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多措并举推广优新品种助力粮食稳产增效
zz.fjsen.com 2025-05-07 08:50:18 来源:闽南日报 我来说两句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丰收图景往往从一粒良种开始。为保障粮食生产,今年来,漳州聚焦良种推广,强化科技支撑,创新提升品种品质,助力全年粮食稳产增收。 为夯实种源储备基础,截至目前,全市已落实16万亩救灾备荒种子储备任务,调整优化储备种子品种结构,提高储备效能,强化仓储规范管理,确保种子安全储藏和应急供种能力。 “秧好一半禾,苗好七分收。”科技加持,漳州市着力推动水稻育秧向集约化、规模化和标准化迈进。与传统人工育秧相比,机械化育秧不仅效率高,而且出苗整齐、成活率高。今年来,漳州市各地抢抓农时,分布在漳浦、龙海、云霄、南靖、诏安、平和的35家水稻育秧工厂高效运行,大幅提高育秧效率和秧苗质量,全力跑好抓好春季农业生产“第一棒”。 针对不同区域,漳州市因地制宜推广优质专用品种,积极构建特色品种矩阵。 其中,盐碱地——提质,漳州市采取“技术攻关+品种引进+土壤改良”等综合措施,“以稻治碱”,激活盐碱地“潜在粮仓”资源。在龙海、漳浦、云霄、诏安等沿海地区重点推广“广红3号”“袁两优1号”等6个耐盐碱水稻品种;东山县同步示范优质甘薯新品种“济薯33”,平均鲜薯亩产达4000公斤以上。 再生稻——扩面,再生稻是利用头季稻收割后稻桩上的腋芽,在适宜的条件下,经过精心栽培管理,重新生长的一茬短生育期作物。漳州市充分利用光热资源,大力推广丰产优质再生稻品种。今年来,在长泰、云霄、平和等县区主推“甬优1540”“荃优607”等高产再生力强品种,助力实现种一次收两次,增加粮食产量。 核心区——升级,芗城区五峰片区引进优新品种“馥香两优香99水稻”,以单产提升增加粮食产量;长泰区联合福建农林大学团队开展鲜食玉米优良品种筛选,打造西湖村鲜食玉米“科技小院”;漳浦早稻主产区推广“泰两优1332”等3个优质稻种,配套示范玉米“泰鲜甜1号”、花生“汕油71”等高产抗病品种;古雷杜浔镇打造“峻两优8294”“兴两优1345”两个优质稻示范基地,霞美镇推广“闽花18”等高产花生品种。 目前,全市各地正紧锣密鼓建立优新品种示范片,通过良种良法配套推动粮食产能提升,为全年粮食丰收奠定基础。(记者 吴静芳 通讯员 阮方芳 蔡恩兴 李开拓)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