥,每万吨袋装水泥需要包装袋20万只,这些包装袋需要由45吨石油提炼塑料而成,还要消耗煤炭、电、水等资源。同时袋装水泥在运输、储存、使用等环节极易破损撒漏,损耗率约为4.5%,不仅浪费能源,还会增加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排放。而散装水泥在生产、运输、使用等环节均处于密封环境下作业,并采用可重复使用的专用容器、专用运输工具代替一次性水泥包装袋,不仅节约包装材料、避免运输途中水泥破损或变质,还能减少环境污染和能源损耗。 值得一提的是,漳州散装水泥生产各环节全部使用机械化、自动化操作,与传统袋装水泥的作业环境相比,不仅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降低作业环境粉尘污染,在施工中还能有效避免工地扬尘污染,助力提升空气质量。 此外,散装水泥的集中使用还促进了工厂化方式生产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等新兴行业的产生。新型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采用计算机程序控制成分配比,形成了一套可追溯的质量保证体系,避免了现场搅拌过程中受人为因素影响造成的建筑质量隐患,保证了建筑物质量安全。用散装水泥集中搅拌的商品混凝土建筑工程项目被誉为“放心工程”。 为保障漳州市散装水泥行业健康发展,市住建局积极采取“双向延伸、双向联动”工作方式,加强预拌混凝土行业质量监督抽查抽测工作,并以“四不两直”方式直达预拌混凝土企业生产现场,从混凝土质量安全管理、资质动态核查等七个方面加强监管,防止不合格的预拌混凝土使用到建筑工程,确保全市建筑工程质量。同时,漳州市禁止芗城区、龙文区、高新区、长泰区、龙海区等规划建成区新开工建设工程项目现场搅拌砂浆,鼓励工程建设项目使用通过绿色建材产品认证的预拌砂浆;今年12月31日起,全市将全面禁止建筑施工现场搅拌砂浆(抢险救灾工程、农村村民住房建设、家装等小型建设工程除外),要求建筑砂浆采用预拌砂浆,进一步促进城市散装水泥的集中化使用,提高建设工程质量和效益。 下一步,市住建局将继续坚持问题导向,积极落实行业监管责任,并加快推动行业标准化建设和专业人才培育,凝聚合力促进漳州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记者 蔡柳楠 通讯员 王彦)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