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山旮旯”到“黄金叶”——平和三坑村茶赛催生发展新动能

zz.fjsen.com  2025-05-27 16:30:02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5月22日,漳州市平和县九峰镇三坑村白叶塘茶园内茶香四溢,首届“三坑村白芽奇兰茶王争霸赛”在此圆满落幕。这场以“以茶为媒,绘就乡村振‘兴富民画卷’”为主题的赛事,吸引全县134家茶企、茶农携匠心之作同台竞技。

据悉,本次比赛由平和县总工会、平和县九峰镇人民政府、平和白芽奇兰茶王赛组委会指导,三坑村民委员会、三坑白芽奇兰民间斗茶赛组委会主办,平和县白芽奇兰茶协会、平和县九峰茶叶协会协办。经过评委会专家的严格审评,现场评出“七星茶王”1名,“五星茶王”1名,“三星茶王”1名,“金奖”15名,“名优茶”12名,共计30个奖项。

茶园评审 共铸品质标杆

当天,评审室内,专家们凝神静气,称样、冲泡、品啜、评底,动作行云流水;评审室外,百余名茶农紧盯直播画面屏息以待。

“以前只知喝茶,今天才懂一片叶子变成茶有多不易!”专程从龙岩前来观赛的卓先生颇有感慨。这种“沉浸式”互动不仅拉近了城乡距离,更让三坑茶的品牌深入人心。  

本次赛事全程采用“暗码感官审评”机制,专家组严格依据国家标准,从形状、色泽、香气、滋味、汤色等五大维度严格把关、逐一打分。

“尽管今年气候条件复杂,但参赛茶样兰香清冽、回甘绵长。茶农凭借生态种植与焙火工艺双升级,效果显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农业农村部茶叶指导组专家、福建省现代茶产业体系首席专家、福建省农业农村厅二级研究员、评审专家高峰坦言,首届三坑村白芽奇兰茶王争霸赛突出了民俗、分数与专业相结合,个性化与标准化相结合,产地与市场化相结合的特点,活动非常有意义。

高峰坦言,通过这样的赛事平台,茶农之间可以在茶叶加工生产技术切戳提高,又可以让三坑村、平和白芽奇兰茶品牌文化走得更深、更远。

茶农共聚 见证产业蝶变

“咱三坑的茶能出头,靠的是海拔高、云雾绕,加上这几年学了台湾师傅的制茶手艺!”现场,一位老茶农一边展示自家茶园照片,一边向年轻茶农传授经验,他的话语引来阵阵附和。

三坑村的逆袭,是平和白芽奇兰茶产业腾飞的缩影。十年前,这里还是“山高路远、人均收入不足3000元”的贫困村。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九峰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茶产业发展,我们三坑村积极发挥白芽奇兰茶核心产区的优势,将白芽奇兰茶作为乡村振兴产业、生态旅游产业。”三坑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朱涛介绍,作为福建省‘一村一品’专业村,三坑村目前茶叶种植面积达8600余亩,年产值超亿元,全村337户,人均年收入跃升至5.5万元,茶业年收入超百万的近20户,村内新建的茶叶加工厂即将投产,预计年加工量150万斤,带动周边5个产茶村、5000余名茶农增收。

“赛事是技艺比拼场,更是品牌推介台。”一场赛事激荡着乡村振兴的澎湃动能。作为平和白芽奇兰茶核心产区,三坑村依托“以赛促产、以产兴村”模式,助力一片茶叶走得更远。在这里,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交织,生态优势与产业创新共振。

赛事结束之际,获奖茶样基本被客商预订一空,茶香里升腾的,是这个小山村振兴的新希望。(黄建团 黄佳蓉)

  • 责任编辑:陈志远   标签: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更多>>漳州热点新闻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 许可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东南网授权法律顾问 福建合立律师事务所 毛行熙、陈武、张英琴 律师 电话:0591-87921115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