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购成瘾 “银发族”成劝不动的“购物狂”?
zz.fjsen.com 2025-07-09 08:13:40 来源:闽南日报 我来说两句
“这个保温杯买一送一,不买就亏了!”“直播间秒杀的按摩仪,我同学都抢了三台!”近段时间来,一群“银发剁手族”正以更惊人的热情席卷电商平台。他们的手机里装满购物App,常在直播间蹲守到深夜、快递箱堆满阳台角落。这些沉迷网购的老年人,正成为电商平台新晋“主力军”。 购物车里存在“需求幻象” 漳州市民张素芬是社区有名的“囤货达人”。她的柜子里塞满了抽纸和卷纸,厨房橱柜堆着各品牌未开封的调味料。当被问及是否需要这么多物品时,张素芬说:“万一来客人呢?万一涨价呢?万一停产呢?”张素芬的女儿满眼无奈:“我妈连油盐酱醋的保质期都分不清,前年‘双11’买的酱油,今年还在柜子里堆着。” 漳州市民王秀兰是小区广场舞队的“时尚风向标”。她的购物车里,永远躺着最新款的老年健身服和网红同款丝巾;在她的书房里,磁疗床垫、量子手环、保健品堆积如山。“姐妹们都在穿,我不能掉队!”王秀兰说道。王秀兰的儿子向记者展示母亲今年“6·18”的购物清单:“这些‘黑科技’产品,总价超过2万元。可她退休金每月才3000多元,有的还用了‘花呗’。” 其实,类似的场景正发生在不少家庭中。记者走访后发现,“银发族”的“剁手行为”背后,不仅藏着时代的心理印记,更暴露出代际沟通的深层困境。 购物车外隐藏着“情感缺口” “经历过物资匮乏年代的老一辈,对‘缺货’有着本能恐惧。”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市场营销专业教师吕茜茜分析,当电商平台制造“限时抢购”“库存紧张”等营销话术时,极易触发老年人的囤积本能。老年人的过度消费,本质是情感账户的透支提现。当退休导致社会角色弱化、空巢引发亲情联结断裂、疾病焦虑侵蚀存在价值时,消费是老年人最后的自主领地,购物行为就成为心理补偿机制。 吕茜茜告诉记者,她观察后发现,许多老年人将直播间互动视为“数字茶馆”,用“已拍”“加急”等弹幕维系社交存在。“与其指责老人‘乱花钱’,不如反思我们给予的情感陪伴是否充足。”吕茜茜强调,“当子女抱怨父母沉迷网购时,或许该先问自己,上一次陪他们好好聊天是什么时候?那些堆积如山的快递箱,装的不是过剩的商品,而是未被看见的情感需求。当我们清空自己的购物车时,不妨也帮父母清空一下心灵的‘待办事项’——毕竟,他们最想要的‘商品’,或许只是一个温暖的拥抱,一场耐心的倾听。”(漳州融媒记者 王心如)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