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字”背后的“大速度”:入驻综治中心诉服团队速调解纷 为企业注入现金流“活水”
zz.fjsen.com 2025-06-21 14:45:00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一起涉企“小案””的圆满解决,正是龙文区深化“法院+综治”联动、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最优解”的生动缩影。它充分彰显了综治中心作为 “涉企纠纷终点站” 的独特价值。自龙文法院诉服团队入驻综治中心以来, 驻中心法院诉讼服务团队法官发挥专业优势,对事实清楚、争议不大、标的额明确的涉企小案进行精准识别,运用“诚信劝导+法律释明”双管齐下,高效破除企业“心结”,引导企业重信守诺,夯实“护企安商”的法治化营商环境基础。 “102,488.4元”——对大型企业或许微不足道,但对一家中小材料供应商而言,却可能是维系运转的关键现金流。当这笔被拖欠近三年的材料款,依托龙文区综治中心,在诉前调解阶段仅用时十余天便全额收回时,鑫某公司的负责人终于松了一口气:“这笔‘活水’来得太及时了!综治中心的速度,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 背景:一笔“卡壳”的材料款 时间回溯到2022年。彼时,达某公司作为总包方,将某房地产项目的消防工程分包给华某公司。因工程需要,达某公司依据分包合同约定,“代”分包方华某公司,与材料供应商鑫某公司签订了《材料购销合同》,采购了价值102,488.4元的镀锌板等建材。材料如期供应,项目也于2021年顺利通过验收备案。 然而,这笔本应由达某公司支付给鑫某公司的材料款,却因达某公司与华某公司之间复杂的工程款结算纠纷而被长期拖欠——达某公司认为,根据其与华某公司的结算,该笔材料款实际已从应付华某公司的工程尾款质保金中抵扣,若其再支付给鑫某公司,将面临“双重付款”风险,而华某公司亦未直接向鑫某公司付款。鑫某公司作为无辜的材料供应商,货款被“卡”在中间,索要无门,企业经营受到不小影响。 破局:启动综治中心护企快车道 2025年1月,多次催讨无果的鑫某公司,抱着最后一线希望,就这102,488.4元材料款将达某公司诉至法院。案件甫一进入法院系统,即被龙文区综治中心“涉企纠纷绿色通道”精准识别。依托中心构建的 “1+N+X”多元解纷“大模型”,综治中心立即启动涉企简易纠纷快速响应机制,将该案分流至中心内常驻的法院诉讼服务团队。 具有丰富商事审判经验的驻点法官第一时间接手案件。法官敏锐判断,此案法律关系虽涉及前案,但鑫某公司诉求清晰、证据充分、标的额明确,且达某公司对欠款事实本身并无异议,核心障碍在于达某公司因与前手分包商的结算纠纷而产生的支付顾虑。这正适合通过先行调解快速、柔性化解。 为此,法官迅速组织鑫某公司与达某公司代表在综治中心调解室进行“面对面”沟通,无需其他部门介入。 调解:诚信点醒+法理疏导,速解“心结” 调解现场,达某公司代表仍试图解释与前手华某公司的结算问题。法官果断聚焦本案核心,一针见血道:“本案审理的是达某公司与鑫某公司之间清晰的材料购销合同关系。合同是你们双方签的,货是鑫某公司供的,验收无误,付款义务明确无疑!至于你们与华某公司之间的工程款争议,是另一层法律关系,不应成为拖欠无辜材料商货款的理由。” 法官进一步释明:“企业信用是立足之本。这笔款项金额不大,但长期拖欠,损害的不仅是鑫某公司的现金流,更是达某公司自身的商业信誉和龙文区的营商环境口碑。综治中心设立‘绿色通道’,就是要高效解决这类困扰企业的‘烦心事’,让企业安心经营。” 法官这番既讲法理、更重诚信和营商环境的劝导,直击要害。 达某公司代表深知商誉的重要性,态度明显松动。鑫某公司负责人也表达了愿意尽快了结此事的诚意。在法官主持下,双方抛开复杂的背景纠葛,仅就本案购销关系达成清晰共识。随后,双方达成协议,达某公司承诺一次性支付鑫某公司全部欠款102,488.4元。 款项如约到账后,鑫某公司深感满意并撤诉。困扰企业数年的“烦薪事”,从起诉到收款仅历时十余天便彻底解决。高效的纠纷化解不仅为鑫某公司注入了急需的现金流“活水”,也避免了达某公司陷入更复杂的诉讼和声誉风险,实现了双赢。案件圆满解决后,鑫某公司向驻点法官赠送锦旗表达谢意,成为法院诉服团队入驻综治中心成效的暖心注脚。 下一步,龙文法院将持续助力优化综治中心 运行效能,推广此类 “聚焦核心、速调速决、回款迅速” 的成功模式。同时,依托中心平台,深化 “送法进企” 活动,围绕合同风险防范、债权债务管理等企业关切精准普法,助力源头减少纠纷,让法治化营商环境成为吸引企业扎根龙文、安心发展的“金字招牌”。(龙文法院 陈俊伟)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