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握“法宝” 漳浦全力助企纾困解难题

zz.fjsen.com  2025-02-26 16:04:17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东南网漳州2月26日讯(通讯员 林惠卿 王大鹏 张树聪)新春佳节刚过,位于漳浦县绥安工业区的福建美一食品有限公司内一片热火朝天的生产景象,车间里机器轰鸣,工人们忙碌地穿梭其间,正忙着赶制下一批的订单。

看着火热的生产场面,总经理陈云海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多亏了绥安工业区的干部,解决了我们的用水用电问题,现在生产完全不受影响了!”

福建美一食品有限公司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从事冻干大健康食品研发和生产,总投资额1.5亿元,占地3.5万㎡,现拥有9条国际先进的智能化、自动化真空冷冻干燥生产线以及15个10万级GMP生产和包装车间,连续多年荣获漳浦县突出经济贡献企业。

就在几个月前,美一食品还因用水用电问题而愁眉不展。

“水压低、出水量小,企业的生产线经常在每天下午三四点被迫停工。无奈之下,我们只能用蓄水池蓄水,并启用增压泵增压,严重缺水时甚至动用龙睿集团的绿化车进行运水供水,再加上电线经常发生故障,给企业生产造成极大的障碍。”在绥安工业区一级主任科员蓝伟斌日常的“三进三访”工作中,陈云海向他倒起了“苦水”,希望他能协调解决这一难题。

了解到这一情况后,蓝伟斌马上对美一食品附近相关企业的用水用电问题进行走访调研。经过调研,他发现国道西侧片区的同溢堂等20余家企业都普遍存在水压低、水量少、用电难等问题,且涉及的企业大都是漳浦纳税大户,属优质企业,这让蓝伟斌深深意识到解决用水用电问题迫在眉睫。

回到单位,蓝伟斌马上把相关问题汇报给工业园区相关领导,并牵头组织现场办公,召集相关部门和企业代表共同协商解决方案。经过实地踩点调研,查找到企业用水用电难的根源所在——水压低主要是自来水管道小,直径只有63.3mm,并且还是传统的镀锌管,导致出水量小;用电故障则是因为专变用户产权设备老化,树线矛盾等导致用电故障。

找到问题的根源才能有的放矢。绥安开发区协同水务和供电所进驻一线,列出工作计划表、线路图,实地踩点,经过实地勘察和多次讨论,制定了自来水管道改造的初步方案,组织实施绥安工业园国道西侧片区给水改造工程。该工程投入250万元,项目总长1600米,采用DN300球墨铸铁管,建成后可以为该片区二十几家企业日供5000吨的自来水,满足该片区的企业用水要求。针对经常性出现用电故障难题,绥安开发区主动对接供电公司和片区供电所,现场查看公用线路并协助专变用户美一食品有限公司巡查产权设备线路设施;积极配合停电进行检修,并砍伐线路周边的过高树木,及时消除因树障引起线路故障的隐患。至此,国道西侧片区20余家企业生产生活用水中出现的水压低、供水量不足、用电难等问题也得到彻底解决。

“用水、用电问题解决后,企业产能提高了,成本降低了,企业发展走上新的快车道。”陈云海感慨道。

在“三进三访”活动中,助力企业纾困的还有漳浦台创园管委会的干部们。

作为首批国家级台创园之一,成立于2006年的漳浦台湾农民创业园是闽台现代农业交流合作的桥梁之一,承担着探索两岸农业合作的新机制、新模式的重要使命。园区规划面积30万亩,核心区面积5万亩。核心区聚焦发展蝴蝶兰产业,汇聚了大量的蝴蝶兰种植企业。

自“四下基层、三进三访”工作制度开展以来,台创园管委会领导班子高度重视,带头在园区企业中陆续开展走访。

“园区内主干道路坑坑洼洼,运送花盆时花盆会被磕破。”“沿路的路灯太暗,加班太晚都不敢回家。”……

走访中,台创园管委会副书记林汉辉和纪委书记林颖娟的随访日记里,记着台创园核心区主干道沿路多家企业主的“抱怨”。

收集到问题后,园区领导马上组织专业人员对道路破损和路灯损坏情况进行详细勘查,发现修建于2018年的该道路由于长期重型车辆碾压以及雨水侵蚀,导致路面结构受损,再加上路灯设备老化、线路故障,造成照明不足,不仅影响周边企业的出货运输,还给出行工人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

了解到情况后,考虑到在推进建设过程中不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和日常出货,管委会协同施工方精心安排施工计划,采取分段施工、错峰作业的方式,优先修复企业出货必经路段,并在施工区域设置明显的警示标识和临时通行便道。针对路灯维修,施工人员利用周末时间全力赶工施工,进行材料准备和线路检测、路灯更换和调试,以保障夜间照明,并争取在蝴蝶兰年宵花销售旺季来临之前,道路破损和路灯损坏问题均得到解决。

“道路平坦了,路灯亮了,出货方便了,路过买花的人多了。”漳州森美园林绿化有限公司负责人翁伟明开心地告诉笔者,得益于道路和路灯的修复,今年的年宵花销售从去年的11万株增加到14万株,企业也更加坚定了在当地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去年7月底,漳浦县委办公室印发《在全县实行“四下基层、三进三访”工作制度的实施方案》,要求全县在编干部人手一本随访日记,进农家、访群众,进车间、访企业,进一线、访实情。其中,进车间、访企业是“三进三访”中的重要一环。

企业兴则经济兴。方案施行以来,漳浦县广大干部纷纷下沉一线,深入企业,倾听企业心声,解决实际问题。无论是企业的用水用电、道路破损,还是员工的社保问题,干部们都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迅速行动、精准施策,用实际行动共同书写漳浦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截至日前,全县各级干部已随访企业人员7140人次,累计解决实际问题1781件。

  • 责任编辑:陈志远   标签: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更多>>漳州热点新闻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 许可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东南网授权法律顾问 福建合立律师事务所 毛行熙、陈武、张英琴 律师 电话:0591-87921115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