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和县蛙天下学会服务站养殖模式入选国家级典型案例

zz.fjsen.com  2025-03-01 09:31:15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稻 - 蛙 - 菜”种养模式

东南网漳州3月1日讯(本网记者 沈文栋 通讯员 叶圣宏 文/图)近日,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印发了《牛蛙绿色安全养殖模式典型案例》。其中,位于平和芦溪镇秀芦村的福建省水产学会平和蛙天下家庭农场省级学会服务站的“稻 - 蛙 - 菜”综合种养模式入选该案例被推广。

记者获悉,由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印发的《牛蛙绿色安全养殖模式典型案例》,目的在于提升牛蛙健康养殖技术,推动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据该案例介绍,平和蛙天下家庭农场以稻蛙综合种养为主要模式,其稻蛙菜综合种养面积达120亩,2023年,此地水稻的亩产约为500千克,牛蛙亩产则约达900千克。农场的稻蛙综合种养产值约为13000元/亩,利润大概在3000 - 4000元/亩,这为解决稻田抛荒问题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

据了解,自2023年起,在芦溪镇党委、政府以及平和县科协等单位的积极协调之下,平和县蛙天下家庭农场凭借福建省水产学会的技术支持建立了学会服务站,并引入集美大学水产学院教授张春晓等5位水产专业技术专家。2024年7月15日,芦溪镇与集美大学共同举办集美大学福建平和稻田蛙科技小院、福建省级学会创新驱动服务站、集美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基地的揭牌仪式,这进一步推动了科研院所和高校专家服务于农业农村,深化产学研合作,助力乡村振兴。

近年来,平和芦溪镇致力于探索推动辖区内农业的转型工作。其推广的“稻 - 蛙 - 菜”种养模式广受赞誉,并先后入选2024年度福建省农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2024年省级乡村振兴实操案例。另外,芦溪稻田蛙、芦溪蛙田米、芦溪咸菜等稻田立体循环农产品也在首届稻渔文化与产业高质量发展交流会上,获得稻渔全产业链产品展示展销会金奖。如今,“稻 - 蛙 - 菜”种养模式已然成为芦溪农业一块响当当的“金字招牌”。

  • 责任编辑:钟舒云   标签: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更多>>漳州热点新闻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 许可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东南网授权法律顾问 福建合立律师事务所 毛行熙、陈武、张英琴 律师 电话:0591-87921115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