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一季度农业农村经济开局良好
zz.fjsen.com 2025-05-18 08:26:44 来源:闽南日报 我来说两句
今年来,漳州市深入践行大农业观大食物观,依托种养加一体化现代农业产业园、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农业产业强镇、“一村一品”专业村等平台,全面推动全市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记者日前从市农业农村局获悉,一季度,漳州市农业农村主要经济指标实现“开门红”: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07.66亿元,增长4.1%,增速居全省第二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358元,增长6.6%,增速居全省第四位。 深耕“土特产” 特色产业持续发力 长泰区以漳州市“名药兴漳”工作推进为契机,大力推广种植中药材,将森林变“粮仓”,变林地为“良田”,让名药成名食,全力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目前,全区中药材种植面积4000多亩,预计产值达2100万元。 芗城区积极探索蓝莓种植技术创新与多产融合。康之味蓝莓基地推广运用酸性袋装土栽培技术、水肥一体化精准管理,解决土壤与营养难题,实现鲜果提前2个月上市。同时,开发蓝莓酒、酵素等深加工产品,发展采摘观光、团建活动,延伸产业链,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这是漳州市立足特色资源禀赋,不断延伸拓展现代农业的纵深和边界的生动实践。 粮食丰收基础更牢。今年来,漳州市全力以赴抓好春季农业生产,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良种良田良机良法齐发力,压茬推进粮食生产,预计今年春粮面积8.25万亩,粮食生产总体进展良好,打好全年粮食生产第一仗。 产业是支撑。在抓牢粮食生产基础上,漳州市持续加码发力,以农业新质生产力为引擎,坚持三产联动,做大做强蔬菜、水果、水产、茶叶、畜禽、食用菌、花卉、林竹、中药材等特色优势产业。统筹美丽乡村、休闲旅游要素,探索城乡融合发展新路径,加快推进三产融合发展。 数据显示,一季度,漳州市水果、水产品、食用菌、茶叶、肉蛋奶产量分别增长4.9%、4.3%、2.6%、4.6%、8.1%。全市新增获证绿色食品产品14个。 项目为支点 产业发展提质增效 种养加一体化现代农业产业园是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方向,是加强耕地和生态环境保护、破解资源瓶颈的必然要求。去年,漳州市启动建设10个种养加一体化现代农业产业园,并配套出台35项政策措施,全力推进园区建设,形成“一县一园多区”多业态、全链条融合发展格局。 在此基础上,今年,漳州市启动推进种养加一体化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提质增效行动计划,按下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加速键”。在已建成10个园区基础上,推动全市除漳州开发区外均建设种养加一体化现代农业产业园,进一步释放种养加一体化现代农业产业园活力、潜力、动力。今年,全市计划实施项目136个,计划投资43.50亿元,一季度已完成投资14.11亿元,超序时进度7个百分点;一季度漳州市生猪存栏167.03万头,居全省第二位,存栏1万只以上设施的蛋鸡存栏量550万只,居全省首位,为牧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重点项目捷报频传。今年来,漳州市有两个项目分别获得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农业产业融合发展项目支持,其中,长泰区坂里乡入选农业产业强镇项目;华安县参与创建的福建省闽南乌龙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入选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项目。这对两地乃至漳州市加快优势特色产业融合发展将起到极大推动作用。2个乡镇、28个村被认定为第一批省级乡村振兴示范乡镇、示范村,获财政补助资金2.5亿元。(记者 吴静芳 通讯员 张葭)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