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盘活撂荒地 诏安深桥镇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zz.fjsen.com  2025-04-12 11:45:31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东南网漳州4月12日讯(本网记者 沈文栋 通讯员 沈秋玲)春光旖旎,万象更新。在诏安深桥镇上营村广袤的田野间,昔日杂草丛生的撂荒地,如今早已不见了踪影,在经过现代化措施带来“华丽的蜕变”后,成了连片的甘蔗田。春风轻轻拂过,注入新活力的土地,呈现出了一派绿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景象。

记者了解到,为有效破解耕地撂荒这一难题,推动土地资源实现高效利用,诏安深桥镇积极探索创新举措。通过系统化盘活闲置土地资源,让一度荒芜的田野重新焕发出旺盛的“生命力”,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注入强劲动力。

在推进撂荒地盘活的过程中,诏安深桥镇农技站充分发挥了桥梁纽带作用,通过牵线搭桥,成功引进优质农业企业。据悉,诏安深桥镇采取了统一流转土地的方式,创新实施“公司+基地+农户”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并同步推进黄精等特色中药材种植项目。此后,由机械耕作队进行精心作业,对荒地经过深翻平整,使土壤结构得到显著改善。在此过程中,深桥镇还邀请农技专家来到现场指导,向农户们传授如何科学施用有机肥,进一步提升撂荒地盘活后的土壤肥力。

如今,在诏安深桥镇的田间地头,先进的滴灌系统精准作业,为作物生长提供了充足且精准的水分;物联网监测设备则实时在线,对土壤墒情进行精准把控,从而为农业生产提供数据支撑。

值得一提的是,为进一步挖掘土地潜力,诏安深桥镇还将分散的撂荒地进行整合升级,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并在农业园中,实施轮作种植制度,既种植季节性经济作物,又培育紫云英等绿肥作物。其中,收获的季节性经济作物会由专业合作社统一收购、加工、销售,形成完整的产业链;紫云英则会作为天然绿肥还田,对土壤结构进行有效地改善,逐步形成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模式。此外,诏安深桥镇还在产业园内规划了农耕体验区,让游客能够体验插秧、收割等传统农事活动,在田园地头获得乐趣,进而延伸了撂荒地盘活后的经济效益。

伴随着一系列举措的落地实施,曾经“沉睡”的土地资源在诏安深桥镇被全面“唤醒”。与此同时,土地上蓬勃发展的特色种植产业,也为诏安深桥镇的田间地头带来新的发展契机,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成为推进当地乡村振兴的坚实基础。

  • 责任编辑:钟舒云   标签: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更多>>漳州热点新闻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 许可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东南网授权法律顾问 福建合立律师事务所 毛行熙、陈武、张英琴 律师 电话:0591-87921115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