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霄:‌以匠心勾勒美好向往 让永续乡愁可触可感

zz.fjsen.com  2025-07-09 10:56:36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天光初透,和平乡棪树村的层层叠瀑映照着乌山晨色,水幕如轻柔绸缎拂过溪石;远在群山环抱中的火田镇古楼村,斑驳石墙被晨曦镀亮,新修的栈道蜿蜒于清澈溪畔;另一端的滨海村庄陈岱镇下曾村,共享菜园的篱笆上,南瓜花吹起了金色的小喇叭——三地虽隔山水,却以不同韵律应和着同一曲土地与家园的深沉乐章。它们借泥土与流水的密语,将“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愿景,织进每一寸被唤醒的晨光与土地。

棪树村的蜕变是一场生态觉醒与文化复兴的双重奏。昔日的脏乱猪圈涅槃为产业艺术展厅,本土石材与古朴酒瓮构筑双层生态水池,巨幅枇杷墙绘流淌着丰收的喜悦;那条令人掩鼻的臭水沟化身梦幻“水簾洞”,彩灯勾勒出孙悟空的灵动剪影;历经六百年风雨的协灵宫前,“上刀梯”“坐刀轿”“下油锅”的古老仪式带着开刃刀与沸油锅的震撼,让沉睡的民俗重焕生机。这里每一处改造都是“最小干预激活边角”的匠心之作:连理榕下的文化展板诉说着多姓盟誓的往事,牛郎织女塑像成为爱情地标;天然叠瀑旁鱼鳞坝与灯光喷泉交相辉映,将自然野趣与人文雅致完美融合。当枇杷采摘季遇上“瀑布光影夜”,游客量激增40%、农副产品与文创销售增长30%的数据,正是生态颜值转化为经济价值的生动诠释。棪树之变,既保留了乡村的筋骨血肉,又注入了时代的精气神,让每一寸土地都跳动着产业与文化的双重脉搏。

古楼村的焕新历程中,干群同心的力量如春风化雨,滋养着每一寸重获新生的土地。那些被岁月蚀刻的8985平方米颓垣断壁,在“拆旧补缺”的巧思中重获新生——老屋的条石化作沿河栈道的琴键,弹奏着口厝溪的水韵清音;同时,38个便民停车位整齐排列,500平方米共享菜园郁郁葱葱,共同构成了崭新的乡村景观。当“拓新三条路,修建一栈道”贯通环村脉络,当“小微平台”上跳动的施工进度点燃村民捐款15万元、让出土地1500平方米的热情,这场环境整治早已超越物理空间的再造,成为唤醒乡土认同的精神仪式。此刻,徐南坑交通站的修复蓝图正在铺展,古驿记忆与红色基因将在下一程乡村振兴中,续写“留旧韵、焕新生”的隽永篇章。

面朝大海的下曾村,曾因废品堆积而蒙尘,如今却在“四领”机制的巧思中焕发新生。村两委以化腐朽为神奇的智慧,将85间危房变作25处微景观,让臭水塘重漾清波;党员曾文法挥锤拆除自家120平方米旧宅,打通了困扰村民多年的“堵心路”;“两单一表”机制激发干群热情,村民主动献地建起共享菜园,甚至挽袖当起工程“监理”。这场由内而外的蜕变,既有党员干部“向问题要空间”的魄力,也有乡亲们投工投劳时额头的汗珠。当民俗广场响起欢歌,当生态池映出云影,下曾村金黄的稻浪随风起伏,沉甸甸的谷穗诉说着丰收的喜悦。村民们正用集体匠心,将乡愁编织成可漫步的景观、可触摸的温情,让每个转身都能遇见诗意栖居。

在云霄2025年人居环境整治的宏大篇章里,棪树的文脉唤醒、古楼的古今交融与下曾的空间再生,恰似三棱镜折射出的斑斓光谱。它们印证着同一真理:乡愁并非消散于远方的挽歌,而是深耕于脚下、可触可感的鲜活日常。这背后,是云霄县委、县政府《2025年云霄县推动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实施方案》的扎实落地,是每月县领导风雨无阻的督查足迹,是1673.1万元奖补资金的精准滴灌与“六方联动”机制凝聚的磅礴合力。当40个奖补项目如星子般落子全县版图,古楼拓新的三条路、下曾重生的民俗广场、棪树幻化的“水簾洞”,正以万千匠心密密编织乡愁再生之网。

“守正笃实,久久为功”——这不仅是下曾村干部的心声,更是古楼人修复革命遗址的崇敬、棪树人守护百年民俗的执着。匠心,不只是灵光巧思,更是日复一日的深耕与制度护航的耐心。当棪树叠瀑映照笑颜,当下曾菜园结满南瓜,当古楼栈道蜿蜒过流淌红色记忆的溪岸,人们终将领悟:乡愁不必向远方追寻。它生长在我们双手“匠”造的土地上,在每寸被唤醒的空间里,在对乡土深情的每一次坚守中。

这份可触可感的乡愁,终在万千匠心的滋养下,化为脚下坚实的大地,化为日常呼吸的空气,化为家园永续的心跳。(许颖)

  • 责任编辑:陈志远   标签: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更多>>漳州热点新闻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 许可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东南网授权法律顾问 福建合立律师事务所 毛行熙、陈武、张英琴 律师 电话:0591-87921115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