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美歌唱家黄郑莺悦:从九龙公园走向国际声乐舞台
zz.fjsen.com 2025-02-22 09:31:56 来源:闽南日报 我来说两句
近日,由遇知音漳州组委会主办的“情感回响”公益音乐会,在漳州市图书馆上演。聚光灯下,旅美女高音歌唱家黄郑莺悦为市民们带来了一场跨越东西方的经典音乐之旅。 宛如天籁,直击人心的女高音,令现场观众惊叹不已:“简直能穿透屋顶!”而这场音乐会,只是这位漳州姑娘在音乐旅程中的一个小小缩影。 音乐启蒙 从闽南语歌里觉醒天赋 黄郑莺悦的音乐之路,始于平凡生活的烟火气。幼时,电视机里的闽南语歌谣一响,她便跟着咿呀哼唱,而且音准极好,连转调都学得分毫不差,这让她父亲敏锐地捕捉到了她的音乐天赋。5岁时,父亲便带着她向漳州市音乐协会和少年宫的名师拜师学艺。 “小时候,音乐对我来说是一种快乐,一种表达。”黄郑莺悦回忆道,在那个无忧无虑的童年里,她不仅学会了唱歌,更学会了用音乐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小小年纪,稚嫩的歌声里已透出对旋律的掌控力。彼时,在九龙公园举办的少儿歌手大赛便是她最初的舞台。 “那时练歌全凭自觉,放学回家书包一丢,先唱个尽兴。”黄郑莺悦回忆。变声期后,声乐老师认为她的音域有成为女高音的潜力,具备走向专业道路的基础。然而,她的艺考之路并不平坦,在提出参加艺考的想法后,质疑声也随之涌来。 “以前大家都觉得,文化课不差,何必走‘艺术捷径’?”回忆起当年的“舆论环境”和对艺考的刻板印象,黄郑莺悦早已释然。幸运的是,父母成了她最坚实的后盾,给予了她无条件的支持。天赋需专业灌溉,方能破土而出。 相较于其他从小受过系统教育的艺考生,在一年的艺考备战中,黄郑莺悦每天起早贪黑、“生啃”硬背,恶补乐理、音乐史等别人早已学过,而她甚感陌生的音乐知识。母亲更是亲力亲为,陪着她飞赴上海拜访名师,辗转全国各地参加艺考。“打飞的”,赶动车,成了母女俩共同的“战斗回忆”。 功夫不负有心人,凭借自身的天赋与努力,黄郑莺悦在18岁的夏天收到了华东师范大学音乐教育专业的录取通知书,正式走上专业道路。 海外深造 从“唱”到“演”的跨界突围 本科阶段,黄郑莺悦在国内接受音乐教育,打下了坚实的专业基础。大三时,命运的齿轮再次转动,一个前往美国交换学习的契机让她接触到了西方歌剧的声乐表演,再次改变了她的音乐人生。 在国外的声乐教育体系中,理论知识的要求更为严格。不仅要深入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以及作品背后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内涵,还需要演唱者掌握英语、德语、法语、意大利语等多种语言,做到会说、会写、会读。“唱《蝴蝶夫人》要懂意大利语的元音连读,演《卡门》得揣摩法语台词的气口。”她形容,这如同“用声音雕刻角色”。 本科毕业后,黄郑莺悦决定继续深造,前往美国天普大学学习声乐表演,并取得硕士学位。而后,她又踏入美国堪萨斯大学,继续攻读声乐表演博士学位。在海外求学的岁月里,她不断打磨自己的演唱技巧,提升艺术表现力,逐渐成长为一名成熟的女高音歌唱家,还获得过俄罗斯国际声乐比赛金奖、伦敦古典音乐比赛金奖等荣誉。 去年,黄郑莺悦首次尝试导演了歌剧《阿尔玛和夜访者》,作为导演,她要对整部戏的表演进行统筹调度,每一个细节都需要她精心把控,每一个问题都需要她亲自解决。她向记者分享道:“排一部歌剧相当辛苦,但正是这种挑战,让我对歌剧有了全新的认识,也让我成长了许多。” 筑梦之路艰苦却也清甜。对于钟爱的歌剧事业,黄郑莺悦的态度无比坚定:“比起单独唱歌,我更喜欢表演歌剧,因为有戏剧冲突,唱起来情绪起伏更酣畅。” 在美国期间,黄郑莺悦还积极投身公益活动,在美国中部的中小学进行公益歌剧表演。在演出中,她告诉孩子们在观看歌剧时,当观众喊出“Bravo”,就是对演员最热烈的喝彩。演出结束后,当一浪高过一浪、一次又一次涌向台前的“Bravo”响起,特别是孩子们天真无邪地问出:“你是真的国王吗?”“你的王冠是黄金的吗?”时,她更加坚定了传播歌剧文化的决心。 回乡传唱 将所学技艺带给父老乡亲 2月14日晚,在市图书馆的穹顶下,黄郑莺悦以一袭长裙亮相。她精心挑选了《你这冰冷如霜的人》《在幽暗的松树林里》《在水一方》等一系列东西方经典曲目。从西方歌剧的经典咏叹调,到中国民歌的动人旋律,高亢动人的女高音在空气中跳跃、穿梭,直击每一位观众的心灵深处,令现场观众不禁发出阵阵惊叹:“这高音,牛!” 当《Until Now 直到现在》的旋律流淌,庄周梦蝶的东方哲思与西方歌剧交织,台下白发老者与稚童一同屏息。这首为黄郑莺悦量身定制,并在国际上获奖的作品,是她献给家乡的“音乐情书”。 “我想告诉大家,歌剧不是只能在大剧院里欣赏的‘阳春白雪’,也可以离我们很近。”黄郑莺悦告诉记者,之所以把音乐会的地点选择在漳州市图书馆,是希望让音乐与市民们的休闲生活“更近一些”,让更多的人能够走进歌剧的世界,领略古典音乐的美好。 当日下午,黄郑莺悦还在市图书馆举办了公益大师班。在大师班上,她与我市的音乐从业者和爱好者们互相交流,分享自己的音乐心得。她结合自身丰富的舞台实践经验,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作品演唱中的诸多难点和技术要点,并亲自进行示范演唱。在她的引导下,学员们仿佛打开了一扇通往音乐殿堂的新大门,对音乐的理解和感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漳州是我的根,我在外面学到了很多,就想把这些带回给家乡的人们,让大家知道,歌剧不是高高在上的,歌剧演员也是普通人,也是三百六十行中的一种。”谈及回乡举办音乐会和大师班的初衷,黄郑莺悦告诉记者,她深知,自己的一切成就都离不开漳州这片土地的滋养。因此,她始终怀揣着一颗感恩之心,希望能够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和技艺带回给家乡的父老乡亲,让家乡的朋友们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歌剧和古典音乐,从而打破人们对歌剧“高大上”“有门槛”的固有认知,让歌剧这门艺术走进寻常百姓家,成为人们生活中一抹亮丽的色彩。(闽南日报记者 肖颖婧 实习生 王庄儿)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