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的“哪吒”,也火了一把

zz.fjsen.com  2025-02-27 08:53:39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核心提示

今年春节档《哪吒之魔童闹海》登顶中国电影票房总榜榜首,化着“烟熏妆”、留着“齐刘海”的魔童哪吒圈粉无数。漳州省级非遗哪吒鼓乐也于春节期间首次亮相央视,“登顶”国家级平台,向全国观众展示这一独具特色的非遗文化。

见证两岸民间文化变迁

敲击着贴有灵符的长柄手鼓,在马锣、天尺等乐器伴奏声中,吟唱漳州腔哪吒鼓乐……春节期间,省级非遗哪吒鼓乐展示活动在漳州古城北广场精彩上演,表演队伍服装统一、阵型整齐、步伐刚劲,鼓乐质朴而雄浑,给观众带来震撼的视听体验,央视对此进行了报道。

“这次参加哪吒鼓乐的队员约有70人,其中20名是8至16岁的青少年。”漳州芗城区顶岱山理事会会长吴少华介绍,哪吒鼓乐是源自闽南民间信仰的一种吟唱表演仪式,明代从道教圣地山西闾山传入漳州,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鼓乐因唱词中有“觐请哪吒三太子”而俗称“哪吒鼓乐”。

“闽南哪吒信俗包含哪吒鼓乐、巡水、踏火、巡社等内容,顶岱山至今仍传承着完整的仪式。”吴少华说,哪吒在漳州民间被称为“太子爷”或“中坛元帅”,有“威震东海”的功绩,是重要的护法神祇。顶岱山的九龙宫供奉着哪吒三太子的神像,每年农历四月初九,哪吒诞辰日必举办仪式以示纪念。

闽南哪吒信俗活动全程伴有哪吒鼓乐,哪吒鼓的乐曲有二拍子、三拍子、四拍子,有紧、慢、中板,曲式变换丰富,节奏多样,保留着漳州地方古乐和民谣的特点,其中不乏濒临失传的古早曲调,别具艺术特色。

哪吒鼓乐见证了两岸民间流行文化变迁的历史。明清时期漳籍民众大量徙台,就在岛内很多地方建庙祭拜或他庙寄祀“太子爷”。特别是郑成功收复台湾时,哪吒鼓乐也随“太子爷”一起传入台湾,台湾民众称它为“法仔鼓”。

2010年3月,顶岱山九龙宫被列为漳州市第二批对台交流重点宫庙。近年来,不少台湾信众慕名前来九龙宫参观交流,畅叙割舍不断的根脉亲情。

期待年轻人加入传承队伍

作为一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漳州哪吒鼓乐如何更好地传承下去?

日前,记者在芗城区打锡巷文衡殿看到,这里至今仍保留着清末时期的长柄手鼓、龙蛇法鞭等法器。

“哪吒鼓乐作为一种古老吟唱表演,世代都是通过口耳相传,只有歌词而无曲谱。为此,我们邀请专业的音乐老师为哪吒鼓乐配上曲谱,以便记载留传。”今年78岁的林济民是漳州哪吒鼓乐的传承人之一,土生土长的他从小就听着村里的老人在文衡殿吟唱哪吒鼓乐,耳濡目染下也学会了这门技艺。

在林济民看来,要传承好哪吒鼓乐,还需要引进青少年等新生力量,让非遗代代传承。前几年,有10多名漳州二中、漳州五中的学生加入了哪吒鼓乐非遗传承队伍,他们不定期过来学习排练,并多次在漳州古城表演亮相。

“我们每次排练或者举办活动,都会通过视频记录下来,并发到抖音、微信等平台,让更多人了解这项非遗。”芗城区顶田霞理事会理事长黄高勇说,每年农历四月初一至十一月廿七这段时间,他们每天晚上都会在顶田霞正顺祖庙吟唱哪吒鼓乐,同时手把手将这项技艺传授给年轻人。有一些年轻人通过新媒体看到他们表演的哪吒鼓乐,慕名前来学习。目前,他们的哪吒鼓乐团队共有60多名成员,其中最小的仅11岁。

作为哪吒鼓乐的第四代传承人,黄高勇从小居住在顶田霞正顺祖庙旁边,小时候为了能吃上庙里的供品,经常跟着大人一起来庙里吟唱哪吒鼓乐。在他看来,以前大家的娱乐方式比较单一,孩子们一起吟唱哪吒鼓乐觉得特别开心。现在年轻人的生活条件好了,娱乐方式很多,学习和工作的压力也比较大,能坚持下来的实属不易。他希望能有更多年轻人加入传承队伍,共同传承保护这项非遗。(福建日报记者 黄小英)

  • 责任编辑:钟舒云   标签: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更多>>漳州热点新闻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 许可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东南网授权法律顾问 福建合立律师事务所 毛行熙、陈武、张英琴 律师 电话:0591-87921115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