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漳州绿色工厂的“绿色密码”
zz.fjsen.com 2025-04-21 08:03:09 来源:闽南日报 我来说两句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对于工业企业,如何向绿色低碳发展迈进,是关乎高质量发展的必答题。 近期,工信部发布2024年度国家级绿色工厂名单。漳州7家企业入选,分别为福建新峰科技有限公司、漳州众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新胜达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润科生物工程(福建)有限公司、漳州立达信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漳州建霖实业有限公司、大闽食品(漳州)有限公司。 漳州绿色工厂藏着怎样的“绿色密码”?记者采访发现,通过打造绿色环境、升级绿色产线、构建绿色制造和服务体系等,制造业越来越“绿”意盎然。 “废水”回收 一年可节省用水约18000吨 国家级绿色工厂是由工信部自2017年起组织评选的全国性绿色制造体系建设项目,该评价采用五维标准体系,包括用地集约化(如优化厂房空间布局)、原料无害化(如使用可再生材料)、生产洁净化(如污染物排放控制)、废物资源化(如工业废水循环利用)、能源低碳化(如光伏发电系统应用)。 从高处俯瞰福建新峰科技有限公司的厂区,厂房屋顶、部分墙面以及路灯,随处可见太阳能光伏板的“身影”。在阳光照射下,这些太阳能光伏板源源不断地将光能转化为电能,年发电量约300万度,为企业实现了约50%电力的清洁能源替代。 在废物资源化方面,新峰科技发掘了独有的“绿色密码”。企业深耕精密机械加工领域,是业内规模较大、技术工艺先进的精密光学结构件生产商之一。在精密光学结构件生产过程中有一道自来水提纯的工序,产出1:1的纯水与“废水”,其中纯水将用于生产加工。 “‘废水’只是不能用于生产和饮用,但仍可用于生活其他方面。”新峰科技人事部经理蔡晓青表示,公司于2021年投资超1000万元对厂区进行绿色化改造,除了增加光伏设备外,还设计了“废水”回收利用系统,将“废水”用于厂区绿化和员工日常生活,一年可节省用水约18000吨。 得益于绿色低碳发展的举措,新峰科技于日前入选工信部近期发布的2024年度国家级绿色工厂名单。近年来,漳州市不断健全绿色工厂规范化、长效化培育机制,构建绿色制造和服务体系,指导行业、企业绿色低碳发展。目前,全市共有国家级绿色工厂32家,国家级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1家。 发展“含绿量” 转化为经济增长“含金量” 2022年,漳州众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全市率先获评国家级绿色供应链企业,近期,再次入选国家级绿色工厂。环境健康,不仅是众环科技的“绿色密码”,还是企业的使命与愿景。 记者在漳州众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看到,众环科技厂区种植了大量本土绿色植被,绝大多数厂房采用钢结构,并利用窗户自然采光,公共场所照明采取分区、分级与定时自动调光控制。“公司在每年财务预算中增加了节能环保改造项目,且以年均7.5%的比例递增。”众环科技副总经理吴国民表示,公司主营植物培育器、空气净化器等环境健康类电器产品,理应在绿色低碳发展中争做示范与标杆。 众环科技在能源低碳化方面采取了多元举措,碳足迹评价是其中的关键,实施以来产品单品综合能耗下降41.24%,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59.94%。在碳足迹评价体系中,企业依托能源管理中心,对各生产环节能源数据进行实时监控管理,当某工序的碳排放超出临界数值时中心将发出预警。“根据预警,我们会及时提出改善方案,进一步优化工艺流程。”吴国民说。 值得一提的是,众环科技将供应链中的各相关企业也纳入了碳足迹评价体系中,实施“A(标杆)-B(优质)-C(普通)-D(淘汰)”供应商绿色分级管理,通过建立相应考核制度对供应商节能减排情况进行监督管理,带动供应链上下游工厂实施绿色制造。因此,该企业于2022年获评国家级绿色供应链企业。 随着能耗的降低和产值的提高,供应商对于绿色低碳发展的态度更加积极,推动供应链的整体效率实现了有效提升,众环科技的接单周期由60天缩短至约30天,发展“含绿量”转化为经济增长“含金量”。(记者 蔡楠楠 通讯员 林贻树)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